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藝文展 呈現文化、歷史與事蹟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由行政院文化部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主辦「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在哪裡?」藝文特展,藉由結合史料、原生植物、土壤與口述歷史等創作,呈現台北市北投區曾經是北台灣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的重要聚落,也藉由刺桐樹的意象,象徵著台灣是平埔族群遍佈的島嶼。

參展藝術家之一的陳科廷表示,刺桐樹是跟平埔族文化極具有相關性的植物,因為刺桐樹在每年3月的花季,葉子會掉光、只剩下火紅花朵,所以這種季節性非常清楚的植物,被當作平埔族群觀察季節時間變換的重要依據。他指出,目前在台北市北投區溫泉博物館有一棵樹徑非常粗大的刺桐樹,樹冠也非常大,由台北市政府保護,成為台灣少見到的刺桐老樹;他說,刺桐老樹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造癭害蟲「非洲刺桐姬小蜂」影響。

(攝影/邱國榮)

策展人徐文瑞表示,台灣原生刺桐標記平埔族人的日常痕跡,可以說是族人的精神象徵;族人們經常使用刺桐枝幹作為生活工具材料,當全樹開出火紅色花朵時,宣告開始耕作的時節。現北投仍保留少見的刺桐老樹,代表平埔族群存在於北投的「歷史」與「當代」。

此次藝文展也有紀錄片播放,由藝術家梁廷毓表達北投平埔族人對於族人遺址重建的期望。紀錄片呈現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傳統活動領域,就是現在的「北投22號公園」所在地;2017年,當地保德宮潘姓族人,提出將保德宮與族人遷移史記錄於公園內的公共藝術牆上;然而在公園完工後,並沒有實現族人這項訴求,於是於去年在保德宮延續這項想法,透過族人參與製作雕塑作品、以地景方式設立於北投社三層崎(嗄嘮別)公園中。

(攝影/邱國榮)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