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解密!白色恐怖史料展

憲兵違法搜索引抨擊   公共冊所拋磚引玉   盼官民協力推動轉型正義工程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前執行長葉虹靈,3月16日晚間在一場有關轉型正義的座談「未竟之業到天賜良機」指出,台灣的轉型正義經過多年的漸進發展,至今速度還是不盡人意,但2016年將會是一個加速發展的契機,但我們是否能夠把握住機會,就端視社會大眾對轉型正義的關心。

日前,新北市一名魏先生因收藏白色恐怖相關文件,其住家竟然在228前夕遭到憲兵違法搜查,扣押文件並將其帶回憲兵隊偵訊,此事件經當事人之子在網路PTT上披露後,社會一片譁然。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國會立委,即刻要求國防部針對事件提出專案報告,並證實憲兵違法搜索民宅事件屬實,也令社會震驚,甚有輿論表示「都已經2016年了,居然有憲兵違法搜索民宅事情發生!」到底幕後始作俑者是誰?

獨立書局「公共冊所」為反應時事議題,從3月12日下午開始策展「研究者嚇壞惹!連忙清出二二八~白色恐怖書籍文獻史料展」,於18日結束,期間每晚皆舉辦講座座談。葉虹靈受邀談「在台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到天賜良機」時,表明在台灣講轉型正義,絕對不是只針對二二八事件,結構更複雜的戒嚴時期白色恐怖,也必要一併納入轉型正義中。

葉虹靈說轉型正義,絕對不是如台灣保守派人士所講是政治追殺工具,不過,台灣情況也不同於其他國家執行轉型正義面對的處境及條件,一旦未小心處理,很有可能會導致意外發展,尤其目前社會還是有不同族群或因不同國家意識而起的對立及衝突,我們必須要對此理解,才能拆解戒嚴法是惡法亦法的迷思,以及因對戒嚴看法不同所造成的對立;其中關鍵取決於主政的總統、新政府及新國會的新政治結構,讓人看見轉型正義的契機,但能否把握,仰賴社會大眾關心。

當天參與這場座談的民眾,大多數是學生或剛出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其中有人提問:「二二八已經有了官方出版的兩份報告書,但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為何官方遲遲沒做出任何調查報告,也沒有任何進度?」

葉虹靈回覆說明,李登輝曾以國家元首代表國家向二二八受難家屬道歉,可是他當時身為中國國民黨主席,導致他無法處理執行白色恐怖的國民黨同儕,因此李登輝不處理白色恐怖的選擇,可以理解;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拜訪了曾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的陸軍二級上將王昇,王昇曾是白色恐怖年代掌有指揮特工的大老,加上民眾的渴求並不高,因此扁政府時期便錯過了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的黃金時間。

葉虹靈表示,多數台灣民眾愛戴蔣經國,加上發生時間久遠又少有人研究,導致台灣民眾普遍認為白色恐部的主因是人民想顛覆政府,政府基於國家安全才不得不實施戒嚴,逮捕意圖顛覆政府者;此外,大法官釋字第272號解釋,《國家安全法》第9條中,「不准戒嚴時軍事審判確定案件於解嚴後向普通法院請求救濟之規定」,係與憲法尚無牴觸,種種因素導致台灣想啟動白色恐怖的轉型正義的,根本是舉步維艱,許多部門也更抱持反對態度。

至於要打破行政官僚針對白色恐怖堅決反對開啟轉型正義之門的辦法,葉虹靈說,督促現在國會訂立《政治檔案法》,是使行政官僚面對白色恐怖真相、執行轉型正義的根本。她也推薦大家閱讀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年出版的《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表示該書是認識台灣白色恐怖的入門書。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