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被失蹤的東方之珠──從六四反思 香港民主現况

自2014年雨傘運動開始,香港的民主與人權現況在在引起關注,尤其令地理位置上具脣亡齒寒關係的台灣戒慎以待。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5人陸續、集體「被失踪」事件,更被直指是中國肆無忌憚踐踏人權,展現霸權之舉。身處於這樣的境地,香港人心有何變化?教會如何面對?值六四這個記念無數人為民主流血的日子,我們來看看香港的現況及未來!

 


危機?轉機?1989到2016

◎袁天佑(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卸任會長)

1989年5、6月期間,身處英國,只能從電視看見中國民主運動的經過。1990年回港,心中期盼著中國有一天能邁向民主。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應保持原有的生活,並且可以逐步建立民主政制。

香港回歸後將近20多年,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迅速,但人權法治未見改善。而香港情況好像剛好相反:經濟有走下坡的趨勢,要倚賴中國對香港一些優惠措施才不致萎縮;幸好人權法治仍沒有太大變化。2003年,立法會希望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有關國家安全部分立法,但因50萬人參與七一大遊行反對,最終胎死腹中。

◆民主回歸無法實現

2012年自梁振英上台擔任特首後,政治氣氛有很大的轉變。他的管治反映出中央政府對香港管治的收緊,回歸之初僅是蜜月期。

2014年6月,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表明中央對香港的自治有全面的管治權。同年8月人大常委制定香港政制改革框架,雖說2017年香港可推行「一人一票」選特首,但候選人的提名受到嚴重的操控,香港人稱之為「假普選」。2014年9至12月期間,部分港人發動「雨傘運動」,佔領香港金融中心的金鐘,為期79天,但中央政府寸步不讓,結果卻也意外地因建制議員擺烏龍缺席,政制改革法案在立法會被民主派議員否決,特首選舉原地踏步,仍由1200人作小圈子選舉。

香港社會在過去10多年,貧富懸殊問題急劇惡化,不少人認為是因政制保守,偏側於工商地產富豪,政制改革才可改善問題。但既得利益者怎願放棄這權力呢?香港社會的矛盾越來越嚴重,雨傘運動後撕裂更明顯。

自1989年至今27年,不少人不單期望香港有更多的民主,也期望中國內地在人權法治能有更大的進步。可惜的是,情況剛好相反。這對不少過去一直爭取民主的人士來說,實在是很大的打擊。

從2016年9月立法會選舉的預備中,我們可見這事實。雖說是退下火線,讓年輕一代接棒,但實在有點意興闌珊,「民主回歸」似乎是無法實現。年輕一代沒有親眼見過六四事件,再加上中國內地的人權法治狀況和對香港民主的打壓,他們的本土意識強化,亦有少數年輕人有「港獨」的提議。

◆教會面對紛歧挑戰

六四有屠城的罪行,教會基於人生命受害表達關心是義不容辭的事。當時亦有不少教牧與信徒一起成立「基督徒愛國民主運動」。最初幾年,有不少教會共同聯署,在報章刊登為中國的禱文。但近年來,這積極的關心已退下來了。

「雨傘運動」不但撕裂香港社會,教會亦面對同樣挑戰,特別是教會領袖與信徒間、年長與年輕兩代意見紛歧。聖經沒有指出民主是必然的善,因不想破壞教會和諧與合一,加上過去教會重視個人靈性的培育,多於將信仰關聯於社會事務,所以不少教會寧願沉默不表態。當然仍有一些牧者以個人身分關心參與雨傘的人,在金鐘設立教牧關懷中心,給予支援,亦有一些基督徒成立關心社會政治的小組,希望透過深耕細作,在信徒中深化民主意識。

沉默不一定是壞事。建制抑或民主,是個人政治的選擇。但不少年輕一輩對教會有許多不滿的感受。他們質疑,看見社會制度的不公,為什麼教會沒有聲音?甚至在教會中亦禁止他們討論這些課題?還有部分教會領袖發表對社會政局的意見時,多站在政府的一方,指責年輕人爭取民主的行動。

近兩年在中國浙江省有強拆教堂及十字架的事發生,最近亦有香港書局出版人被失蹤、被綁回內地受審等,香港教會亦未積極表達關懷。這令人想到教會不關懷、不表態並且變得建制背後的原因,是否因教會事工發展太多,倚賴較富裕會友的支持,而他們多是建制的得益者?還是因為關係到香港教會在內地事工的發展,為避免受影響而沉默?

◆危機就是轉機

怎樣才是公義?是誰的公義?怎樣的公義?的確不易找到共識。

民主社會並不等於只有民主一派聲音,一個民主社會是容讓不同聲音可以得到機會表達和聆聽。教會也當如此。「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致的心思,一致的想法。」(腓立比書2章2節)並不表示統一或「河蟹」(諷刺「被和諧」的用語),而是以耶穌基督的心謙卑彼此服事,不單「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也得尊重別人的意見。

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信仰不能離地,也不能逃避面對社會和政治的問題。教會或牧者,並不是真理或公義的擁有者,而是真理的探索者。能坦誠與年輕一代分享不同意見,與他們一同探索香港社會應怎樣走下去,才能改善社會,也是教會年輕人的期望。能學習虛心聆聽、彼此尊重,非常重要。有人說:「雨傘運動帶來教會的撕裂。」但教會若能把握這危機,好好與信徒一同學習關心社會,危機便是轉機。這是我對教會的祈禱。


 

「後」雨傘運動的香港與教會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若以「佔領」作為對雨傘運動的理解,雨傘運動理應隨著佔領的結束而結束(2014年12月15日)。但若以爭取目標作為對雨傘運動的理解,雨傘運動可以被視為失敗,因為它沒有改變中國政府對香港普選的決定。但若以「覺醒」作為對雨傘運動的理解,79天的佔領行動只是開始,劇本仍繼續發展。所以,本文在「後」這字上加上「」。那麼,「後」雨傘運動的香港是怎樣?教會如何詮釋它的角色?

◆不再是昔日的香港

「今天的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這是近年來我們常聽見的一句話。若這評論只關乎香港城市發展的話,我們或許不需太緊張,因為香港人對經濟主義並不陌生。我這樣說法並非漠視文化對生活的重要,而是香港人已習慣拆樓和建樓、填海造地了。那麼,「今天的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指的是什麼?

發生於2015年10至12月的銅鑼灣書店「被失蹤」事件進一步突顯中國政府對香港言論和出版自由的干預,令出版界產生自我審查,並過境執法。簡單來說,銅鑼灣書店一直出版中國內地無法出版發售的政治禁書。銅鑼灣書店早前計畫出版《習近平的6個女人》,然而,書店股東和店長等5人先後在不同國家失蹤,其中最令人不安是李波在香港失蹤,經香港傳媒和社會人士窮追不捨,最後,在國內被監控下,李波表示是自己「偷渡」回內地協助調查,是自願的,並承認過往的出版是不對的。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20年。除了在曾蔭權管治時期有一段小陽春,香港政府在其餘時間的管治都是差強人意。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2015年7至12月期間,香港市民對政府改善民生方面的不滿意程度55%,滿意25%。

然而,香港市民無法改變不稱職的政府,因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在2014年8月31日只容許由它控制篩選的行政長官普選。結果,這導致2014年9月的雨傘運動。更重要的是,香港被迫配合中國發展,漸漸失去自身身分和發展。例如為配合中國高鐵,香港政府以800多億港幣(3300億台幣)興建只有26公里長的高鐵,但不是香港的必需。為了配合中國「一路一帶」政策,2016年,香港政府為「一路一帶」的國家提供10億港幣獎學金。2012年推銷的國民教育更是一種企圖改變香港人身分的教育。

簡單來說,「今天的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指的是香港要配合中國,變得大陸化,而漸漸失去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發展。

◆不再是「借來的臨時居所」

在1980至90年代,面對1997香港回歸中國,有接近10%的香港市民移民,不但因為「六四」事件(發生於1989年的一場民主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歷史令香港市民對中國政府沒有信心,更因為香港市民認為中國共產黨不能碰、不可碰。那時,香港市民認為香港只是「借來的臨時居所」,沒有很強的歸屬感。

然而,對「六四」沒有感情包袱的新一代對香港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漸漸視香港為家,認同香港人身分,將香港獨立於中國來看香港。例如,按香港大學民意研究,2015年7至12月調查,有40%受訪者以香港人自稱,27%自稱中國的香港人,13%自稱香港的中國人,18%自稱中國人。在自稱40%的香港人中,有60%是18至29歲。

與香港人身分相關的課題是本土意識發展。簡單來說,本土可以指:1.香港獨立;2.自治和本土優先;3.維持現狀,繼續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以爭取民主為目標。不論哪一種對本土理解,本土針對的不是全球主義,而是中國政府。然而,一些打著本土旗幟人士排斥內地新移民、拒絕學習和說普通話,並認為「六四」事件和建設民主中國與香港無關。有別於上一代,他們選擇面對中國政府而不是逃避,甚至不害怕與中國政府對抗。但最令人擔心的是,部分本土人士有走向民粹主義甚至暴力的傾向。

在「不再是借來的臨時居所」思維下,今天的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香港人的主體意識漸漸出現了。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戒心也提高了。

◆教會的大公與本地

身在此時此境的香港教會,如何詮釋自己的歷史角色和承擔其時代責任呢?我嘗試透過教會的大公性與本地性回應以上提問。簡單來說,教會的大公性指因著基督的救贖,教會是合一的,而教會的合一預表上主對萬物眾生的期望和計畫(約翰福音16~17章;以弗所書4章3~4節)。跟進的問題是:合一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障礙合一?如何促進合一?以上神學課題如何在政治領域中理解和展現?

第一,香港社會經驗指出當大公性被理解成為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合理性時,就沒有尊重差異與平等對話的內容。那麼,本土意識的出現不只是拒絕被同化,更是回復大公精神的第一步。然而,沒有大公精神的本土意識容易走向仇恨,並只以「不是他」(排他)來認識自己。

第二,大公不屬於本質主義,反而在於由多元的相處和公義制度建立的信任和共同性。中國政府與香港的矛盾不是來自兩地人民之間的矛盾,而是因沒有公義制度所致。例如,內地人移居香港配額的審批權在中央,香港政府沒有權參與。香港行政長官為中國政府說話,多於維護香港市民利益。

第三,復和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過程。復和總是在對立和遷就兩者的張力下取其中庸。因此,各方需要向對方開放,也敢於表達自己,願意面對真理,從而締造新關係的可能。可惜的是,中國政府並沒有這樣的胸襟,這讓中國變得很地方主義。

話說回來,教會不需要在本土一事上中立,但卻要締造復和,見證大公精神。這不是透過噤聲不語、息事寧人,而是投入建立公義制度、批判集權主義與民粹主義,並相信沒有復和的真理是偽真理。

 

圖片說明(由上而下):

1.懸掛在旺角街頭的紙摺小雨傘。

2.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上展示的標語,表達教會對運動的支持。

3.旺角彌敦道商戶貼滿了香港市民對普選的願望。

4.示威者晚上睡的帳篷,都是由熱心市民捐贈。

5.銅鑼灣馬路上佔據的情況。

6.運動中段市民與警察基本上保持良好關係。

7.街上布滿創作品,本畫扼要回顧了雨傘運動重大事件。

(相片提供/李政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