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子創造價值 前鎮教會與鄰同在

【林家鴻採訪報導】「牧師,不可能啦,怎可能找得到孩子?」2010年,買啟信牧師到高雄中會前鎮教會牧會時,會友因當地工業區沒落,人口外移等,認為5名主日學學生已是極限。不過買啟信不自我受限,反倒帶會友找尋社區的弱勢兒童、開辦週末兒童營,如今教會兒童大增,學校和家長也因教會關懷社區深受感動,彼此成為「好厝邊」。

買啟信表示,去年開始,扮小丑講聖經故事,成為教會在前鎮及鎮昌國小傳福音的利器,師生反應熱烈。不過,當初能進入校園,關鍵在於主動提供「清寒獎助學金」。買啟信指出,社區兒童多來自新移民、單親、勞工等家庭,經濟普遍拮据,教會捐輸的錢不多,仍希望鼓勵孩子力爭上游;並將受獎孩子的故事,匿名與社區分享,為更多家庭打氣。校方因教會關心學子受感動,現在都會主動詢問教會有無活動需要宣傳,基督教刊物也獲准在校園流傳。

教會非基督徒兒童如今已56名,買啟信回憶初到前鎮時,兒童少得令他驚訝,深怕教會「沒有未來」;加上社區弱勢兒下課常到公園閒晃,也沒錢補習、學才藝,於是每週聘專業老師教才藝,並透過聖經故事培養孩子品格。家長看見子女的成長和改變,感到高興和放心;會友也因新事工的開拓得著服事機會,甚至忙到捨不得放假。

買啟信說,花多少錢或孩子是否馬上信主都無所謂,重要是讓教會創造「在地價值」,讓教會成為孩子第2個家。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