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生命故事,從小寫起──第十四屆巴克禮文字事奉學校【講師留言版】

拿起你小小的筆,細細地說, 從聖經學寫作,Kā上帝寫入生活,採寫人生 讓人從你的卑微與渺小看見上帝的偉大!

 ◎攝影/方雅惠、陳逸凡

上帝給文字工作者的禮物──讀經與寫作


◎陳鳳翔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

猜上帝最愛看的影片是哪一部?我認為一定是《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摩西,40歲,身強力壯,人生頂峰,身為埃及王子,有權、有錢,可能也有些士兵。但上帝不選用那時候的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反而等到摩西80歲,垂垂老矣,一介無名牧羊人,沒錢、沒權,只有羊咩咩聽他的話,祂才吩咐摩西:「去!去埃及,把我的百姓帶領出來。」上帝也是這樣使用一個大學讀工學院,與文史哲學一點關係也沒的我。

 小小寫作伊始 

我的寫作是信耶穌才開始,我壓根不是「愛寫」、「會寫」文章的人。寫作對我而言,在小學時期,甚至是極為可怕的壓力。我看著黑板上的作文題目,往往腦子一片空白。若可以打包帶回家寫,我就邊哭邊死賴著父親幫忙。父親教我的獨門祕技是「字數增加法」。「一朵花」增加為「一朵玫瑰花」、「一朵紅色的玫瑰花」……。國小作文字數要求200字,勉強還能撐過。

至於為何為上帝寫?也並非出於什麼偉大的抱負,單純是因為內向的我不敢去街頭發單張傳福音,那實在太刺激我的小心臟了。我跟上帝禱告,可否讓我負責寫單張內容?大學三年級,成為團契的文宣,每週撰寫週報文章,還發行過一次報紙,傳福音給全校的人。到了網路時代,BBS、WWW、Blog、FB、Line繼續寫,並投稿坊間報章以及各個基督教刊物。為主寫了30年,文章量多到出去講道或演講,常有人上前對我說:「原來妳就是陳小小,我是看妳的文章長大的。」最近甚至出現幾個白髮蒼蒼老人也這樣跟我說!

 文筆深處可讀心 

我立志一週至少寫兩篇文章,因為不斷地爬文,「字數增加法」延伸到嗅覺、味覺、聽覺、觸覺其他官覺,不再停留於「一朵紅色玫瑰花」的視覺表述。花香的味道?嚐起來的滋味?花瓣、莖刺的觸感?都可以寫。從感官再延伸到心裡的活動──「回憶的探索」與「想像的奔馳」,讓文字有了深度與廣度。就像作家張愛玲用《紅玫瑰與白玫瑰》指出得不到的愛情永遠是最好的,作家楊逵用〈壓不扁的玫瑰〉象徵台灣人被迫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辛酸,我以〈進擊的基督空軍部隊──文字工作者〉比喻文字工作者是基督的空軍部隊。

影像難以描述心理活動。例如,一個小女孩蜷縮在汽車後座的照片,小女孩是被綁架?還是跟爸爸媽媽嘔氣?或是太累在後座睡著了?文字才能交代視覺影像之外的實況。這也是為何看過小說,再去看電影,總覺得不夠味。因為鏡頭難以窺視人物內心的想法,但文字卻可以讀心。以金庸的《神鵰俠侶》為例:楊過經過絕情谷,花香美景圍繞,想起了小龍女:「倘若身旁伴我同行的是我姑姑,我真願永遠住在這兒,再不出谷去了。」剛想到此處,手指被花刺到的傷口突然劇痛,胸口也驀地感到被人用大鐵鎚猛擊,忍不住「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可以讀心的文字比影像更能帶出人生況味的深度。

 向聖經作者學寫作 

基督信仰歷經數千年,代代相傳,文字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聖經保存了耶穌的立體面,記載人與神的相遇,記載信的人生命的變化。我20歲開始為上帝而寫,40多歲成為神學院聖經老師,教授新約,以及舊約希伯來文、新約希臘文。備課深研經文時,自己豐富的文字經驗,竟然可以讓我看到聖經作者的筆法。我總是喃喃自語讚嘆:「馬太前輩,你寫的福音書,竟然用家譜作為破題開場,真是太妙了。」「馬可前輩,感謝你。你年輕時候不太成材,讓保羅、巴拿巴為你吵架,你的生命經歷讓你注意到門徒的愚拙魯鈍,特地記錄下來,這大大鼓勵了我們這些經常跌到、自覺不配的人。」「路加前輩,你留下施洗約翰一家人的名字祕密,我收到了。」「約翰前輩,你的豪華總匯三明治──交叉式結構(chiastic structure),實在是太強了。」

策劃巴克禮事奉學校的《台灣教會公報》編輯邀我擔任講員,我對她說:「我們來向聖經作者學寫作,他們才是最資深的老前輩啊!」聖經作者們各有不同個性與文筆,讓我們向他們學習如何忠實又精采地用文字承載上帝給的豐盛與奧妙。台南場結束,她說:「這種寫作課包含聖經信息,基督徒聽到信息會有感動,會受聖靈的帶領發展出自己的技巧。」感謝上帝給我們文字工作者特有的文字敏感力,讓我們讀經更能享受深度閱讀。願上帝興起更多的文字精兵,用文字承載福音訊息,透過平面印刷、網路傳媒,把豐盛的救恩傳到人們的手中。

用母語kā上帝寫入生活


柯柏榮(台文詩人)

 招街頭巷尾來寫台語詩 

Kài chē 人認為「詩」離咱足遠、是一款足歹學ê文學藝術。每一款藝術,有伊ê思想kôan度,透過學習kap領悟,就會當hāⁿ入藝術ê戶tēng。

  Kā「動詞」用hō͘ 活

簡單講,「詩是生份ê語言」,伊m̄是直線,是彎曲線。詩ê本質就是kā正常自然ê感官或語言世界,透過扭曲、重排來製造新ê意義。

舉一个例,「我看著一隻鳥仔」,這是一句話,連散文mā m̄是,咱透過另外一款講法,就會無仝款,「彼隻厝角鳥仔leh kā我sái目尾」這句就是詩!咱攏知影厝角鳥仔是khah無定性ê鳥仔,伊隨時攏leh振動,當厝角鳥仔斡頭斡耳ê某一點,拄好kap咱ê目睭對著,伊koh隨斡過別位,這ê動作,kám有sêng leh kā 咱「sái 目尾」?

詩是用實體ê「具象」表達心內ê「抽象」。厝角鳥仔kā咱sái目尾,表達咱對「愛情」ê ǹg望。咱看著一蕊隨風搖擺ê玫瑰花,會當寫「愛情leh對我ia̍t手」;咱看著一幅足siú ê蘋果畫,會當寫「彼粒蘋果leh siâⁿ我ê喙瀾」。Koh比如「我ê心情若白滾水(生活白chiáⁿ無味)」「招憂愁乾杯(借酒解愁)」「趁燒!Lim一杯失眠(lim咖啡)」……,攏是無平常ê講法,不過這款生份ê語言,是kā咱心內ê感受借實體ê物件,間接講–出-來。也就是講,詩ê表達是弦外之音!而且是用滑溜ê動詞hō͘文字活跳跳–起-來。

  訓練聯想、粒積詞句

常在有學生問我,想beh寫文章ê時陣,攏m̄知按怎落筆?這是因為頭殼內底té–ê詞句無夠chē,咱會當用「聯想」ê訓練方式來粒積詞句。

咱用「老人」作例,若看著老人會想著啥物詞,盡量用實–ê具象詞。皺紋、拐仔、白內障、老花鏡、失智、病院……,想10个詞。koh lia̍h其中一个詞作中心,想同義詞、反義詞各一个詞,「皺紋」:魚尾仔(正)、thiāu-á-chí(反)。照按呢kā第一擺想–ê 10个詞,湠開一正一反兩个詞,按呢,就有30个詞。一工訓練30个詞,長久落來,頭殼內所粒積ê詞,隨時攏會當提出來運用。

聯想幾ê詞,用動詞kā接–起-來。對一chōa慢慢仔增加chōa數,長久訓練,就會當寫出chiâⁿ樣ê詩。〈落葉〉:「那會小可sip 一下秋/地球ê面皮/攏是你馬西馬西ê跤印」、〈夕陽〉:「拄學會曉行/隨規面紅貢貢/走kah無看人」。

我認為,做詩人上基本–ê,利利ê觀察力、孽孽ê想像力、厚厚ê同理心。透過五感去觀察天地萬物,創造新ê文字世界。

 Kā上帝寫入生活 

我ê散文寫了khah少,差不多一本散文集ê量。上早期寫–ê散文內容,攏kap聖經有關。

有人講,「散文就是kā五感世界真實寫–落-來」,我認為,mā會當加入「虛構」ê劇情。咱以早ê經歷、聽來ê故事、家己創造ê故事……,攏會當用散文方式寫–落-來。

  200公尺寫1000字

按怎用1000字寫200公尺所看、所聽、所鼻、所感覺ê物件?

停tī十字路口等青燈,正pêng騎一台50cc o͘-toh-bái 30外歲 ê 查某人,頭前跤踏khiā一个3歲 ê 囡仔,後壁載兩个4、5歲ê囡仔,囡仔攏無戴安全帽,kā in ê 表情、穿插……詳細描寫,一幅困苦ê生活景緻就出–來-ah。斜對面一台卡車kap一台計程車相 lòng,兩个司機比手劃刀chèⁿ kah強beh拍–起-來,人性bái–ê一面就浮–出-來-ah。過紅青燈了後,一个老人牽一隻狗仔,寫老人ê悲哀。一對青年男女手牽手沿仔行沿仔講笑,寫愛情……。

200公尺會當發生足chē代誌,會當寫真實看著–ê、以早經歷–ê、聽–來-ê,這是「描寫」ê基本功,ài定定寫,咖啡廳、麥當勞、家己ê厝……,攏是寫作ê好場所。Ài會記,kā沿路ê物件透過筆,寫–落-來。

  經文tàu生活

有時,咱生活bē順,tī讀聖經ê時,會tī某一段經文chhōe著答案。有時,咱tng leh經歷一件代誌,雄雄會想起讀過ê經文拄好是這款情景。做一个基督徒,咱隨時攏活tī上帝ê恩典內底,歡喜ê時感謝主、艱苦ê時感謝主,無論tī啥物情景,咱攏leh感謝主,kā這款感動,用筆寫–落-來,這款信仰ê見證,是服sāi上帝ê一款方式。

採寫人物故事的葵花寶典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在2019年第十四屆巴克禮文字事奉學校的課程裡,我以「採寫人物故事的葵花寶典」為題,設定一般民眾為授課對象,無須高深的文學造詣,讓更多人能參與寫作人物故事的行列。
採寫人物不是創作虛構故事,但需要創意和巧思。寫作課的第一原則,就是大量閱讀以及常常練習。寫作並不難,人人都可以寫故事,只要把握「通順、清楚、言之有物」,不必詞藻華麗,也可以寫出具有可看性的人物故事。

 寫作,從觀察開始 

寫作是面對自我的過程,需要沉澱與思考,也是我們跟世界對話與分享的管道。當我分享寫作時,開場都會詢問:「為何想要寫作?」寫作動機或許不同,但我更鼓勵寫作的熱情。

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物往往是人們好奇的焦點,故事常常比道理更能打動人心。寫作人物故事,經常是透過周邊關係人訪談、細膩與銳利觀察,搭配相關資料,最後就是親身採訪,捕捉這個人物的特色。人物故事展現的是寫作者的觀察角度,換言之,就是寫作者眼中的這個人物,切勿人云亦云,或者淪於表面敘述。

 寫作,從採訪開始 

根據多年經驗,採訪是相當重要的過程。寫作是從採訪就開始,採訪漏掉重點,或者欠缺邏輯、細膩觀察或追問能力,採訪素材過於單薄,往往都會影響寫作的結果。

就採訪而言,「5W1H」是最基本的採訪重點,簡要說明如下:

Who(人):是誰?哪些人?
When(時):何時?
Where(地):何地?
What(事):發生什麼事?
Why(為何?):怎麼發生?原因為何?
How(如何?):發生的過程?方法?或工具?

「5W1H」貫穿事件的基本重點,方便我們快速掌握事件。然而,如何追問細節與了解背後脈絡,仔細拼湊人物性格,則考驗寫作者細膩觀察。透過大小事件和性格細節的鋪陳,才能寫出精采的人物故事。

採訪的訣竅在於「三心二意」。「三心」就是準備用心、訪談專心、下筆靜心;「二意」就是誠意和執意。

採訪必須「用心」準備,切勿隨興發揮,亂問一通。採訪前準備越充分,大量查閱資料,或周邊人物預訪,擬定訪問題綱,才能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與尊重,才能深入探索與追問,不會淪於訪問紀錄,甚至遭到誤導與矇騙。其次,訪談過程必須「專心」聆聽,即時掌握重點,細膩的觀察,留意動作、裝扮、互動與場景等細節,適時追問與挖掘,才能得到不一樣的採訪內容。最後下筆時要能「靜心」沉澱,理出故事重點與鋪陳架構,反覆查證核對可疑或關鍵內容。

至於「誠意」,就是要取得受訪者的信任,這樣才能挖掘到更多深入內在的想法,使受訪者願意坦誠面對採訪;「執意」,就是考驗寫作者的堅持與耐心,有時候採訪未必順利,必須多方突圍,設法突破,最後才能得到訪問機會,或者拿到關鍵的資料。

 寫作五大法寶訣竅 

就寫作而言,我提出五大法寶訣竅,簡述如下:

一、去蕪存菁:寫作是不斷選擇的過程,如何從諸多採訪素材中挑選合適內容,鋪陳故事結構,貫穿主軸,一氣呵成。故事要簡明扼要,勿拖泥帶水;故事要言之有物,勿不知所云;故事要消化整理,勿生硬艱澀。

二、具體故事:過多抽象形容詞,難以引導讀者感同身受,千言萬語不如一個好例子,凸顯具有人情味與反差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鳴。

三、直接引語:直接引用受訪者的話,不僅活靈活現地傳達當事人的語氣與說話特色,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也可以增加故事生動活潑的節奏感。

四、鋪陳氣氛:寫作故事時,適時恰當鋪陳氣氛,細膩描寫場景與動作,讓讀者身歷其境,更能進入故事氛圍。但這些細膩描寫,必須扣緊主題,揮灑自然,不是為了華麗炫技,否則就會過於做作與累飾。

五、善用連接語:適時在故事前後段落之間,透過一句話或一段文句,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除了收斂前面段落的含意,也開啟下一段文章的內容。連接語串間不同段落,讓整體故事更為流暢,段落銜接更通順,增加故事的可看性。

德蕾莎修女曾經說過:「我們在世的時日成不了什麼大事,我們只有存著大愛做些微小的事。」寫作,就是懷抱大愛做小事,在字句拼湊的小小世界裡,我們分享熱情與美好,傳遞無限的愛。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