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回顧口罩相關歷史、事蹟與文化意義

(相片提供/台史博)

【張原境整理報導】全台口罩供不應求,為配合衛生福利部防疫政策,呼籲民眾毋須恐慌搶購口罩,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從歷史角度切入,配搭圖文於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口罩相關館藏文物。

口罩在台灣的文化脈絡中,已有近百年歷史,不同的材質、製作手法及功能,也反映出時代意義與社會現象。本次展出照片中年代最久遠的,是一張1920年代發布的流行性腦膜炎公衛宣傳單,針對台南流行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進行預防宣導,使用口罩被列為防疫措施之一。

文物中可見口罩型直入式防毒面具,主要於軍事、救災、衛生防疫等。至於1980年代出現的棉布、紗布口罩,則是在現今使用的布口罩出現前,最常見的口罩種類。而1982年首度發生李師科戴口罩持槍搶劫銀行事件,促使「進入銀行請脫口罩(以及安全帽)」成為日後常見標語。2003年,台灣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造成民眾搶購N95高級醫用口罩,當時《牛頓》雜誌別冊出版《SARS病毒防治手冊》,封面即為戴著N95口罩的女性。

(相片提供/台史博)

近年,口罩逐漸與政治及社會運動有所連結。在2014年發生的318學運當中,就有民眾將紅色的「憤」字釘在口罩上,用以表達解除噤聲或公開發聲等象徵意義。隨著空汙議題在台灣日漸受到重視,除了扇子、面紙等日常生活用品外,口罩也成為選舉時各政黨候選人經常發送的文宣品,在近日因武漢肺炎「一罩難求」的景況下,更有民眾在臉書社團分享翻找到候選人口罩的相片,令人莞爾。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