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跨文化的宣教與牧養

從原鄉到平地 服事的路超乎想像


文圖◎亞撒臘吼臘(新竹中會中壢教會牧師)

身為泰雅爾族人,有機會在平地教會牧養,確實超乎我的想像,這一條服事的道路不是自己可安排的。在此,簡單分享我個人在跨文化宣教的心得與挑戰。

◆牧會服事的經歷與學習 

1989年6月我自台灣神學院道碩畢業,先後派駐泰雅爾中會角板教會及奎輝教會,前後9年。神讓我先回到自己的族群部落服事,學習母語、與族人生活,深化對原住民處境與使命的認識。在這段期間,要感謝父親Hola Demu(陳忠輝)牧師對我在母語與牧會的教導。

1998至2005年期間服務於總會,參與原住民教育及大專事工,學習到長老教會整體宣教事工的運作。雖然台灣福音禾場還有廣大百姓未信主,但看見在今日時代中,神正透過總會與眾教會來推動祂對我們呼召的大使命。

2005年7月,受邀到新屋教會服事,這是一間位處客庄的教會。這一條服事道路原非我所規劃,後來突破自己的限制,認知到只要是神的教會的呼聲,哪裡都可以是我服事的地方。在新屋教會服事8年,讓我看見神的愛與救恩遍及客家族群,有機會學習客家語言與文化,與客家兄姊一起生活,這真是很美的服事經驗。

在客家牧會期間,值得一提的是參與中會的服事。從客家區會升格到客家宣教中會期間,需要不斷與教會牧長配搭與整合。那時區會的規模小,但宣教熱情與動力特別強,短短幾年成長到18間教會,完成升格中會的條件,並在2015年達成20間教會目標。眾牧長的同心服事及果效,實在是令人感動的奇蹟。

2013年,受邀到中壢教會,這又是一次跨文化宣教的呼召。感謝主,在多年前就安排我加強台語能力。在神學院期間,曾有一年派在草屯教會、一年派在大稻埕教會實習。這兩間教會在我實習期間,恰好都沒有駐堂牧者,所以我必須每禮拜用台語講道,迫使我要認真學台語。我從顫抖講道到如今能從容使用台語講道,其實付出許多代價。想起那時我的講道稿到處都是紅字刪改,這都是那些教導我學台語的牧師與長老的辛勞,他們殷勤教導我一字一句的修正,藉此也向他們致上感謝。

記得1988年第一次站在草屯教會的講道經驗。那一天,我用生澀的台語講道,雖然事先練習超過30遍,但在講台上還是很緊張,結果只用15分鐘左右就講完了。禮拜後,我站在教堂門口與信徒握手道別,一位長老親切地說:「你的台語有種特別的腔調,我們都聽懂,只是……時間太短了!下次可以講長一點嗎?……」

◆服事心態的調整與成長 

1.跨文化宣教的挑戰

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環境,雖然地理範圍小,但不同族群形塑的文化都有獨特之處。因此要在不同族群的教會服事,不能只是會說服事族群的語言,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而要融入他們的文化與生活,這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相處,所以牧者與信徒建立的關係格外重要。

從個人經歷來說,泰雅爾族人進入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宣教,可說是一種跨文化的宣教模式。而跨文化宣教必然碰到一個嚴重議題,那就是「文化震撼」和「文化適應」。在跨文化溝通中,由於文化背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文化對人們的行為方式有極大影響,決定人的處事方法。例如,我發現同樣一件事,泰雅爾族人的思考邏輯比較直接簡單,但客家或閩南族群的思考邏輯較複雜。這種文化差異呈現在各種議會討論的過程尤其明顯,這是個很有趣的比較。

為提升溝通品質,我學習從幾個角度來思考文化差異對溝通產生的影響。包括:1.環境:即不同文化環境成長的人,會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帶出不同對話結果。2.參與者:考慮溝通者的個人特質因素。3.語調:包括說話語氣、表情、動作等。詼諧的語氣、幽默的表情讓溝通更愉快,創造良好的作用。4.體裁:指溝通話語的類型,如詩歌、寓言、笑話、評論等。例如原住民的溝通內容習慣以歌唱、笑話、故事表達,容易創造溝通環境的輕鬆;相對在與平地教會信徒的溝通中,評論式的溝通內容比較多。
總之,愈熟悉這些溝通的差異因素,愈能與教會兄姊建立穩定的關係,即使在不同文化族群生活,都是適用的原則。

2. 擴展服事觀念的挑戰,提升牧者影響力

在這30年的牧會過程中,個人牧會觀點不斷改變與成長。在新屋教會牧會之前,牧養的兩間泰雅爾教會都是40到50人之間的小型教會,我的牧會觀自然是小教會的格局,對教會成長的概念不清楚,也沒受過教會增長策略教導,總是希望能忠心照顧教會裡的羊群就好。

直到接受新加坡三一教會GLN小組教會模式的訓練時,神將祂的心意清楚擺在我心裡,要我將新屋教會轉變成願意傳福音的教會,栽培信徒成為傳福音、教導、服事的基督門徒。這個教會觀的擴展,深深影響我的教會牧養目標與方向。尤其是挑戰我對神的委身態度,不再只是「告訴」信徒有關傳福音的知識,而自己卻沒有與信徒一同走在宣教的道路上。

基本上,我對語言的學習有一股熱情,幫助我在與人的互動上以及傳講神的話語上減少攔阻,提升服事的自信與影響力。不過,我發現有些東西是比語言本身更重要,那就是牧者的生命品格、專業能力、靈修生活、待人接物、幽默談吐、家庭生活等。這些東西加起來,都是形塑牧者的影響力,牧者影響力指數愈高,牧會的自信度自然提高。

從無聲牧養 到跨界的宣教


文圖◎羅珮文(壽山中會手語教會牧師)

曾經與幾位牧者彼此分享,談到一位傳道人從神學院畢業後,在服事經歷20年、30年、甚至一輩子,都牧養同一間教會,那是什麼樣的心志呢?

◆雅比斯,我生他甚痛苦(歷代志上4章9節) 

1990年受召事奉,一踏入手語教會之門,猶如一位婦女知道自己懷孕般又驚又喜,接著開始領受孕期的變化。不會手語的我,經歷了孤單、寂寞、挫折!記得第一次參加亞州聾人基督徒宣教大會,在一片無聲的熱烈分享中,我覺得我不但是聾人,還是盲人,因為看不懂手語,孤獨漠然地處在一群歡喜熱絡的族群中。緊接著,在教會中未被聾人兄姊接納、經歷聾人朋友的指指點點,我的用心似乎未被看見而想逃離,委實不願去面對生產之痛。

但感謝我的良人──愛我的上帝,不斷陪伴扶持我,告訴我經歷生產之痛,終得喜悅之泣,我雖然不解,卻只能順服。當我逐步踏入無聲世界,發現多數人對聾人族群非但不了解,甚至誤解。聽障者並未受到家人、社會,甚至教會的關懷,因此,讓更多人了解聽障文化,致力聽、聾之間的接納與融合,也成為我的職志。

◆天父賜福與擴張境界(歷代志上4章10節a) 

在牧養手語教會的過程,父神帶著我,開始從手語的學習到會友的交通,也進入每個聾人家庭,深入了解他們,進而看到一篇篇酸甜苦辣、血淚交織的生命故事,也在其間看到上帝是如何深愛每一位聾人。我常思想禱求,我能為聾人們做什麼呢?除了成為他們的朋友、家人來陪伴著,讓他們更認識耶穌基督的愛,我更領受使命,要把這群被輕忽的聾人朋友介紹給聽人認識,因為聾人族群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也是這塊地土的一分子。

我很期待能成為聽、聾間的橋梁,讓彼此的意念得以暢通,讓彼此領受的福音能相隨,這就是「在地跨文化宣教」。當聽人教會能跨越無形的藩籬,才是將福音傳遍地極。

在人看來沒人沒錢的手語教會,彷彿要淹沒在教會興旺的洪流之際,上帝卻帶領我們為神學教育出版華文首本《聾人解放神學》,為眾教會能知曉如何設立聾人團契出版《手語之愛》,為台灣未聽之民能認識基督信仰編纂《台灣手語聖經辭典》,為回應上帝愛台灣聾人將出版《台灣聽障宣教百年的省思與展望》。我們也為聾人福音錄製手語詩歌、手語金句、手語靈修、手語信息、手語福音故事等4000多部影片。

此外,我們也一起到國內外各教會帶領手語讚美、見證。每每看到兄姊感動落淚,深知這是聖靈的觸動。當我們將聽障宣教境界擴及中國、新加坡、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手語教會期待成為耶穌再臨前福音廣傳的無聲量帶。這無聲之愛無國界、不分聽聾,大家一同經歷神,也更願擺上自己,不再是無聲的怨嘆者。

◆主必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 不受艱苦(歷代志上4章10節b) 

聾人宣教確實是在地跨文化宣教,不同的族群、語言、文化……,這些都在上帝的恩典中成為我事奉的經歷。近年來,有好些無助的聽障家人,他們多是非基督徒,卻找到教會來尋求各方的協助。牧者兄姊的形影從家庭輔助、醫院探視、警局翻譯、甚至到法院聲援……,乃至我們期待能設立專屬獨居聾人的安養家園,同時也能接待無法進入社群的中年聾人、能給予聾青謀生發展的有機農場,甚至開辦由聾師為主、聽師為輔的「聾童共學」,領受一個「自立、自養、自傳」的異夢,期待給予聽障族群一個平靜安穩,也充滿生機活力,有同儕互助,既不離開聽人社群,又能擁有聽人家人呵護的天父世界。懇請眾教會為這個無聲的異象代禱。

就在回首20年點滴之際,一位聾人青年傳來LINE訊息,上面寫著:「我叫羅珮文媽媽牧師^_^」。我感動得淚眼盈眶,更感謝天父。原來經歷生產之痛、成長之路,得到的竟是喜悅萬分,眾多的兒女,是要一同奔行天路,邁向標竿的家人。原來我不孤單,我未苦守寒窯。

回顧從神學院畢業受召至手語教會到今年滿20年,我回眸一望,這是什麼樣的歷程呢?原來──這是上帝滿滿的恩典與祝福。

從都市到部落 上帝沒有開玩笑


文圖◎林蔚珈(南布中會復興教會牧師)

依然記得傳道師受派抽籤時,抽中壽山中會。當時淚流滿面之事直到牧會好幾年後,仍被中會的牧師前輩拿出來關心。為什麼哭呢?是因為當時我認為上帝真是開我玩笑。從20幾歲開始,我就領受要往偏鄉服事的異象,在神學院期間,也一直朝這方面做準備,但怎麼會抽到都市籤呢?而且是被派至大型教會──鳳山教會,後來又轉至新興教會兒童牧區服事2年。

不過現在回頭來看,上帝並沒有開我玩笑。原來,祂是要透過在鳳山與新興這兩間教會的團隊服事,鍛鍊我成為成熟的牧者,好在祂預定的時間開始跨族群的服事。

◆打破限制,開啟更多元思考 

來到布農族教會,許多人關心我在山區牧會的適應狀況。許多人問我:「妳住得習慣嗎?」在行的方面,對出門時習慣搭捷運、公車、騎腳踏車的我來說,交通的確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不論送孩子上學、去開會,都要翻山越嶺,至少20公里起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能鼓起勇氣開車上路。

語言,是大家最關心的第二個問題。但我個人觀察認為,語言不是跨族群才有的問題,是跨世代的問題。不論哪個族群的教會,都可以發現年輕一輩的傳道人在使用母語上有困難,包括台語也一樣。

有不少年輕牧者認為,不要以語言來限制福音(其實是期待傳道委員會取消族群母語考試),我個人倒認為,我願意用更流利的全布農語來講道。由於在神學院和鳳山教會擔任傳道期間,曾受嚴謹的羅馬拼音訓練,因此在閱讀布農語聖經時,很快就進入狀況。聽與說方面,除了要常與信徒聊天,每天孩子去上學之後,我也花相當多時間背布農語單字和查字義。當單字量累積到某種程度時,慢慢就可以聽懂大家談話的內容。

這樣的語言限制經驗,也促使我在設計兒童主日學課程時,有不同的思考方向。我們都希望孩子會講自己的族群「母」語,但什麼是母語?事實上,在原住民教會中,有許多跨族群婚姻,為了溝通方便,大家早已習慣講華語,連阿公阿嬤也都跟孫子們講華語。在此情況下,我們怎能在孩子們長大後,抱怨他們不會講族語?因此,現在嘗試在主日學推「沉浸式族語」教學法,重複每週聖經課程中的重要單字、語句,鼓勵孩子開口說或唱,來加深印象。

◆在主裡連結,體現「家」的文化 

布農族是彼此關係很緊密的族群,很喜歡tantugu(意思是拜訪、探訪、串門子)。但是在布農族部落中,族人不只工作閒暇時才tantugu,村中若有人過世,每個晚上大家都會輪流前往安慰探訪,一起唱詩歌、一起讀聖經、一起禱告。

印象很深刻,有一次一個喪家的孩子在告別禮拜上說:「我很感謝上帝在這個禮拜中,不只我們自己村子的人,每天都有不同教會的牧者和弟兄姊妹來陪伴我們,好像這不只是我們家的事,或村子的事,而是整個桃源區的事。」 我想這不只是布農族「家」文化的概念延伸,也是喜歡彼此關懷、分享的體現。

目前所牧養的復興教會,位於高雄桃源區,是台灣愛玉和金煌芒果的最主要產地,農忙時期和弟兄姊妹一起工作,不只讓我習得許多農業方面的知識,也看見農產品銷售上的困難與不公義。即便如此,從教會弟兄姊妹身上我仍經常訝異地看見什麼叫做「樂於分享的人有福了」。明明是不足的,但總是歡歡喜喜的接納客人來訪;甚至在辛苦籌措教會重建的基金當中,仍先多次為其他需要建堂的教會奉獻。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6章10節說:「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如同布農族人很喜歡說:「nitu pavaian,我什麼都不缺!」確實,當我們常懷感恩的心,時時連結在主耶穌基督裡,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缺。

復興教會因建築老舊,主堂目前已不克使用,預定於今年底前拆除、重建。因地處偏遠山區,工程不易,懇請弟兄姊妹為我們的建堂能夠順利關心代禱。本會信徒自產高山愛玉籽,品質優良,也歡迎教會團體接洽訂購。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