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萱嘉義報導】為記念二二八事件69週年,2月27日在嘉義市有場遊行與追思活動,由嘉義市政府等單位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協辦。上午9時於市政府集合出發,步行經過中央噴水池後抵達火車站前廣場舉辦追思祈禱會,會後再沿原路返回市府,以默哀、獻花、沿途宣講二二八事件,高聲疾呼要求「民主」、「真相」、「共生」。
遊行路線及規劃祈禱會流程,由嘉義中會教社部長蕭文傑牧師主持。嘉義市副市長侯崇文、嘉義市議會議長蕭淑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主委黃智鴻牧師及家屬代表上台獻花致意。侯崇文表示,這是第一次以遊行記念二二八,行經嘉義精華地段,「平時車水馬龍,但今日親自走過卻感到心情沉重」,噴水池和嘉義火車站是市民無法忘記的地點,包括陳澄波在內等當時許多嘉義參議員都是在這裡犧牲生命。
代表嘉中致詞的潘慶彰牧師提到當年許多勇敢的台灣人站出來反抗國民政府,至今69年過去,真相沒有著落、也未見到誠心的懺悔。他希望不要再有二二八,也期待新政府能積極主持轉型正義。嘉義二二八委員會召集人趙振弍牧師指出這是台灣人當家做主的時代,必須努力朝向成為民主、共生的社會,「我們不能遺忘歷史和真相,期許轉型正義委員會能好好處理。」
兩位二二八受難者的家屬包括潘木枝、高一生的兒子皆出席祈禱會。潘信行談起父親遭槍決前請人從獄中送出遺書給母親,信上寫到「我為市民,死而無憾」,也朗讀同時期在火車站遭槍決的受難者姓名,希望大家共同記念他們。「想要落實轉型正義就必須立法,」他特別以沉重的口氣向在場的立法委員李俊俋喊話,也獲得允諾將致力擬定相關法案。
鄒族的高英傑則說,當年嘉義機場的攻防戰,鄒族人為了保護家鄉也為台灣而犧牲,期許新的政府能創建出一個由各族群共同合作建立的新國家。最後更高喊:「yokeoasu taivan!天佑台灣!」
祈禱會開放民眾獻花,以白色玫瑰花向受難者致意。會後嘉市府官員、嘉中各教會牧長與信徒、地方社團代表及一般民眾,舉牌或舉旗沿原路線回到市府,並向路過店家及人潮宣傳記念二二八。
【林家鴻台中、新竹報導】台中市政府2月28日在東峰二二八紀念公園舉辦追思活動,邀各界以獻花和植樹儀式向二二八事件後率領青年和學生成立民軍「二七部隊」與國軍在台中市區及埔里激戰的90多歲的鍾逸人和黃金島、受難者英靈及其家屬致意。市長林佳龍表示,轉型正義工程因今年政局變化有了新開始,未來將參與促進成立全國性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並繼續進行在地口述歷史等工作;主持追思禮拜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中中會強調「作和解的使者」是長老教會努力扮演的角色。
台中市二二八關懷協會理事長林燿呈致詞表示,東峰公園的二二八紀念碑是經歷了威權統治的艱辛和痛苦過程才於1995年建立起來,直至近年才克服有碑無文的窘境。他很高興台灣社會已經行出紀念的精神,但也希望大眾能關注事件後的「清鄉」行動,希望新政府能還原國軍從基隆和高雄登陸槍殺數萬同胞的歷史。林燿呈說,相信至今在社會角落,仍存在一些因害怕迫害歷史重演,不敢站出來的二二八受難者及家屬。
二二八關懷協會理事長廖苓惠則說,她的父親曾聲援嘉義水上機場抗爭,原本逃回鹽水教書,某天半夜突然有警察登門說要查戶口,結果將父親抓去關了1年,1952年因政治案件遭槍決。兒時曾被母親拋棄,由祖父母養大的廖苓惠,憶及家庭破碎的童年哽咽落淚:「孤兒的心聲,相信受難者的子女都能了解」、「人們常說要記取歷史教訓,忘記仇恨」,她也坦言自己心胸不夠寬大,無法忘記仇恨,每年都會被勾起傷心回憶。
追思活動一開始的追思禮拜由台中中會公義行動教會主持,台中中會教社部長吳炳正牧師援引舊約中約瑟選擇擁抱過去賣掉他、逼迫他的哥哥們,彼此和解,人性軟弱之所以能克服,全在於獲得上帝幫助引導以成全祂心意。他並以南非化解族群對立的經驗指出,曾經有案例是當事人「想要寬恕,但不知要寬恕誰」,要求見殺父仇人,後來更因為有加害者願意面對自己的過錯,才有和解。
吳炳正表示,台灣人民自決前途的意識,數百年來在外來政權殖民的種種壓迫中被喚起,發動連串社會運動的目的,是要政府反省過去錯誤,懂得尊重人民、彼此建立好關係,深信上帝確實在這當中引導。「作和解的使者」則是長老教會長久努力的目標,上帝不是要使人對立,乃要人彼此和解、尊重、相愛和接納。
新竹中會教社部2月26日則以音樂禱告會形式紀念二二八事件,竹中北、中、南三區合唱團合唱〈台灣翠青〉,場面盛大隆重,各教會代表也在竹中教社部長鄭仁和、議長李信慧、北部大會議長呂崇正等牧師的帶領下,為受難者得上主安慰、族群和解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鄭文仁牧師表示,歷史真相被隱藏、誤解與汙衊對受難家屬來說是不公義的事,祈求上帝讓掌權者開誠布公,沒有真相就無法有真正的和解、愛與正義;亦求主掌管海峽兩岸,賜下公義與和平,使台灣人民不必生活在中國武力恫嚇與威脅下,兩國和平相處,體會真實的平安。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特展
關注台灣 葛超智證史實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讓更多人知道二二八事件,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2月24日起在北市府的2樓「台北探索館」,進行「用一生關注台灣的美國人—葛超智(George H. Kerr)特展」。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說,至今不斷有爭論二二八死了多少人,但都沒有葛超智親眼見證人被槍殺來得寫實。
葛超智(1911~1992)出生在美國牧師家庭,曾在各級學校教授英語會話,在擔任美國駐台領事館副領事時,親眼目睹當時行政長官公署調兵鎮壓、屠殺台灣人民的過程。
陳儀深說,葛超智對台灣歷史有兩大貢獻,一是他親眼目睹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二是他對戰後台灣地位的歸屬,從一開始認知被「託管」,到他被迫離開台灣後,轉而認同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後來成為台灣獨立的支持者,他沒有迎合美國在美蘇冷戰時期力挺蔣氏政權立場,反而是支持台灣人民要自決的看法,這種態度是難能可貴的。
此次展期至5月22日止,有興趣的民眾可於週二至週日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前往參觀。
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導覽活動
愛與公義 化解社會對立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在二二八紀念日前夕,舉辦導覽活動,帶領學生們進入歷史地點認識事件,並省思依舊存在的社會對立狀況,體會公義的降臨,不能沒有愛。
負責這次地景導覽的是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查忻,他帶領學生走過公會堂(今中山堂)、警察總局(今台北市警局)、專賣局臺北分局署(今彰化銀行臺北分行)、台灣廣播電臺(今台北市228紀念館)、台北新公園(228和平紀念公園)、行政院,以及濟南教會等處。
查忻指出,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原本在濟南教會聚會的台灣基督徒,不敢在此聚會,因此該禮拜堂暫停聚會了一陣子;同時期,附近的外省基督徒看上這間禮拜堂,於是開始在此聚會至今。「兩個不同團體的聚會,導致今天在教會門口仍有兩個招牌掛著,兩個團體還要『喬』時段分別禮拜。」
查忻說,台北國語禮拜堂教會曾主張拆掉建築改建,更名為「中正紀念禮拜堂與經國活動中心」。查忻說,這就像太陽花學運發生時,依稀可見社會中外省與本省族群仍有對立的緊張關係,而這種對立關係,小到濟南教會、大到台灣島嶼仍沒有散去,依然存在。如何走向真正的和解,需要更多思考。
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指出,在這間禮拜堂聚會的長老教會與台北國語禮拜堂,雙方曾經一見面就劍拔弩張,但這已經是過去式,如今分屬兩個政治意識形態立場的教派,在耶穌基督的愛當中歷經重生後,又相互共生的關係。他也強調島嶼必須要天光,勉勵大家能一同關心教會與台灣的未來,因為台灣的未來是大家共有的。
台南中會紀念音樂會
與愛同行 求主光照生命
【陳怡萱台南報導】2月28日晚上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舉行「與愛同行──二二八公義和平紀念音樂會」,同時記念在去年228前夕過世的音樂家蕭泰然,演出多首他的創作歌曲。結合音樂、舞蹈、戲劇、視覺藝術,由金曲獎歌王謝銘祐擔任開場演唱並為音樂會特別創作〈歷史的迴廊〉。最後演出團體共同唱出〈島嶼天光〉和〈美麗翠青台灣寶島〉,凝聚台灣意識、期許更美好的明天。
台南市疼惜台灣促進會理事長羅仁貴牧師致詞表示,期許音樂帶來力量也讓人們誠實面對歷史,讓台灣成為公義、和平與希望的國家。台南市市長賴清德親自出席致意,並提到今年舉辦追思紀念會的心情與過去不一樣,政權、國會輪替,未來對公義和平的保障等,已經沒有藉口推辭說做不好。
藝術總監李瑪寶表示,原本著重在記念二二八和蕭泰然老師,後因新總統的產生,也加入歡欣元素,但沒想到發生大地震,音樂會的氣氛也跟著轉變;幸好「愛」可以緬懷、歡慶也能撫慰悲傷,她希望透過歌曲含著愛,能光照生命際遇的每個層面。
義光教會二二八追思禮拜
勇敢面對 同心修補破網
【林宜瑩台北報導】今年是二二八事件69週年、林宅血案36週年,在2月28日於義光教會舉行的「228事件暨林家祖孫受難2016年追思紀念禮拜」,包括林義雄、方素敏夫婦、蔡英文、蘇嘉全、黃國昌、范雲、李敏勇等人都親自出席,義光牧師邱瓊苑以「咱補網、有盼望」為題證道。
〈補破網〉的歌詞描寫台灣人渴望重建家園、恢復新秩序的心聲證道,二二八發生後,社會宛如一張破網,需要大家同心修補。邱瓊苑認為,應效法耶穌基督「拯救受迫害者、釋放遭壓制者」的精神,並從聖經得到力量與安慰,如此便能真正「打開心內門窗」,讓台灣成為充滿盼望的國家。
蔡英文在二二八事件紀念會上致詞時表示,在威權時代,大家害怕國家暴力,有話不敢說,造成台灣社會很大的創傷,但勇敢面對黑暗歷史,是文明國家的基本態度,也是台灣民主邁向成熟、深化的必要過程,她強調,有真相才有和解,有和解才能帶來團結,期望台灣國人能一起把破掉的漁網(希望)補起來。
阿里山達邦部落音樂會
原鄉樂音 撫慰受難心靈
【陳怡萱採訪報導】在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中受難的鄒族人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高一生。今年2月28日第一次在阿里山達邦部落舉辦紀念音樂會,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阿里山鄉達邦社區發展協會、嘉義市民管絃樂團暨合唱團協同主辦,希望音樂能帶給受難家屬及部落安慰的力量。
鄒族人從未在部落裡辦過大型二二八紀念活動,這次嘉義市民管弦樂團暨合唱團克服困難前往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舉辦「塔山之歌──愛與希望紀念音樂會」,也邀請高一生的孫子高崇文吹奏長號,以及鄒族區會達邦、特富野教會詩班獻唱。活動自下午2點開始,表演多首世界名曲和詩歌,包括〈台灣翠青〉、〈奇異恩典〉等。
高一生出生於特富野部落,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帶領族人組成高山部隊,協助維持嘉義市治安、與民兵合力圍堵國軍增援;1952年遭國民政府誘騙下山後被逮捕,1954年被指控叛亂罪而遭槍決。同時間也在部落進行「愛與希望創作展」、「鄒族的故事照片史料展」,盼讓民眾更了解歷史真相。
屏東中會紀念音樂禮拜
緬懷歷史 成為和平器皿
【陳逸凡屏東報導】2月28日下午3點,屏東中會教社部於屏東教會舉行「228公義和平暨台灣獨立紀念音樂禮拜」,不僅眾教會踴躍出席,萬金天主堂詩班亦前來獻唱,共同緬懷過去歷史,禮拜中並由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鄭友福代表接受獻花。
高樹教會牧師陳義仁以「獨立就是生命」為題證道。出埃及記記載摩西在曠野受呼召到西乃山,上帝表明聽見百姓哀哭,深知他們的痛苦,要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陳義仁指出,這段經文令有些人感到疑惑「上帝怎麼會干涉政治?」當時埃及有兩種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被壓迫者被管得畏縮自卑、有話不敢說,甚至會欺負更弱勢的人。不管壓迫者或被壓迫者其實心理都不正常。
陳義仁要會眾思考,上帝不是要被壓迫者只期待天堂;反之,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因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生命,才能享有沒有驚惶的愛。陳義仁說,二二八讓台灣人不願意再做奴才,但是我們如今面臨的選擇也是這樣,如果靠近現今的專制中國政權,無異於回到奴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