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 八成民眾認物價漲

【邱國榮採訪報導】2016年勞基法修法造成社會輿論沸沸揚揚,最終「一例一休」完成了3讀修法通過,於今年正式實施。不過根據草根影響力基金會調查,高達8成民眾認為在一例一修實施後,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

新法不只勞工一頭霧水,連當初接受一例一休版本的資方也亂了陣腳,顯示新制引起社會各界爭議不斷。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特別針對一例一休,以「生活層面的影響」、「工作層面的影響」、「勞雇關係的轉變」三方面進行民調。

1月2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一例一休上路後,就「生活層面的影響」,民眾有78.2%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此外,假日郵局不上班,面對各產業服務時間將做的調整,64.9%民眾表示會感受到生活不便。

在「工作層面的影響」上,有5成受訪民眾表示所從事行業受到影響,沒有受到影響者僅有29.8%。新制上路後,有42.7%的民眾表示無助於提升勞工工作條件與保障,明顯高於認為有助提升的28.3%民眾。至於公司發放年終獎金部分,有67.1%民眾表示和去年相同,26.1%民眾表示今年年終獎金因「一例一休」上路,而較去年低。

關於「勞雇關係的轉變」,63.7%的民眾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擔心業者為降低人事成本而要求員工「依法休假」或「增加工時」,導致「變相減薪」出現,只有14.1%民眾不擔心變相減薪。此外,有68.1%民眾表示,新制造成工時僵化、缺乏彈性,使勞雇關係陷入緊張,僅7.6%民眾表示勞雇關係不會因此陷入緊張。

至於一例一休上路後的加班費率增加是否能真的進入勞工口袋?39.1%民眾認為企業調漲商品價格,勞工有可能因此獲得增加的加班費率或實質休假等回饋,但也有39.4%民眾認為不會依新制勞基法得到實質回饋。

草根基金會影響力表示,勞工應主動弄懂勞基法內容,以維護自身權益;新制上路,影響人事成本,但企業也可能因此祭出變相減薪的方法因應,對勞工而言,假日加班是一個加薪的機會,卻因新制被刪除。另外,勞工也需注意業主是否遵守規定,以免連續工作天數過長,危害健康,並且與雇主溝通協調好工作規則,以維護自身權益。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