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元:禁止國家公園採礦

環保署長表示亞泥開採權屆滿不續   強調環境資源   原住民盼尊重部族權益

【邱國榮採訪報導】新任環保署長李應元,5月25日於環保署召開記者會,發表未來的業務展望,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焦點是,他宣布將禁止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開採挖礦,指出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亞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挖礦許可期限明年屆滿,「應停止這樣的開發,但不是針對個別的企業,而是告別無限經濟的思維,強調環境資源的觀念。」李應元對業務的展望有多項,其中禁止於太魯閣國家公園開採宣言,社會給予高度肯定以外,原住民族也多給予掌聲。

李應元對未來的業務展望,重點是希望以民眾健康為出發點,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落實預防與預警機制,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要做一定調整,避免浪費時間,建立永續、美麗又健康的台灣。

在未來業務展望報告中,他首先是針對國家公園的開發,指出要全面停止並禁止的決定;他特別提到位置在花蓮縣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說1997年時,行政院為了經濟因素,並沒有應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要求做出停止開發決定,於是亞泥可以繼續使用20年,明年就屆滿,他希望禁止對國家公園開發的這樣決定,能夠和社會對話,尤其在環境資源部即將成立之際,是應該停止對國家公園這樣的開發,而他也強調,環保署這項決定不是針對個別企業,而是告別無限經濟的思維,強調環境資源的觀念。

「非常的贊同!」擔任中原大學原住民專班老師的伍杜‧米將,第一時間得知消息時立刻在個人臉書上表示,台灣許多國土開發議題,都發生在原民傳統領域內,這也是為何原民團體要主張轉型正義應納入原民議題的原因之一。

伍杜‧米將指出,開發往往只談環保卻避談原民權利如何被侵奪,而原民也就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政治正確」主張下繼續被邊緣化。伍杜‧米將指的政治正確,是指「經濟開發」「環境保護」,而若是繼續在這樣政治正確下,「總統道歉有什麼用?」「各縣市選總頭目有什麼用?」「各地方辦聯合豐年祭有什麼用?」「原民歌謠襯托殖民國歌有什麼用?」 

 亞泥礦權自1957年起至2017年為止,礦區面積多達2分之1為「原住民保留地」。民進黨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表示,2017年經濟部就必須決定是否准許亞泥延限取得礦業權,依據2005年通過的《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政府與私人必須先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所以依現行法,亞泥想延限挖礦,不管是否要通過環保署的環評,或如何跟國家公園協商,最優先的是必須取得原住民族同意。

時代力量原民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5月26日到衛環委員會,針對礦業與原住民族土地開發知情同意權的問題,向李應元質詢。她質詢時表示,礦業開採問題不只存在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東部地區相當常見,支亞干部落至少被16個礦業權環伺,礦業問題不應只是個案處理。李應元允諾,會全面檢討礦業對環境的衝擊,若有必要,會和相關部會研議。

高潞‧以用‧巴魕剌說,財團開發原民土地已非新聞,族人為了捍衛傳統領域,每次審查會都要舟車勞頓北上抗爭,也都要先放下手邊工作才能加入,相當辛苦;既然轉型正義是新政府的重要訴求,她期許新上任的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能夠帶領該署行政團隊落實原基法相關規定,尊重原住民族的土地與自然資源權利,不要再讓不當程序侵害原住民族權益。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