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10月13日下午,壽山中會教育部假竹門教會舉辦成人主日學訓練講座,邀請台南神學院講師陳宇碩牧師主講,談家庭台語教育和教會常犯台語誤讀。在課程開始前,迦南教會牧師莊奇妙帶來多首詩歌帶動唱,讓與會者們動動身子,放鬆心情,更能好好聆聽接下來的分享。

(攝影/林婉婷)

講座上半場,陳宇碩以真實故事開場:他的某位鄰居是照顧2個小孫子的奶奶,奶奶從孫子們還是小嬰兒就看顧他們,卻從未跟他們說過一句台語,哪怕奶奶自己的華語不太標準,還是選擇說華語;這個現象也是台灣普遍家庭存在的情形,這個問題看似普通,卻著實重要、嚴重。

陳宇碩引用箴言22章6節指出,台語家庭教育要有合適的方法帶領,才能讓孩子們接受。陳宇碩強調,信仰教育的第一線是家庭,家庭教育的第一線是父母,不是將責任轉交祖父母,也不是只有跟祖父母溝通才需要說台語,更無需擔心孩子們學了台語會影響華語發音,反而要擔心現在不學台語、孩子長大後少了一種能使用的語言。

(攝影/林婉婷)

陳宇碩說明,父母要先學習講台語,才能「潛移默化」,使家庭其他成員也開始使用台語並持續進步;所謂「台語表達」層次包含在心裡以台語思考、正確的台語表達和練習怎麼使用台語。陳宇碩舉例讓學員們討論同一華語句子的不同台語說法,例如華語「再見」,台語應是「來去」「來走囉」或「順行」,在教會還可以說「平安」。

陳宇碩建議,在孩子還是嬰兒時,就應用生活中接觸的物件來教導孩子台語,並用台語回應孩子、唱台語詩歌、用台語祈禱等;家長應營造台語環境,而不是威脅利誘孩子說台語。陳宇碩另列出多組常見發音錯誤,例如南(lâm)和蘭(lân),心(sim)、新(sin)和欣(him)等發音,應留意避免受華語影響而混淆;且台語有獨特的g和ng音,發音應求準確到位,也由於華語沒有類似音,學習上較為困難,家長需多注意與協助。

(攝影/林婉婷)

講座下半場,陳宇碩整理並解釋教會常見台語誤讀比較,希望幫助在場學員們更好掌握相關字詞發音。借字方面,例如「遮」常被用以代表「這裡」(chia)字,但若回到「遮蔽」的意思,應讀為jia;用字方面,有些字詞無法從表面看出讀音,例如「祀」偶像應讀為chhāi;人名方面,例如挪亞(Ná-a)而非Lô-a、大衛(Tāi-pi̍t)而非Tāi-ūi或Tāi-ōe,撒母耳(Sat-bó-jíⁿ)而非Sat-bó-ní等。台語聖詩則有不同年代版本差異,1964年版的i指祂、in指他們(伊),但2009年版的i指祂和伊,in指他們(亻因)。

禮拜程序上,信仰告白(Sìn-gióng kò-pe̍k)並非Sìn-gióng kò-pia̍t,主禱文(Chú ê Kî-tó-bûn)並非Chú-tó-bûn,仰望(gióng-bōng)並非ióng-bōng。另有可能受華語影響而誤讀,例如「總是」是lóng-sī不是chóng-sī,「但是」是chóng-sī不是tān-sī,「上」廁所是khì不是siōng,「打」電話是khá不是phah,「帶」活動是chhōa不是tòa等。陳宇碩提醒,上台讀台語聖經者應事前充分預備與加註,另2009年版聖詩裡有許多現代名詞,在用字和造字上也要先熟悉。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1條評論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