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mihumisang! 一同呼吸的上帝子民

2019年10月底,紐西蘭奧克蘭聖公會毛利聖樂團(The Auckland Anglican Maori Club)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邀請來台,進入原住民部落巡迴,與族人有美好的交誼。其實在人類學界中,早有「台灣出走說」;越來越多人認定台灣為南島族群發源地,甚至以毛利語Hawaiki Nui(祖先的開始、起源之地)來稱呼台灣。在這座島上最先居住的原住民族群,擁有豐富文化和語言多樣性,不僅屬於台灣,更是世界的珍寶。

每年2月第3個禮拜是長老教會的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原住民族宣教,一直是普世與在地彼此連結的成果。不僅包含原住民族人自身的參與,更有普世和非原住民同工的委身,前往部落宣教、協助翻譯族語聖經、培育原住民傳道者,也透過教會的力量帶來醫療、教育資源及保存母語等貢獻。

然而,外來文化衝擊原住民族傳統,西方殖民思維的傳教方式,也曾對族人造成傷害,因此近年長老教會提出〈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承認過去宣教中的錯誤,並正視主流社會對原住民族群造成的壓迫,提倡歷史與族群的轉型正義,呼籲教會提出去殖民化的神學反省。

認識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與現今處境,不僅是尋求歷史真相、通往和解的道路,也幫助我們以解殖的新眼光來回應社會,更將成為與普世連結的契機。在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時,長老教會總會原宣率先發布〈對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呼籲〉,呼籲和平與公義。去年,更在全國舉行5場「台灣原住民族教會的普世信仰與社會責任」系列論壇,探討原住民族自身權利及國家艱困處境,進而關心世界上正受壓迫的群體,包括圖博和維吾爾族、中國教會等,分享得自由的基督信息,拒絕單一帝國霸權與殖民思維。

我們應該以信仰的公義精神持續關注原住民族群相關議題,原住民族人也要走出悲情的標籤和依附主流的框架,展望並建構具族群主體性的教育、身分認同,及從原住民處境出發的思維與神學論述。

創世記中,上帝對人吹了一口氣後,人開始呼吸、有了生命,布農族人有句問候語「mihumisang」,背後有「願你繼續呼吸」之意;盼望這座島上共同生活的子民,不因爭權奪利而讓彼此難以呼吸,而能在主愛中守護彼此的生命與尊嚴,一起好好呼吸。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