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即力量 青年進化改革教會

第一屆台灣基督徒青年知識節 探索社會創傷與療癒工程 促進和解多元國度

【張原境專題報導】2月28日至3月1日,台灣基督徒知識青年研究社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2020第一屆台灣基督徒青年知識節」,期盼藉由豐厚的知識力量培力新一代,助青年拓展更宏觀的視野,促進跨越種族、宗教、世代及不同領域的對話與理解,並且以溫柔且堅定的態度看待當前台灣教會與社會之處境,進一步帶出行動改革教會。

本屆主題為「創傷與療癒」,開會禮拜由營會總召周宙緯牧師以「共同的傷,共同的夢」為題證道。他透過路得記,路得與拿俄米的故事指出,每個人都有受過創傷的經驗,也都各自尋找療傷方式,並渴望他人的理解,他期盼透過營會,每個人可以跨越宗教族群的隔閡,迎向療癒共生、不再受傷的世界。他也分享自身經驗,指出透過廣泛的知識學習,讓他有更豐富的眼光陪伴他人走出創傷,而不僅以鬼附解讀。

本次講者橫跨醫學、政治、社會等領域。首場專講邀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分享「同志出櫃與集體療癒」。第二場原訂邀請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分享,因故取消後,改由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喬琪主講「台灣人的群體心理創傷與復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則分享「探索創傷心靈地景與療癒倫理」。

閉幕禮拜由台灣神學院專任教授鄭仰恩牧師以「上帝的傷口:從普世基督教視野看創傷與療癒」為題,引用士師記10章11~16節、約翰福音11章32~35節及創世記9章5~6節證道。

活動亦邀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張志豪、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凱理、勵馨基金會諮商心理師陳瑀昕及勵馨基金會靈性關懷牧師許雅婷,分別開設「用戲劇療癒我們的情感創傷」「精神疾患及其家屬的社會性創傷與療癒」「性創傷的文化意義與療癒可能」及「用『心』去愛,取代用『力』去愛──家庭暴力創傷」工作坊,提供學員更多閱讀指引。小組時間亦讓學員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及收穫,促進更多交流對話。本次專題報導紀錄活動特寫,邀讀者了解基督徒青年智識建造的過程點滴。

百年殖民史 集體心理抑鬱

陳喬琪│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張原境專題報導】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喬琪表示,療癒是過程,復原就是要好起來,盼能透過揭露台灣人的宿命──被殖民歷史所造成的群體心理創傷,以台灣意識治療台灣人的心理創傷。
陳喬琪首先透過史明、沈建德、林媽利等人的著作,分享台灣的殖民歷史。他指出,季節變化、地理環境及海島地形等地緣環境因素,台灣四百年來歷經數種外來文化的侵入與融合,讓台灣人成為樂天知命、逆來順受的特殊種族,雖然有冒險進取、不畏艱難的作風,卻也因為長期缺乏光榮感,而無法產生信心,形成展現憂鬱及代表懦弱的台灣文化。

陳喬琪接著以數起反抗殖民統治事件,說明台灣人長期面對壓迫而承受群體心理創傷。國民政府來台後的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更是台灣人心中最深層的傷痛,造成一代菁英的滅亡。談到創傷,陳喬琪說明,這是人面對一種無法對抗的力量或事件,當下產生恐懼害怕、痛苦、折磨,甚至無助的心理與情緒反應,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而心理創傷來源為壓力,又可分為自然災害及人為暴行,壓力的產生與認知有關,事件的誘發、對事件的看法以及個人的解讀均會影響面對壓力的反應。

陳喬琪強調,人受情緒控制,透過教育可以引導理智判斷,藉以解決壓力,然而累積出生至今所有創傷經驗的杏仁核,無法訓練,導致人在清醒的時候,腦中即會自動浮現痛苦的畫面。

面對心理創傷的復原,陳喬琪鼓勵需要者可藉由活動學習,恢復自我情緒控管的能力,與人重新連結。他強調,唯有促進轉型正義,還原歷史真相,透過台灣人民群體創傷癒合,形成台灣意識、認同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才可能使台灣人對於這個國家的文化與身分認同,產生正面永續的發展。

持續學習 良知覺醒並行動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專任教授

【張原境專題報導】閉幕禮拜邀請台灣神學院專任教授鄭仰恩牧師,以「上帝的傷口:從普世基督教視野看創傷與療癒」為題證道。他指出,也許個人沒有經歷創傷的經驗,但世界長久以來發生許多集體性創傷,帶領會眾以信仰角度回應反思。

鄭仰恩以「教宗子午線」為例指出,航海時代教宗協助葡萄牙、西班牙瓜分世界,拉丁美洲因此遭殖民,病菌造成當地四分之三人口死亡,更導致地主與農奴的階層式社會。即便如今許多國家獨立,仍陷入無盡的獨裁與戰爭,因此促成解放神學發展。

基督徒曾以挪亞方舟解釋奴隸貿易的正當性,列強入侵也造成許多非洲國家至今仍無法建立健全民主制度。鄭仰恩說,前荷蘭首相凱伯爾(Abraham Kuyper)牧師誤用領域主權理論,造成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創傷;紐西蘭與加拿大原住民孩童則經歷「寄宿學校」,政府與教會強制將原住民孩童帶離部落,集體接受高壓的現代教育,造成高比例的精神病、自殺率與犯罪率。

那上帝又如何回應人類的苦難?鄭仰恩表示,約伯記展現無辜受害者的無言抗議,士師記10章11~16節、約翰福音11章32~35節及創世記9章5~6節,分別展現上帝對人類的痛苦感同身受,感受苦難也是信仰的一個面向。

最後,鄭仰恩分享南非主教圖屠主教(Desmond Mpilo Tutu)所著《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台灣宣教師侯書德牧師於加拿大原住民保留區服事、加拿大長老教會前總會議長彼得‧布許(Peter Bush)成立的彩虹共融小組等當代基督徒的反思與見證。他並引用沃弗(Miroslav Wolf)的《擁抱神學》,指出誤解與排斥只會帶來永無止盡的傷害,只有擁抱才會帶來和解與重新的和好,也是治療與新的關係的開始。他提醒,基督徒不能繼續再當無知的人,要持續學習,讓良知覺醒並參與改變。

圖書介紹

受困的思想:台灣重返世界
作者:吳叡人
出版社:衛城出版

吳叡人身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關注台灣民主發展,積極地投入社會倡議。本書透過其豐厚的浪漫詩意,切中要害地呈現台灣人處於帝國邊陲的破碎歷史,嘗試於「賤民」的牢籠裡,梳展出一條自由的道路,亦借鏡香港及沖繩的處境,描繪崛起的公民社會,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掙扎脫困,度過後現代、後殖民、新帝國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整理/張原境)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彩虹之國的重建與和解之路
作者:戴斯蒙‧屠圖
出版社:左岸出版

領導真相與和解委員的屠圖主教,試圖以「修復式正義」取代「報復式正義」及「全民遺忘」,將基督信仰與非洲傳統的修復精神、社群連結,注入轉型正義的調查之中。
本書探討寬恕與正義本質,主張「正義的核心焦點是修補裂痕、恢復平衡、復原破裂關係,讓加害者與受害者取得和解。」透過不同生命故事,帶給讀者價值觀衝擊,藉認識南非轉型正義歷程,反思台灣處境,盼於創傷中生出療癒力量。(整理/張原境)

正義下的陪伴治療 助整體社會更好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原境專題報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仁郁曾擔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重建社會信任」組召集人,過去20年來,她以陪伴家內性侵、戰爭性慰安婦及政治暴力創傷的受害者、倖存者、抗爭者為其研究及臨床實踐主軸。

彭仁郁表示,政治暴力與家內性侵創傷具有高度相似性,均來自被迫認同加害者的版本,甚或因顧慮社會認同,而固著於他者敘事版本的框架。此外,兩類型受害者均承受無可言喻的地獄經驗、命名與理解的漫長過程、關係及信任斷裂,並飽受外界汙名化攻擊。「都過去那麼久了為什麼要揭開?」「不要沉溺過去!」「真相就能帶來療癒嗎?」「要放下才能和解。」種種說詞均讓受害者難以回憶述說,而放下是指過往創傷的殺傷力已減緩,不因提到過去就掉進悲傷漩渦,一旦變成命令,自我和解有可能也只是一種自我欺騙。

彭仁郁指出,人際及政治暴力存在於不對等權力結構關係中,統治者運用政治及教育,塑造統治正當性的意識形態,掌握詮釋權,促使受害者因情感依附關係難以指認加害者。統治者除了汙名化受害群體,亦透過鼓勵、利誘社會內部成員成為同謀,強化他人的冷漠,促使旁觀者因受惠或感到無能為力,合理化加害者的暴行,無視受害者處境。她強調,政治暴力剝奪受害者以不同角度思考承受暴力的可能性,並失去自我認知的權利及相對穩定的存在參照,「長期經歷家內性侵的個案,會經常感受到自己做錯,即便知道你是治療師,一樣會害怕你的眼光,造成臨床治療上的困難。」

談到政治暴力、轉型正義及心理療癒,彭仁郁表示,當中有不顯著關聯性,但皆需要透過真相建構、再詮釋及面對,重新形塑個人與群體的認同。藉由主體性的重建,超越受害者與加害者的二元對立,帶來和解與寬恕。然而主流框架下的診斷與處遇,經常將創傷標準化、問題個人化,無法連結到社會政治層面、面對創傷的複雜性,抑或忽略下一代因為過早成為照顧者,被迫承接關係斷裂,此種代間創傷的繼承。

「受傷的人會傷人。」彭仁郁指出,創傷者往往難以修復孤立感、拋棄焦慮、談論自己的生命史,因而與世界產生斷裂,將憤怒發洩在信任的人身上。她提醒,陪伴者可以藉由想像創傷者的內在場景,把自己的潛意識或感受統整出來,協助對方確認自己的感受。她也說,陪伴者不能欺騙自己是為病人奉獻,要意識到並承認這樣的過程是繞一個圈在幫助自己,對抗社會不公義永遠都是組織運動,切勿將個人英雄化。

說故事開啟生命對話 跳脫代間創傷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張原境專題報導】「我們為何要講故事?如果我們不傳述這些故事會發生什麼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的集體創傷,有段時間,島上居民多半避談此事,假裝事件不存在的冰凍心態,也造成創傷世代傳遞複製。王增勇借用同志族群處境的例子,分享如何透過說故事的方式,開啟和解療癒之路。

王增勇指出,「入櫃」一詞並非專屬同志族群,社會上所有被汙名化的族群,因著社會建制的權力運作,有意識但非自願地隱藏自己,甚至內化成自我監控,都可以使用這個概念。而「出櫃」便是透過現身打破社會汙名的標籤與常態,然而往往面對許多壓力回擊,與自我認同產生矛盾衝突,但同樣也帶來對話的機會。他說:「要不要出櫃?什麼時候出櫃?要怎樣出櫃,成為同志日常生活中面對的議題。」

隨著近年台灣社會衝突對立加劇,理性對話到達極限,王增勇也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可能,於是開啟了寧靜革命。他先於政治大學開設「同志生活美學」通識課程,試圖以學生為中心的對話取代單向授課,解構老師的權威性,也期盼跳脫目前同性戀與異性戀二元對立的理性辯論框架,因此以「禮物」與「分享」作為課堂的核心意象,邀請了不同信仰、族群、職業的同志講者分享生命故事。學生透過與講者餐敘、信件來往及分組對話,穿透社會對立,創造敘說的空間。

藉由文字書寫、公開展演、影像紀錄及教學觀摩,教育開啟生命對話與社會行動,以生命影響生命,在不同處境當中找到連結擁抱彼此,有學生重新對生命燃起盼望,找到與痼疾和解共生的力量,也有學生因此放下對於宗教的歧見。王增勇表示,台灣的教育不鼓勵學生回頭觀看,然而人需要透過說故事找到自我認同,在講述過程中也產生流動,以不同角度檢視自己。

會中有學員提出,友人擔心出櫃造成父母傷害,該如何在做自己與不讓他人受傷之間取得平衡?也有牧者坦言,自己於長輩及青年對立關係中難以自處。王增勇強調,出櫃不應變成標準公式或霸權,並非出櫃才是接受自己,應當尊重每個人的處境與步調,不必一直要想改變別人。他說:「有門走就不要撞牆,」應該先將力氣花在可以溝通的人身上。

【工作坊】修復式轉型正義微型劇場

【曾俊崴專題報導】彭仁郁在本場工作坊結合修復式正義與轉型正義,利用修復式正義中的對話特性,促使加害者與被害者能共同正視埋藏在威權時代的深層創傷。

彭仁郁表示,轉型正義是從公布真相,揭露加害者,進行加害者與被害者和解,到反省集體記憶四步驟來完成;修復式正義強調的則是犯罪後的復原,使加害者認知其行為對被害人帶來的傷害,被害者也能直接詢問加害者的犯罪動機,最終目標是使雙方能重拾自我,回歸社會。因此,若利用修復式正義的方式進行轉型正義中的和解程序,或許就能說出在威權時代下難以啟齒的犯罪背後因素,使彼此從理解逐步邁向諒解。

接著,彭仁郁播放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根據「春風會報」(校園間控專案)改編的短片《反白》。短片內容描述白色恐怖時期,一名學生在學校教官的利誘與脅迫下成為線民,監控自己的好友,過了30年,該名學生在臨終之際將一切對好友坦白。而片中促成此會面的,正是監控者與被害者各自成家後的子嗣。映後,學員透過分組扮演片中角色,進行對話,體驗修復式正義的進行。

根據彭仁郁的經驗,要在台灣實行修復式轉型正義難度甚高,至今曾對話過的案例屈指可數。不論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當時留下的創傷均使雙方難以面對這段過往。

【工作坊】聽與說故事的寧靜人文革命

【曾俊崴專題報導】人作為生活於團體的社會性動物,習慣在別人的眼光中看見自己,然而當知識逐漸被理論取代時,人們失去看見彼此的機會,聽與說故事的工作坊正是期盼以「說故事」作為療癒方式,尋回人類最古老的知識型式。透過對事件重新掌握詮釋權,找回人文的溫度與關懷。

帶領者王增勇在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之後,邀請學員兩人一組,彼此分享生命故事,並以故事回應彼此。他指出,說故事者在每次講述故事時,因著生活體驗的更新,都會添加新的內容,開展出新的意義;而聽故事者則從他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過去或可能的未來。聽者與說者往往會在同一故事中,解讀出不同的意義,並與自己相遇。

「上一代摀了下一代的嘴,下一代就會遮了小孩的眼。」王增勇表示,若人不持續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或是歷史傷痕傳述下去,就無法為一段經歷找出意義,「我們可能只是撇過頭去,不注視我們的傷痕。」然而,他認為生命故事的知識卻是溫柔且強大的,唯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敘事、傳遞與轉述,在每個當下以多元的角度重新理解不同生命故事中的意義,這些故事才能轉化成為記憶,並且持續傳承下去,留待給後世反思。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