【陳韋鑑台中報導】原住民宣教是台灣奇蹟之一,但今日遭遇各種挑戰,都市漢人教會要如何協助?台中中會忠孝路教會打破傳統姊妹教會模式,除經濟協助外,也鼓勵小組參與原住民教會事工。
8月18日泰雅爾中會賽夏族南庄區教會與忠孝路教會簽訂宣教事工盟約關係協議,內容共10點,以推動賽夏族南庄區宣教事工為主,2年評估1次。簽約的南庄區教會包括東河、東江與蓬萊教會,未來忠孝路教會將負責這些教會3位傳道人的謝禮。
忠孝路教會王武聰牧師表示,忠孝路教會從去年6月開始,約有20位會友固定每2周前往關心南庄區,今年7月教會也在當地服事1週,教會並鼓勵各小組每季前往南庄,「就當做是小組的野外禮拜也很好。」
相較於過去姊妹教會模式,王武聰認為漢原夥伴關係不只建立在金錢支援,而是每月、每週都有人前往關心,提供人力支援,「人去了才能陪伴成長,刺激自立。」
泰中議長高清賢牧師表示,泰中相當重視本次合作,感謝上帝讓忠孝路教會對原民宣教有負擔。泰中本身也極看重賽夏族宣教事工,投入10年以上時間關心,中會內並訂下目標,期待未來20年內賽夏族可以成立族群區會。「我深深期待,賽夏族教會能夠很快地站起來,賽夏族的基督徒能夠回到教會來,也希望眾兄姊能多為此代禱。」
由於忠孝路教會正值建堂時期,因此有會友對於援助南庄區教會有不同意見,王武聰認為,建堂是為了做更大的事工,但基督徒走出去傳福音,也會領受上帝更大的祝福。會友親自到當地,看到當地的需要,才能提出有效的事工計畫。「事實上,忠孝路教會也只是幫忙對外找資源,對教會來說並沒有增加很大的負擔,只要願意找,外界的資源其實相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