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2月11至13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台南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社、恩惠文教基金會及亞洲神學學會(ATA)於台南神學院黃彰輝紀念圖書館舉辦「新眼光讀經」國際研討會。會中除了探討讀經的本土觀點、婦女觀點、原住民觀點、宗教多元觀點等不同主題外,亦有精采的讀經小組工作坊。本期新聞專題擷取各場次精華,整理報導,供讀者參考。(本期攝影:陳逸凡、張原境、Umav Ispalakan)
時代躍動不止 神學回應不息
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
【陳逸凡專題報導】12月11日,在新眼光國際研討會開幕禮拜中,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引用馬太福音6章22~23節:「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作為「看見」的證道經文。
王崇堯表示,在社會不斷變動中,我們對聖經也有不斷變動的詮釋。不過這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個是我們對社會變動已有足夠豐富的質疑跟看法,第二是我們也被迫做出對聖經不斷變動的詮釋。例如歷史上的性別平等議題,也迫使教會必須對女性角色,做出新的聖經神學詮釋。
王崇堯進一步舉例解釋,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提出對人權的看法與宣言,今日的教會已經不能做出違背人權的神學主張,這就是社會變動的影響,聖經必須跟著這波變動來詮釋。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以後,教會不能再做違背社會公義的神學論述,社會公義變成神學很重要的使命,否則教會就會成為統治階級以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工具,因為宗教很可能成為勞動階級的麻醉劑,認為「這個世界非我家,天堂才是我的家」,統治階級因此得到更大的利益。1976年聯合國發表《人類環境宣言》後,教會不能再做違背生態的神學,也必須面對生態破壞就是來自基督教的指控,因為以人類為中心的基督教,想要掌管一切上帝創造的事物。
王崇堯表示,社會對職場女性有歧視是結構性問題,包括神學、包括教會都參與其中,當我們開始接納女性成為牧者,教會才可能有新的看法,女性神學才可能產生。他認為,要達到新的詮釋,要認知所有的宗教因其歷史而有侷限性,所有的宗教都有其神祕經驗與神聖者,上帝不可能被我們獨占,所有的宗教都要關心人類的苦難與貧窮,在實踐上共同努力。
王崇堯指出,前南神院長黃彰輝牧師在1970年代提出處境化神學,必須要為了上帝的宣教及人性來做。最後,他引述前南神院長宋泉盛牧師的話指出:「我們需要一個沒有偏見的神學心靈,因為這就是新的眼光。」
整理產出資料 供應多元族群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書記徐信得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書記徐信得牧師表示,前南神院長黃彰輝曾在1970年代提出處境化神學,此次新眼光讀經國際研討會能在全新落成的南神黃彰輝紀念圖書館舉辦別具意義。
21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亞洲教協的鼓勵下開始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期待幫助信徒明瞭從自己的處境來讀經是很重要的事情,使聖經跟日常生活產生連結。然而,這個運動在一開始推動時就遇到問題,光是「新」眼光的「新」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在教會界及神學界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辯論。
由於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當時的新眼光讀經小組選擇努力完成讀經資料寫作,如果信徒能夠從中得到造就,爭議就會逐漸平息。如今,新眼光讀經運動已經進入新一輪的閱讀。由於台灣是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至少有16個族群共存,讀經時也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單用一個族群的眼光來寫作,則無法滿足其他族群的需要,因此近來新眼光讀經小組致力推薦並培育更多不同族群的寫作者,讓寫出來的讀經資料能夠供應給居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不同族群。
這個目標至今仍在努力奮鬥當中,徐信得期盼,參加這次會議的寫手,都能夠得到新的眼光與視野,讓讀經寫作資料能夠更好。
透過讀經運動 與耶穌更貼近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指出,宣教師巴克禮創辦台灣教會公報社後,十分重視信徒參與聖經討論,1890年代就在報紙徵文討論「家中是否能夠擺設祖先的照片」「會友能不能就近集結一同禮拜」,這些題目看起來似乎跟聖經無關,但背後的用意卻是讓聖經能夠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1998年開始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透過台灣教會公報社編寫讀經手冊,目前每季發行4萬5000本,免費提供贈閱。2015年,公報社開始與總會傳道委員會合作出版《少年新眼光》讀經手冊,目前每季發行8000本,與時事結合以圖像化的方式鼓勵青少年在生活處境中讀經。
2019年開始,《台灣教會公報》也配合新眼光讀經進度開啟「平信徒讀經筆記」專欄,就是期盼讓讀經運動不斷更新,與生命做結合。方嵐亭認為,所謂的「新」眼光,就是透過讀經,讓生命不斷的更新再更新,與主耶穌更加的貼近。
如何解釋聖經 決定眼光新舊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
【陳逸凡專題報導】身為新眼光讀經運動發起人之一,前台南神學院院長、現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牧師表示,回顧當年「新眼光」主要反對者的論述,主要是認為:「聖經就是聖經,上帝的話哪有新舊之分。」這種說法也促成神學院學者間有一段很好的思考跟辯論。
黃伯和認為「我們如何讀聖經」,其實就是指「我們如何解釋聖經」,解釋聖經者的身分跟認同,決定了讀經眼光的新舊,基督徒究竟是站在優勢者的角度讀經,或是從被壓迫者的角度來讀聖經,就會為聖經詮釋帶來新舊之分。近20年來,台灣各個角落不斷興起不同議題的社會運動,從邊緣的位置回過頭來挑戰神學教育對聖經解釋的可信性。
黃伯和在12月11日的專講「在台灣處境中讀經:一個本土神學的觀點」中指出,新眼光讀經其實也是「舊眼光」讀經,但是要「舊」回到源頭,用耶穌的眼光以及上帝的眼光來讀經。很多人以為聖經只要讀出字面就好,卻忽略了每個人戴著不同的眼鏡。人類受到不同的文化、身分、關懷的影響,塑造了每個人看待世界的眼鏡,並且也用這樣的眼鏡在讀聖經。
聖經不單單只是一種文學作品,也是一種告白的文件,更是一種經典,信徒被要求要實踐其中的內涵,聖經的作者與讀者在其中接觸與掙扎,讀聖經的態度決定了文獻的意義。基督徒相信啟示從聖經而來,聖經也是生活的準則,因此「讀出什麼東西」這個問題十分重要。
回顧教會史上聖經不是只有一種讀法,宣稱「聖經就是上帝的話」其實是一種迷思,必須問問自己是誰,把眼鏡摘下來看看是什麼顏色,這樣在不同的處境中讀經才有意義,才不會認為自己對聖經的解釋觀點是唯一的,甚至成為其他人的壓迫與傷害。
黃伯和提出「再告白模式」的讀經模式,用以回應「亞洲」與「基督徒」這個雙重身分所帶來的掙扎。他認為,福音作為「好消息」,乃是關聯於文化背景而產生價值,是與人類的身分認同以及文化緊密相關。若沒有了文化、或否定了身分,就無從衡量福音對人的「好」與「壞」。
黃伯和解釋,聖經文本不是一份歷史文件,而是作者的見證與告白,乃是以寫作的時間點與所在地為基礎。現代人閱讀聖經,則是在自己的身分下,進行「信仰再告白」,否則讀經就變成閱讀一篇跟我們沒有關係的故事。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第一是讀經者身分認同的自我察覺,並且必須小心不要將自己的身分認同,用以強壓到他人身上。
第二,因為知道自己是誰,要讓自己所代表的這一群人能從聖經讀到福音。信仰的告白指向上帝與耶穌基督,讀經者在閱讀聖經時也必須開放自己被超越、被改變,這是福音與文化不斷掙扎中產生的新生命,掙扎過後所塑造出來的台灣基督徒,才能透過抉擇與行動,成為這片土地與人民的祝福。
用原住民眼睛 思考解殖方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
【Umav專題報導】在新眼光讀經國際研討會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以「當原住民族的新眼睛遇見聖經」為題進行專講。身為泰雅族人的Omi Wilang以原住民族視角出發,重新爬梳台灣歷史,並向來自亞洲各國的與會者分享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與基督教神學的對話。
Omi Wilang指出,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仍有許多分歧,也受到中國因素影響,因此期盼眾人和原住民族一起推動去殖民化的神學教育,以共同生活的土地為認同核心,認同台灣原住民族,是一種拒絕中國霸權的方式。
「台灣原住民受迫的經驗,可以成為台灣人進行解殖思考的正向力量。」Omi Wilang呼籲神學人與教會要以公義形塑屬於台灣人的身分認同,檢視當前台灣的政策與文化,建構擁有台灣主體性的身分認同。他引用長老教會總會於2016年發表的〈支持原住民自決與恢復權利〉文,指出教會的眼光是「我們深信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必須以原住民的歷史、文化為主體,以原住民對人、土地與環境的理解為根基,加上其他影響台灣社會的文化及普世價值所構成的新眼光,全面性地重新建構。」盼望神學院、教會與基督徒一同努力。
會中有青年提問,如何看待原住民優待政策?Omi Wilang語重心長表示,如缺乏文化層面的認同,加分制度就淪為功利性的思考。政策扶持下,教育機會和資源得到提升,最終還是要貢獻族人、為原鄉權益發聲,促進社會對話。倘若資源分配與原住民權利已達成公平,加分制度的實質效益當然值得繼續討論。但是另一層面,不要忘記政府初衷是「扶持文化」,因此要進一步檢視政府與教育制度的現況,正視與落實族語教育。
孤立國際處境 教會責任重大
TEF工作小組召集人徐望志
【張原境專題報導】台灣普世論壇(TEF)工作小組召集人徐望志教授表示,台灣至今仍受到中國以及蔣介石帶來的中華民國政權等帝國衝擊,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直是轉型正義的先鋒,努力為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戒嚴統治下受壓迫的人民與原住民發聲,期盼早日轉化社會。
會中,徐望志也描述台灣的孤立處境。全球193個國家中,台灣僅與15國建立外交關係,即便在沒有邦交的國家設有辦公室,但功能僅限制於商業或文化事務溝通,參與國際組織也遭到打壓禁止,中國軍事威脅與霸凌更是從未止息。正因為台灣代表無法在官方場域談政治,長老教會更扮演特殊的角色,期盼藉由TEF的運作,為台灣在國際上建立有意義的夥伴關係。
新眼光就是讓受壓迫的有選擇,沒有聲音的有話語權,徐望志很遺憾普世教協(WCC) 與亞洲教協(CCA)因中國壓力婉拒合作。他認為,台灣與東亞政局密不可分,並引用甘地的名言:「一小群堅定有志氣的人可以改變歷史的進程。」期盼藉由普世夥伴豐富經驗及合一精神,幫助台灣一同走這趟轉型正義的朝聖之旅。
議題小組探究 分享各國眼光
本次國際研討會總共分成六小組,每個小組約10人,針對主題進行討論,思考當前的時事議題,並且討論聖經詮釋的新眼光,呼籲盼望與公義。
與會者表示,交流的機會很珍貴,也了解到不同處境中的苦難,並發現壓迫結構的關聯性。例如政府與財閥往往為了經濟利益大肆開發森林,卻傷害生態永續,也造成許多原住民群體失去共存的家園。(文/Umav)
分析文本背景 找回身分認同
台南神學院副教授陳益慧
【張原境專題報導】台南神學院副教授陳益慧從本身自我身分認同出發,探討外籍移工、女性在男性主導的場域裡工作的神學反省。她選定使徒行傳12章12~17節作為此次專講主軸,探討羅大所面臨的處境。
陳益慧指出,背景及人物是進行文本分析時重要的元素,從經文可以確知羅大是名女性,並且為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工作。然而關於羅大的身分,各有不同版本翻譯為使女、女性的奴隸以及小女孩。觀察故事中角色的行為可以發現,羅大從居所跑出去外部,是內與外的橋梁,並且可以辨識彼得的聲音,然而相較於15節「你發瘋了!」「那一定是他的天使」,使女羅大並沒有直接的聲音,反之,彼得在16節出場後便主導情節。
從文本分析角度來看,語言也是作者的策略甚至是偏見,陳益慧指出,作者路加選擇為羅大發言,但卻允許彼得與其他女人自己發聲;女性在家裡做工,男性可以到院裡與彼得見面,從這短短4、5節經文就可以看到女性聲音被關掉,與彼得直接的語言權形成強烈對比。
陳益慧表示,她的詮釋懷疑在於,路加賦予彼得許多特權、聲音也較有權勢,相較於羅大曾兩次嘗試說話,彼得擺個手勢大家就聽他說話,甚至可以告訴眾人他在監獄的事情,並吩咐眾人將消息告訴雅各的與眾弟兄。羅大是沒有直接聲音的女性,而身為男性的彼得,聲音卻可以主導整個局勢。
此外,陳益慧也指出,羅大被塑造成太天真或瘋了的形象,使人認為女性的聲音似乎是不可信的。路加福音24章也有類似紀錄,然而在使徒行傳中,可以再次看到作者對於女性的壓抑。她表示,藉由這段經文分析,可以反思奴隸與女性在教會與社會中的地位。
尊重不同聲音 無懼提出叩問
拉丁美洲聖公會聯盟區域主持人保羅‧烏爾德
【張原境專題報導】拉丁美洲聖公會聯盟區域主持人暨神學顧問保羅‧烏爾德(Paulo Ueti)透過5場專講,和與會者分享如何用新眼光閱讀聖經。保羅表示,現行源自殖民統治時期的教育制度具壓迫性,擁有高學歷不代表具有權威地位告知正確答案。他鼓勵眾人,以無懼精神持續提問。此外,團契亦是詮釋過程中重要場域,藉由彼此眼光能產生更豐富的角度,面對不同立場者,要以開放且尊重彼此的態度用心聆聽。
烏爾德認為,強調「處境」的神學沒有必要,因為每種神學都是在一種脈絡下產生,具有政治性,詮釋的過程也是一種選擇。他說,聖經裡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些一致,但有些彼此衝突,這些留在聖經裡面的事件或行為是在提醒閱讀者不要去重複它,而非一昧地遵循。
聖經詮釋的過程可分為「歷史當場」「記憶與口述」「書寫」及「閱讀」4個層次,烏爾德說明,書寫者的動機、讀者的處境與背景都會使文本產生不同解讀,聖經經卷編纂的選擇過程中也具有政治意涵。
烏爾德建議以「警醒」「辨識」與「行動」三階段幫助讀者進行詮釋。「警醒」指以謹慎的態度,回到歷史現場審視場域與文化背景;「辨識」則是使用聖經學者提供的關鍵字,緩慢緊密地重複閱讀經文,並與不同夥伴一起讀經,分享彼此的見解;「批判性儀式」亦在此階段進行,在閱讀前,觀看文本的符號、描述,思考文本想要表達的主題,而後潛入文本閱讀,透過己身的文學知識,以文學批判角度詮釋經文,思考作者為什麼用這種文學方法書寫。接著從歷史、作者、讀者三種角度閱讀文本,最後才回到文本前。
烏爾德指出,上述的讀經思辨方式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循環過程,藉此產出回應當代的「行動」,而他身為聖經學者,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幫助社會昌盛,鼓勵更多元聲的能夠出現,並透過自身經驗舉列了許多聖經詮釋的不同角度。
以雅歌1章5節為例,「我雖然黝黑,卻是秀美」與「我雖然黝黑,而且秀美」,前後翻譯對於皮膚黝黑展現出的態度截然不同,而這樣的覺察源自烏爾德於與一群黑人女性查經時悟出。他強調,僅靠在社會結構相對優勢的白人男性身分,無法察覺這個連接詞的變化,由此也道出翻譯對於不同性別或種族讀者的意義。
烏爾德舉例,以弗所書5章21~33節常用於婚禮,教導女性順服,某次他參與朋友婚禮,那位丈母娘因不喜歡女婿,在台上朗誦至25節時突然提高音量,並且態度轉趨嚴厲,促使他重新審視這段經文的結構。他指出,標題是編者的選擇,容易誤導讀者。此外,只選擇性教導22~24節,跳過21節及25節以降的經文,實非原先文本的本意。他表示,這段經文是指夫妻彼此具有平等地位,應相互負責,提醒丈夫對待妻子應當像對待自己一樣,在女性地位如同財產的當時是具有革命性的教導,也展現了公民不服從的態度,敦促男性對抗羅馬的殖民統治文化。
面對難纏固執或犯罪的人,許多教會經常使用馬太福音18章15~17節,甚至將該段類推到教會法規。然而烏爾德指出,若縱覽18章,會發現到這是關於同行與饒恕的故事,讀者應該思考耶穌如何對待外邦人或稅棍,這段經文其實是教導教會領袖,即使擁有切斷關係的權力,也要努力建立關係。他表示,必須閱讀整篇章節,才能了解經文真正要表達的意涵,詮釋是非常政治性的行動,而耶穌的目的就是讓世界變得更適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