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國際基督徒海事協會(International Christian Maritime Association, ICMA)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台灣國際海員漁民權益保護協會承辦的「國際基督徒海事協會第11屆世界會議暨50週年慶祝」102125日在高雄國賓大飯店舉行。其中不少與會代表曾與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合作,關懷與幫助在他國遭遇困難的台灣漁船,本文採訪幾位人物,邀請他們談事工經驗和服務心得。

———————————————————————

丹・杜普立西斯(Dane Duplessis

———————————————————————

丹在基督教非營利組織「聖經」(Biblia)任職,Biblia據點遍佈於南非港口,旨在服務海員及漁民,關心他們的身心靈需要,也關注海事人員整體權益。丹自2013年加入、至2016年底期間擔任港口教牧人員,2017年晉升為國家協調員,負責協調組織於南非各分會之事務。

丹提到,2013年時,原本的宣教師將要退休,於是找他來接手職務,經過約2個月的訓練後,過去從未接觸過海事人員的他上任,最開始對海員、漁民們的處境沒有太多意識,直到工作逐漸上手,才有所感覺。

20185月,台灣漁船「福甡11」經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ILO)點名因違反〈國際勞動組織漁撈公約〉(C188號公約)而遭扣留於南非開普敦港,另傳出嚴重人權剝削如勞動環境惡劣、漁工合約違法等情形;福甡11號於627日駛離開普敦港,並於913日返抵高雄港。漁業署經調查後依違反大西洋作業管理辦法和違反境外僱用外籍船員管理規定施以重罰,另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部分則於同年101日移請高雄地檢處偵辦,當時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亦受漁業署邀請,遠赴印尼探訪與採訪前福甡11漁工,釐清船上真實情形。

福甡11號在南非開普敦港時,漁工們曾寫信向當地海員宗會(Apostleship of the Sea, South Africa)和「聖經」求助,丹與工作夥伴曾前往了解與提供援助;丹指出,福甡11號不是個案、只是比較近期的案例,他大約經手過10個案子,都是類似棘手的情況。對丹而言,「傳福音」不只是發放聖經和播放信息,而是幫助和付出,因「上帝的愛是以行動呈現,不是只有語言」。

在關懷海事人員方面,組織人力和資源有限,有時也會遭遇語言障礙或面臨複雜難解的問題,但丹仍熱愛他的工作,也熱衷於幫助海員、漁工們。

———————————————————————

道格拉斯・史蒂文森(Douglas B. Stevenson

———————————————————————

北美最大海員服務機構——紐約和新澤西州海員教會協會(Seamen’s Church Institute (SCI) of New York & New Jersey),其海員權益中心主任、律師道格拉斯,曾在美國海岸防衛隊服務,因此接觸海事領域也參與相關倡議;當時也和不少日本、台灣的延繩釣漁船接觸。約從1990年起,他藉由過去豐富的有關經驗,參與國際勞工組織間的政策性工作,在1993年左右,他就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接觸,有海事服務諮詢與建議交流。

道格拉斯曾任國際基督徒海事協會理事長,並在期間幫助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許多1994年,在芬蘭舉行的第7ICMA世界會議中,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因「一個中國」等政治問題遭取消會員國資格、淪為觀察員;直到道格拉斯上任ICMA理事長,他首件促成的事就是讓海員/漁民服務中心重拾會員國身分,故2011年在德國舉行的第10ICMA世界會議中,中心終於能再次以會員國身份參與。除此之外,過去中心主任與主管也曾赴海員教會協會受訓;2012年時,台灣政府透過海員/漁民服務中心邀請道格拉斯來台拜訪,道格拉斯更在眾多媒體出席的記者會上,公開呼籲高雄市政府應要全力支持中心事工。

Douglas B. Stevenson。(攝影/林婉婷)

道格拉斯受訪時強調,這些過去不只是單方面幫助台灣,而是互相學習的過程。他個人對於「漁工」關懷沒有特別深入研究,所以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的經驗非常值得學習和參考。有趣的是,道格拉斯回憶,2012年再次踏上台灣時,他很驚喜地發現高雄市在20年期間有許多進步、成為現代化都市;且當時拜訪台灣長老教會總會時,從時任總幹事張德謙牧師那收到很好的烏龍茶,這份情誼讓他至今仍印象深刻。

談到海事服務挑戰,道格拉斯直言,長久以來都是要「保護海事人員」,留住人才方能維持產業;而論及關注重點,他認為大案子有其重要性,但要特別留意的是各別海員、漁工們的問題,縱使只是小小的需求,也需要被重視。

———————————————————————

切薩雷・西塞里(Fr. Cesare Ciceri

弗蘭德里・塔瑪(Fr. Frandry Tamar

———————————————————————

投入海事人員關懷服務12年的海員宗會巴西里約熱內盧海星中心(Apostleship of the Sea, Stella Maris Rio de Janeiro, Brazil)教牧人員切薩雷神父(Fr. Cesare Ciceri),和投入服務8年的烏拉圭海星中心(Stella Maris Uruguay)教牧人員弗蘭德里神父(Fr. Frandry Tamar)共同受訪。他們關懷海員、漁工們,為沒有領得薪水者爭取權益,陪伴生病者接受治療,幫助思鄉者聯繫家人,傾聽寂寞者的心聲,就像關愛家人般照顧他們。

Fr. Frandry Tamar。(攝影/林婉婷)

今年2月台灣漁船「俊榮號」傳海上起火,當時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第一時間聯繫弗蘭德里協助關懷;且早在2017年,海員宗會在台灣、高雄舉辦世界大會時,弗蘭德里就曾拜訪中心。跨國際網路建立使得台灣漁船在世界各地遭遇危難時,能即時獲得救助。

1. 可否請您分享令您印象深刻的服務故事?

切薩雷:曾經有位弟兄來到中心,我花了一小時教他使用網路,等視訊連上之後,我看到畫面裡有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原來那天,那位弟兄第一次看見已經6個月大的女兒;我明白他身為父親的心,這讓我不禁也跟他一起哭了。這是充滿喜悅、也是最棒的故事。

弗蘭德里:曾經有位弟兄罹患癌症、時日無多,在探訪時,他說:「神父,我要走了,我見不到孩子們了,請幫他們禱告。」他不是擔心自己即將結束的生命,而是再也看不見的孩子們。我們為他祝福,也讓他知道,我們會為他的家庭祈禱並持續關心,希望多少讓他有感到安慰。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個簡單的事。

2. 自殺議題在會議期間多次被提及,請問您的服務經驗中有遇過嗎?

切薩雷:服務12年期間遇到7件,原因各有不同,有些是情感問題引起。

弗蘭德里:曾經有2位弟兄跳海自殺。

切薩雷:如果有自殺事件,教牧人員會去船上祝福禱告,但看到自殺者遺體只用塑膠布包覆,就放在冷凍庫、和食物堆放在一起,這很讓人難過。

3. 請問這份工作是否給您帶來信仰觀念改變?

切薩雷:對於海員、漁民們,要像愛家人一樣地愛他們;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我們要去分享這份愛。

弗蘭德里:是的,「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且愛的本身就是上帝,這份工作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也能更深連結自己與他人。

4. 現在有越來越多組織關注海員、漁民權益,但請問您覺得是否真的讓現況改變?

弗蘭德里:從倡議到執行、改善並且產生成果,這是持續進展的過程,也需要一些時間,但有很多人正在努力;一步一步的,這些是好的邁步,「我們正在旅途中」。

———————————————————————

丹麥海員傳道會Indenlandsk Sømandsmissionen

———————————————————————

20189月中旬,台灣國際海員漁民權益保護協會理事長翁秀琴長老與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國際專員賴慧蓉赴瑞典馬爾摩參加ICMA年會暨研討會,除在會中報告中心事務,也作為承辦地主國代表邀請各國參加第11屆ICMA世界會議暨50週年慶祝。會議後兩人受邀至丹麥海員傳道會海員中心(Indenlandsk Sømandsmissionen)參訪。

丹麥海員傳道會總幹事尼可拉(Nicolaj Wibe)指出,丹麥是高社會福利國家,極少有非常窮苦的海事人員,故在當地事工上「宣教」相對重要;丹麥海員傳道會的西蒙(Simon Ambrosen)補充,雖然沒有健康、心理和福利等問題,但多數接觸對象是沒有特定信仰的。共同接受採訪的還有傳道會教牧人員尤根(Jørgen Knudsen)和保羅(Paul Høeg)。

Nicolaj Wibe和他的妻子Ellen Højlund Wibe。(攝影/林婉婷)

1. 可否請您分享令您印象深刻的服務故事?

西蒙:有次,我正在海員之家準備食物,有位不認識的海員來找我,我們在花園散步和談話;他告訴我,他有位朋友想要自殺,請問我能否為他和他的家人禱告。雖然我後來再也沒看到這位海員,但我們都知道,遇到人生低潮時,他可以來中心尋求幫助

尤根:我大約每月都會去拜訪一個小港口,但今年春天的某次,我去到那裡,卻都沒看到人,四處晃了一個半小時,還是沒有看到人;於是我用電話聯繫認識的人,得知他們都在準備漁網。我到了那裡,有位83歲的弟兄告訴我,他昨天去醫院,因為他的兒子罹患癌症、時日不多,然而,他因為離婚和分居的關係,已經很久沒看到兒子了,沒想到他們聯繫上了,卻是收到這樣的消息。後來我們聊起他的兒子,也談到信仰;我不確定這位弟兄是不是基督徒,但他的兒子年前曾在教會工作,所以他的孩子是有信仰的。那天我沒有遇到別人,而那個弟兄確實需要與人談談,因此我們也建立了很好的關係

保羅:我進入中心工作約2個月,雖然還沒有很特別故事,但每週有2天早上,我會和上百個海員學校的學生分享福音信息,並帶著他們禱告、唱詩。他們都不認識上帝,有時他們會來找我對談,也曾經有個青年來對我說:或許真的有位神、也或許祂會向他說話。這群年輕人們或許都有基督教知識,但沒有信仰,所以建立並堅固他們的信仰是宣教方向。

Jørgen Knudsen。(攝影/林婉婷)

2. 請問向這群具有基督教背景、但未有基督教信仰的人傳教,困難之處在於?

西蒙:時間。船隻進港只有幾小時,海員們又很忙碌,但是要談福音需要有信任的關係、合適的環境和足夠的時間,所以如何讓他們能齊聚、分享,是很需要思考的。

保羅:就聖經裡說的,我們有時就像農夫,將福音種子放在海員們心裡,上帝才是那個讓種子茁壯與收成的人

西蒙:我曾遇過成為基督徒的海員,他非常喜悅。事實上,剛接受上帝的時候,他還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同,持續和過去一樣的生活,但從南非航行回丹麥途中,他看聖經、上教堂,耶穌親自觸摸他的心,這就是耶穌做工。海員們拿到聖經後,或許就離開了,但可能就在某個港口、或某段航程上,耶穌與他們相遇了,也許我們沒有辦法看見或聽到這種關於收獲的故事,但這樣的見證確實是存在的

尤根: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看不到成效,這會讓人感覺受傷,也很考驗耐心。但後來我發現,我跟海員們建立關係,我越來越愛他們,他們對我也越來越重要。這已經不只是工作,而是因為耶穌愛他們,所以我也能去愛他們

3. 請問這份工作是否給您帶來信仰觀念改變?

西蒙:以前我是木匠,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現在我閱讀聖經、勤奮禱告,和上帝建立關係。因為我們要向海員們分享福音前,自己要先和上帝建立很好的關係,才能去傳道

尤根:對過去的我而言,如何「活得像基督徒」很重要,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如何述說上帝的恩典」變得更重要,因為耶穌愛海員們,所以我想讓他們也認識這位慈愛的上帝。

 

延 伸 閱 讀

【ICMA世界會議】做上帝忠僕 談普世合一

【ICMA世界會議】第二日 談海事發展與海員保護

【ICMA世界會議】第三日 工作坊與在地參訪開眼界

【ICMA世界會議】第四日 回應上帝呼召 關懷海上人

【ICMA世界會議】第四日 守護漁民 對抗不義結構

【ICMA世界會議】第五日 愛與禱告 齊心與神同工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