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台北報導】「我帶小孩遇到一些困難時都會找黃瑽寧醫師。」立委林昶佐12月28日在台北中會艋舺教會舉行之「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恐懼」講座上表示,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會遇到與上一代、與太太間意見不同的時候,都會求助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黃瑽寧以解惑,在拜訪台北萬華、中正選民時遇到許多媽媽們請託,因此才會促成在艋舺教會辦理這場講座。
林昶佐提到,1月11日選舉將至,最近盡是選舉新聞,有些候選人說了對女性較不公平的言論,女性不結婚也被罵,結了婚也被罵,他向在場媽媽們說「辛苦了」,並保證年輕一代的台灣人一定會為兩性平權持續努力,讓爸爸、媽媽無憂無慮在完整、成熟的社會支持下,帶著孩子們一起平安成長。
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的黃瑽寧說,看到艋舺教會的桌椅很熟悉,也很高興能在教會裡分享「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恐懼」這主題;他也強調,自己從台北醫學院畢業後,至今仍是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因為很多人以為他「轉行」當親子教育作家、演講家;黃瑽寧說自己還是從事醫師本業,不過他最重要的身分,是2個孩子的父親、他太太的先生。
黃瑽寧談到,他的結婚典禮在七星中會和平教會舊禮拜堂舉行,也是和平教會舊禮拜堂最後一場婚禮,結婚前也要接受婚前輔導,牧師當年拿出一張表格,直言結婚後夫妻親密關係幸福感就開始往下掉,直到孩子長大成人前,夫妻關係達到最低谷,直到孩子離家打拚自身事業、家庭,夫妻關係才會向上爬升。現場媽媽們對黃瑽寧這番話都會心一笑。

黃瑽寧也從兒童的「童年家庭創傷指數(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談起,從言語、肢體、家暴受害者、目睹兒、父母酒癮、毒癮、離婚等不同程度,依輕重計算指數,結果美國家庭約有64%的人童年家庭創傷指數為1分,有12.5%為4分以上;黃瑽寧說明,美國疾病管制署統計後發現,創傷指數越高的孩童,長大後罹患疾病的機率相對較高。
他解釋,當人遇到問題,大腦都會想要解決,可是對於孩童而言,遇到這些生活上問題是無力解決的,因此大腦會產生「毒性壓力」。「毒性壓力」長期浸泡在人腦內,身體發炎反應會往上走,成長激素會往下掉,孩子就不會健康;也只有家庭環境有幸福感,孩子才有可能快樂的長大。黃瑽寧著有《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恐懼》一書,大家可以從書中看到更多如何養育孩子的專業知識。
台北中會艋舺教會牧師魏健祥表示,能在教會裡舉辦這樣的講座真的很好,許多附近社區的年輕父母也因此走進教會來,是很好的傳福音方式;他很感謝立委林昶佐主動來電表達想辦親子講座的想法。魏健祥表示,在舊曆過年前,艋舺教會也會再次與林昶佐合作,讓附近社區獨居長者及弱勢、清寒家庭領取白米等物資,讓大家能過個好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