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自2018年8月起設置1個家庭照顧者資源整整合中心、6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即將屆滿1年半,於12月12日假社會局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共同發表「紮根與創新:高雄市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成果發表暨關懷陪伴員表揚」活動;表揚典禮後安排座談,邀請相關領域專業人員、關懷陪伴員以及家庭照顧者共議多項家庭照顧議題;另有靜態成果展與芳療、園療、手作等動態紓壓活動,供與會家庭照顧者們在茶敘時間體驗以放鬆身心。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關懷陪伴員表揚典禮由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石義方、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黃淵源致詞、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張秋文3人擔任頒獎人,本次獲獎之正式陪伴員10位、實習陪伴員11位。黃淵源致詞時表示,高雄市約有91,000名長輩需要長照服務,其中約有45,000名為家庭照顧,長期照顧失能、失智、身障家人的家庭照顧者,容易造成身體、情緒、關係、時間及經濟的負荷,需有適當的紓壓與照顧技巧提升的需求;張秋文則提到,個案不僅數量龐大且需求多元,公私部門合作才能更有效與完善幫助每個家庭。

台上左邊數來第3位為張秋文。(攝影/林婉婷)
黃淵源。(攝影/林婉婷)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過去調查,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9.9年,平均每日服務時數13小時,超過7成是女性(妻子、女兒、媳婦等),其中又有超過6成具憂鬱傾向;高雄市關懷陪伴員攜手社工,關心身、心、靈等方面遭遇困境的家庭照顧者們。在「高風險關懷關懷陪伴服務之重要性」座談中,3位與談人都是正式陪伴員,溫淑蘭照顧障礙孩子45年且研讀特教專業,她鼓勵照顧者們在服務時找尋成就感與回饋,她也見過有些家庭照顧者甚至不只是照顧自己的家人,進入社會裡也熱於幫助他人,她也引用罹患腦性麻痺的基督徒藝術家黃美廉博士所說「我只看我所擁有的」,勉勵所有人「活著有很多可能性,重點在於是否去面對」。

林序憲因工作時間因素,大多採用電訪關心,手中個案有17件,除了妥善安排關心流程和時程,過程中她也體會聖經裡「與喜樂者同喜樂,與哀哭者同哀哭」的精神;鄭名助最初懷著想要在「被服務」之前先去「服務他人」的想法而成為陪伴員,後來他察覺陪伴員其實「利他利己」,除了能幫助照顧者,自己也定期學習新知與成長。

(攝影/林婉婷)

在「照顧者的心裡話」座談中,分別請為照顧離職者郝晶宇、男性照顧者林而鴻、新手照顧者莊書禮,談各自擔任照顧者所面臨之挑戰與處境。郝晶宇回憶,父親是讀書人,過去一直很照顧自己,所以當他病倒時,父親自己比任何人都感到挫折。為了照顧父親,郝晶宇辭職並從中部搬回南部,不久又遇上自己重病、與家人在照顧事務分配上溝通不良等問題;最後她學習善用長照資源,加入由專業心理諮商人士主持的支持團體並逐步調適。

林而鴻已過世的父親罹患失智症、後來也有憂鬱症,如今他照顧同樣患有失智症的母親;他坦言接近10年的照顧過程只能用「崩潰」來形容,但接觸高雄家關後有了助力,現在他已經能與失智症「和平相處」;他也提醒失智症照顧要用「被照顧者需要」思考,不是照顧者認為好的就行,若不是這樣,有可能照顧到後來產生衝突、甚至對立。

莊書禮照顧父親將滿半年,身為天主教徒,在父親剛病倒時,神父也前來關心,「但人不是神,人性中始終有很多糾結」,他的父親同樣是讀書人,至今無法接受自己中風、病倒的事實。莊書禮笑稱自己並不是為了尊嚴而不求助的性格,為了父親,他願意到處尋求資源,也學習如何換尿布等照顧方式,目前最大難關是「睡眠不足」和「物資缺乏」,在場不少照顧者們認同這確實是他們長久以來的難處。

若有任何的家庭照顧問題,歡迎撥打高雄市家庭照顧者資源整合中心專線:07-3225005。

延伸閱讀:

日光之下 日光之上 演繹家庭照顧者生命

家庭照顧協議 減少照顧悲劇

家關創會20年系列活動 照顧者交流生命故事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