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邀請陳文珊談《獅子山下的反抗手札》

(相片提供/台灣教會公報社)

【邱國榮整理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近日出版《獅子山下的反抗手札》,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她將對香港的觀察,尤其是對反送中運動的近距離觀察寫成該書,引起關注香港未來的各界注意。陳文珊3月2日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指出談香港時,不可或缺的是「獅子山精神」。

陳文珊說,獅子山之所以象徵香港,源於早期連續劇《獅子山下》,音樂人黃霑為該劇寫了同名主題曲,提到「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道出一個移民社會如何凝聚新的精神,建基香港。

陳文珊表示,香港人的組成大多是從中國來的移民,也有來自東南亞,因不滿意原居地的生活,而到香港追求理想。她指出,移民構成的社會,有強烈求發展的精神,但成員來自不同文化,因此須有共同訴求,而要達成共識,首先得放下背景差異,彼此接納、認同,一起打拚。因此,〈獅子山下〉這首歌曲成為香港本土意識的開端。此外,獅子山也有神話元素,移民有了共同目標,而形成香港的本土意識。

陳文珊說,反送中最前線的年輕人令她敬佩。他們站在前線,戴著工地頭盔、眼罩與防毒面具,甚至背包裡還有遺書。年輕人發現,香港雖有經濟自由,卻無政治自由,觸發他們思考香港不能只有經濟,必須有政治的民主和文化精神。於是,年輕人不分男女「勇武」上街抗爭,毫不畏懼。她說,年輕人帶來香港社會價值的大轉變,過去是追求金錢、名利、時髦,現在則是追求和平、公義、自由。

近期,陳文珊有3場新書分享會,詳見「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臉書粉絲專頁。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