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心靈的戰場──一場信仰的拔河

當基督教遇見民間信仰,兩者會擦出什麼火花?基督徒真的背祖嗎?精神病是被鬼附嗎?近看初信者內心的衝突與掙扎,學習保羅如何面對異教文化,繼續宣揚福音。

被丟棄的十字架如今放在作者家中客廳,成為一種提醒。(相片提供/盧俊義)

 神主牌仔並不是偶像


◎盧俊義(退休牧師) 

相片提供/哀玉梅

每當談到「神主牌仔」這種代表祖先命脈傳承的牌位,對於信耶穌的人,想必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和意義,特別是對初信者,尤其是對家族中的長子而言,感受必定更加切身且深刻。

在我個人的認知中,早期宣教師來到咱台灣,會要求決志相信耶穌並要接受洗禮者,必須除「偶像」。而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種代表著祖先的牌位也是一種偶像,因為一樣是供奉在神明桌上,且是擺放在神明像的右邊。同樣是在牌位前放有小小香爐,加上人們會在向神明像上香後,移位到祖先牌位前做相同的舉動,就是點香舉拜,有時也會對祖先牌位說幾句話。特別是家逢女兒要出嫁的喜事時,在出嫁前就會先向代表祖先的牌位上香,然後向祖先報告說某某孫女要出嫁,祈求庇護、祝福,而娶媳婦入門時也是一樣。因此,早期宣教師認為咱台灣人是將祖先看作和神明等同,於是在進行除偶像時,也同時將祖先牌位一併除掉。甚至有的人在除神明像時,會拿柴刀當眾劈成兩半,之後,也將神主牌仔照樣砍劈,然後丟進火堆裡焚燒。這在我看來簡直是非常殘忍的手法。

◆劈神主牌損傷人心 

這種「除偶像」的舉止,在咱早期台灣社會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我不敢說排斥基督教的原因都跟這種儀式有關,但我覺得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想、去看這件事。假設有個家庭是整個村落中唯一信耶穌的,當他們決志要信耶穌受洗時,教會信徒都去參加,然後將這些神明拿出來在家門口用柴刀劈,看在左鄰右舍的眼中,自己所崇拜的神明竟被如此處置,心中會做何感想呢?早期的村落中,幾乎彼此都是親戚,甚至是同家族的至親住在一起的聚落,這時有一個人,特別是有長子身分的人,因為要信耶穌而決定拿起柴刀,將神明像連同神主牌仔劈下去,想想看,親眼目睹這一幕的至親,心中感受會是如何?即使不是長子,看見信耶穌的人這樣對待神主牌仔,恐怕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可想而知,此後必會有許多厭惡的話語、排斥的流言在村落中流竄,且很快就會傳播到鄰近村落去。

如果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長子家中供奉的神主牌仔後面,必定有一張紙黏在上面,黏的地方甚至留有烙印以防假冒。這張紙其實就是族譜,很清楚標明一代一代的祖先名字。若是將此神主牌仔劈開,又將其丟進火堆與那些被劈的神明像同焚,看在村落親人眼裡,心裡自是非常悲痛。他們會認為若不信現在這個神明,要換另一個神明也可以,將神明送回去廟裡即可,但祖先不能換,也無法換啊!而這一劈、這一燒,等於是在當眾宣告要與祖先切斷關係了!這也難怪為何有許多家族將決定信耶穌的親人稱作「背祖」,會痛恨到極點,嚴重者甚至會將其逐出家族名單,拒絕來往。

◆留下族譜保存文化 
因為有這樣的了解,我牧會以來,打從關山開始到嘉義西門,以及到後來上台北東門牧會,遇到這種要信耶穌而決定除神明像的例子,我都會在舉行「潔淨禮拜」後,將神明像帶回教會。至於神主牌仔,我都會建議該信徒將之保留下來,即使不是長子,我也會這樣建議:由於長久以來在神主牌仔前燃香,導致整個牌位都已被燻得很黑,原本的金色字也會有一層煙的油脂。我會建議該家長設法將之整理擦拭乾淨,然後重新將牌位上的字體修補金漆。最好再用一個新玻璃框將之保存,或是直接放進客廳玻璃櫥櫃明顯的地方,可以清楚看見。有信徒問我是否可以在神主牌仔前點一盞燈?我也說「沒有問題。」特別是身為長子的,我都會告訴他們,那份族譜一定要好好保存著,不要撕下來,那是我們的文化,且是非常重要的遺產。

我不認為過去宣教師或牧師在家族面前拿柴刀劈所謂「偶像」之神像是正確的做法,傳道者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袋子將之帶回教會處理。這至少是對不同信仰者一種最基本的尊重。相對來想,若有原本信耶穌的人,後來放棄而改信其他宗教,也用相同方式拿柴刀劈家中的十字架、十誡匾額或耶穌畫像等,我們心中又做何感受?

◆垃圾場的耶穌十字架 

被丟棄的十字架如今放在作者家中客廳,成為一種提醒。(相片提供/盧俊義)

我的好友生前在台南妙心寺當駐寺弘法的釋傳道法師,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他的信徒是台南市環保局的清潔隊員,在垃圾堆中發現一支十字架,上面有耶穌的「神像」,他說那應該是重建禮拜堂時被拆掉的廢棄物。他的信徒不敢將之丟棄在垃圾掩埋場,特地送去他那裡。傳道法師說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或許我會知道該怎樣處理。我說拜託,一定要替我保存下來,改天我會去台南帶回來。傳道法師說:「明天我親自送上去給你。」於是隔天,我印象相當深刻,那是一個禮拜五晚上的查經班時刻,傳道法師請徒弟特地開車載他來到台北東門教會,他走上禮拜堂樓梯,我跑了出去,他是雙手捧著用氣泡紙包裝得很妥當的耶穌像十字架,小心翼翼地交到我的手中。臨走前,還雙手合十,深深地向著我捧在手上的耶穌像十字架一鞠躬後才離開。他知道我在帶查經班,不打擾,說他要回去了,然後又驅車回台南。我感動到眼淚掉下來,現在這支有耶穌的十字架就放在我家客廳,我珍惜著。

◆省視內心真正的偶像 

什麼是「偶像」?我們通常都會說那些非基督教信仰中的神像,包括神主牌仔都是。其實,使徒保羅的話很值得我們深思,特別是傳道者更需要注意,他說:「無可懷疑地,淫亂、汙穢,或貪婪的人(貪婪等於拜偶像)絕對不能成為基督和上帝國的子民。」(以弗所書5章5節)同樣的經文也出現在歌羅西書3章5節。不是民間宗教那些看得見的雕刻神像才是偶像,我們內心的貪婪就是。如果一間教會有貪婪的行為,不要忘記,那就是在拜偶像,不是在敬拜創造生命的主上帝。

 神鬼附身vs.精神疾病


◎蔡尚穎(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

Photo credit: Andy Saxton3000 on VisualHunt / CC BY-NC-ND

在臨床醫學的觀念上,人會有各種不同的「症狀」,但有症狀未必罹病,集合多種症狀的臨床表徵稱為「症候群」,若針對症候群進一步檢查,達到影響正常生理或社會功能,區別診斷後才會成為某種「疾病」。以常被誤診的憂鬱症為例,多數自認憂鬱症的患者,其實可能是因為外在壓力因素引起的憂鬱「症狀」而已,未必是已經罹患疾病。

因此,本文將以這個觀念來探討「神鬼附身」(Being possessed by demons or evil spirits)現象,這種現象未必是一種疾病,但可說是一種不尋常的症狀,可視為一種精神狀態(state),若搭配其他症狀且達到影響功能,才歸類為精神疾病。因此分為精神症狀與疾病來看這一現象。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神鬼附身

最常見的是「解離狀態」,這是從古迄今在各種不同宗教都會有的現象,隨著文明化的進展,發生的頻率會逐步下降。在台灣常見的乩童扶鸞、神明起駕就屬之,乩童起駕神明附身,精神醫學上可以歸類為一種解離狀態。當事人的意識狀態會與本人現實環境有所隔絕,言行舉止可能也隨之改變,通常維持的時間不會超過24小時,但會再發生,此現象也會有群體效應,導致周遭相關的人也受影響,而進入相同的解離狀態,稱為「集體解離或集體歇斯底里」。

聖經撒母耳記下第6章,記載大衛在約櫃回到以色列的慶祝活動中,只在腰間包一條麻布盡情跳舞,事後其妻米甲說:「以色列的王今天真夠體面了!他像個傻子似的把自己暴露在臣僕們的婢女面前!」由此窺知,大衛王的行為似乎有異於常態,尤其在這場慶祝活動中,因此我推測或許他當時處在解離狀態,雖然沒有附身現象。

通常與宗教有關的神鬼附身現象,會在較未開發的社會或社經階層較低的人發生。近來在台灣也傳出,青少年去玩鬼屋的密室逃脫,發生集體鬼附現象,這是一種群體解離現象。在中南美洲天主教地區可能是以聖母馬利亞附身呈現,在非洲巫毒教部落可能是以惡魔附身呈現,尤其面臨戰亂的青少年或女性族群更易發生。

此外,俗稱「鬼壓床」的睡眠癱瘓,也稱為一種夢魘狀態,通常發生於夜間睡眠時,在半睡半醒狀態下,自覺清醒,但四肢卻受控制如被壓床般無法動彈,以致伴隨極度恐懼或偶有幻覺經驗,因此被誤以為鬼附身。此現象好發於一般人生活壓力大時,所呈現的睡眠障礙。

與腦部疾病有關的神鬼附身

由於腦部負責神經與精神的運作,所以再分為腦神經疾病以及精神病,因此神鬼附身只是其中一個症狀,若還合併其他症狀,導致生理或社會功能退化就屬於疾病。

腦神經疾病:最主要是癲癇症。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曾經趕鬼,該小孩會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牙關緊閉與全身僵硬,甚至掉落水中或火中無法控制,但發作後昏睡即好(馬可福音9章14~26節)。以現代醫學觀之,應是典型的癲癇發作,當時醫學知識有限,所以用鬼附來解釋。

但是目前易被誤認為神鬼附身的癲癇,與聖經中記載的發作型態不同,通常個案仍有意識,但是行為舉止會不同於原本習慣,有奇怪的舉止,甚至會有暴力犯罪行為或合併幻覺。因此發作時,外人看個案會覺得像是被附身,個案本人也會自覺無法自我控制,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天就會自動緩解,因此容易被誤以為神鬼附身,但仍會不定時復發。這種出現以精神行為舉動異常的癲癇發作,主要導因於腦部顳葉不正常放電,通常可以藥物治療預防再發。

重大精神病有兩種疾病容易產生神鬼附身的症狀。
1.思覺失調症(舊稱為精神分裂症):這是最常見有「被附身」症狀的精神病。個案常會自覺被附身、思考被入侵、想法與行為被外力控制,無法按照自己的意念行事。另外,患者常有聽幻覺的症狀,因聽幻覺的內容常是以第二人稱命令或批評其言行,因此個案會誤以為是神鬼的聲音或附身。思覺失調症的神鬼附身症狀發作後通常持續較久,不會在24小時內完全消失,如果沒有治療應會持續而慢性化。若加以治療可以明顯改善,但有些仍有殘餘症狀。

然而要注意的是,這類個案可能由於現實感障礙,若基督徒罹患此症,但家屬或照顧者過分強調上帝與撒但的信仰內容,有時候反而會讓急性期個案對症狀與信仰的關係發生混淆。因此,若談及宗教議題時,要視個案的現實感與當時理解能力而定,以免個案曲解聖經或教義的內容。

2.雙極性情感症(俗稱躁鬱症,簡稱雙極症):有些個案在躁期常會特別對宗教或政治有興趣。若與宗教有關,會覺得自己有超能力可與神佛溝通,因此出現類似神佛附身通靈的症狀與行為,此外伴隨心情過度愉悅、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度較平常減少,言行舉止也會變得過分活潑或誇大,個案因判若兩人,且言行涉及神佛,所以也會被誤以為神鬼附身。但其躁症症狀隨著接受治療,通常神佛附身的症狀會消失,其若有附身現象通常相對於思覺失調症較短而輕微。

基督徒如何看待神鬼附身現象?

首先應該區別是狀態或者病態,假若除了神鬼附身症狀以外,無伴隨其他症狀,也未影響其本身的生理或社會功能,則應比較傾向某種宗教或文化導致的狀態。若只是一種宗教文化所致的狀態,我們應該以尊重彼此宗教的態度先包容之。如果當事人苦於這種狀態或者周遭人受此狀態影響,我們應該先以「疼厝邊」的信仰來關懷他,讓他漸漸可以擺脫這種狀態。這樣的狀態未必要透過醫療改善,需要更多的心理與社會支持。

如果是合併其他症狀且已經影響正常生活的精神或神經疾病,目前的醫療科技通常能治療,透過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都能改善病情。不宜僅以宗教原因來解釋此現象而延誤或不去就醫,導致病情惡化或慢性化。然而,精神或神經疾病,因為來無影去無蹤,不同於其他生理疾病可以有很確定的檢查發現,所以病患更是勞苦揹重擔,也需要更多人接納與支持。由於這是一場長期的抗戰,所以也要祈求上帝,賜給病患好好接受治療的決心,這也是改善病情很重要的因素。

 當基督教與他宗教相遇──以使徒保羅為例


◎王博賢(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相片提供/陳安可

作為一個宗教學研究的基督徒,最常被邀請的講題不外乎與基督教相關,曾經有人邀請我專講使徒行傳某一章節,那時我還反問對方:「你知道我是宗教學專業的耶!沒有搞錯吧?」

在談及民間信仰或認識一些常見的台灣神明時,我往往都會先問該群體或團契,知不知道附近有哪些宮廟?拜哪些神明?通常答案多是:「不知道」我就會回一句:「真是好基督徒!」許多基督徒喜歡說宮廟是拜偶像,甚至受到後靈恩運動影響的基督徒會說,那些是「黑暗的權勢」、「撒但的詭計」。

但這對我們的宣教有什麼幫助嗎?能幫助我們更愛人嗎?諸宗教的相遇(encounter)在今天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我們或許可試圖從聖經中來看看與他宗教會遇時,可用什麼方法使上帝國的宣教更為有效。使徒行傳17章22~34節或許就是個最經典的例子。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諸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到處走走的時候,仔細觀察你們所敬拜的,發現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未識之神明』。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向你們宣告:祂是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因為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使祂從死人中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眾人聽見死人復活的話,就有人譏誚他;但有幾個人依附他,信了主。

在保羅第二次宣教旅行中,他把作為一個新興宗教的「基督教」帶到當時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的希臘城市──雅典(Athens)。初到雅典,其實保羅的處境跟現代的我們真的很像,他進入了雅典城,所見處處都是鬼神塑像……。

然而,保羅的宣教理念卻比我們成熟許多。保羅是一位知識分子,同時也是一個真實遇見耶穌的基督徒,作為一個基督門徒,他非常堅持自己的立場。他知道希臘文化博大精深,但他同時也知道如何用希臘社會人士所聽得懂的語言來宣揚基督的福音。他的態度溫和,字面上看不出半點責備,他先肯定希臘宗教文化之價值「凡事很敬畏鬼神」,欣賞希臘的異教文化。懂得從中找出對話(dialogue)的接觸點,就是這種敬畏精神!然而卻又能強調基督教的特色,就是我們所信的是「復活的福音」!這樣的對話縱然不是讓大家馬上歸信,但是也有效的將耶穌基督真理宣揚出去,因此「有幾個人依附他,信了主」。

我們可以推測,保羅相信我們的「福音」足以滿足「希臘文化」中間所擔心的「未識之神」的缺漏,這樣的信心是大的,是一種對自己所信有把握、有肯定的精神展現!在他的所言中,他不畏懼使用希臘的異教文化,將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黑暗權勢」作為基督福音宣揚時的媒介。福音之大而可畏,讓它可以與任何民族的宗教文化「相遇」,而後從彼此的對話中使人了解福音的內容,以致引導人歸信基督。

從世界諸宗教存在的現象看來,基督教不是世上僅有的宗教,而是眾多宗教中的一個。況且,相對於多數宗教的淵遠流長,基督宗教出現迄今尚不足兩千年。我們是一個獨一神教,為此,相遇就是必然,我們可以選擇衝突的相遇或是和解的相遇。使徒保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以致最終「有幾個人依附他,信了主!」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