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多以文字記錄海外教會

林皙陽(紐約長島台灣教會牧師)

筆者與台灣教會公報社的淵源,始於50年代。當時公報社出版的《瀛光》月刊是中文版的《台灣教會公報》。我當時還是小學生,對內容似懂非懂。真正開始讀是1969年12月《教會公報》中文化以後的事情。

1987年,盧俊義牧師擔任總編輯時,我開始寫有關聖詩的文章,後來開始又寫聖詩與巴哈有關的淵源。直到1989到美國進修,還繼續寫下去,後來出了書《巴哈與聖詩》。不過當時遠在國外不方便校正,因此這本書有許多錯字。之後雖有許多朋友建議再版,但也只在臉書發表一些文章。

陳榮爝牧師當總編輯時,還沒有網路搜尋引擎,找文章很不容易,我自告奮勇編了《台灣教會公報一九九三年分類索引》,不過反應不佳就沒繼續。之後我和公報社的互動較少,直到1996年回台灣才再次受邀寫文章。

2004年,我開始在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Boston Taiwanese Christian Church)牧會,也會每年訂閱《台灣教會公報》。每年10月舉辦的北美台灣人教會協會研討會,2011選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時,並開始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部合辦。當年台灣派十幾位牧長前來參加,很可惜的是,《教會公報》都沒報導。

比起日本和東南亞,總會對北美教會的關心並不高,但是北美台灣人教會對總會的關心,比起亞洲各國的台灣教會,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詢問傳道委員會,未來能否把一個名額給台灣教會公報,讓記者也來美國,回去可以報導消息。不過很可惜,當時得到的回覆是沒有名額。

2014年,我安排機票讓公報社的陳惠淑牧師來美國與會。她先到長島台灣教會,又到波士頓訪問賴永祥長老,最後才去拉斯維加斯參加研討會 。她回台灣之後寫了三篇報導關於長島教會、賴永祥長老和北美教協研討會一篇。但是總會的政策並無改變。

近幾年我開始關心公報社的北部記者與同工,每次回台都一起聚餐打氣。今年3月到台南也和《教會公報》週刊部員工聚餐並奉獻。我呼籲台灣教會應該多關心代禱和奉獻,讓文字事工長存,成為台灣教會歷史寶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