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詩篇90篇10節:「我們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但所得的只是勞苦愁煩;生命轉瞬即逝,我們都要成為過去。」被尊稱為「永遠的革命家」的史明,在對抗掌權者的過程中,經歷無數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卻勇壯的活了103歲,雖然今日離開世人而去,卻已將他生命中勞苦愁煩的台灣獨立理念交棒給後人。

幾年前有個節目,主持人在台灣各地幫忙尋人,一句「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成為招牌口號,卻也是人生在世最寫實的描述。史明的「新珍味」料理店,就是他在日本胼手胝足滋養革命事業的痕跡,多少先賢先烈當年曾經造訪,如今更是新一代理想志士前往日本必要瞻仰的遺跡。

近日總統蔡英文公布當年在倫敦政經學院攻讀博士撰寫的論文原稿,並在國家圖書館供民眾查閱,30多年歲月早已讓謄打的紙張泛黃,上面一字一句是當年博士生辛勤耕耘的鐵證,為這幾個月來冷飯熱炒的窮追猛打劃下階段性句點。

然而,就算歷史痕跡依舊,有許多事情仍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有位聲勢爆棚獲得鋼鐵粉絲死忠擁護的政治明星,曾將賭場、F1賽車、迪士尼、愛情摩天輪、石油、礦產、可燃冰喊得震天價響,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卻以一句「誰說要挖石油的?」輕蔑帶過,民眾無不傻眼。

這位政治明星說的或許有點道理,口頭發言不是「白紙黑字」的政見,天馬行空的想像不是承諾,也不具任何效力,說穿了只是吸引群眾目光隨口說說。不過,這恐怕與公民社會期待的「負責任」相去甚遠。俗話說,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不必非要等到潮水退了,才能目睹醜態。關於人的言行,如今很多事物都能夠從數位資料檔案中找到過去的痕跡。

人就像滄海一粟,放在歷史洪流中都如沙粒般微小。論及過去,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文字,文字傳承了人類的歷史,以及基督徒視為重中之重的聖經。忠實的文字,刻劃著人的軌跡,更是信仰中能夠找到共同標準的依據。文字事工,除了能將福音傳給未識上帝者,還記錄各種信仰典範或借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文字紀錄就是一種白紙黑字的鐵證,無論記錄者或被記錄者,最終都要向上帝交帳。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