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核安怎麼保證都沒用

屏東中會教社部邀前副總統談天災與核安 盼教會牧長將領受的訊息帶回各地宣講

【林家鴻屏東報導】屏東中會教社部8月12日邀請前副總統呂秀蓮專講「天災與核安」,對於總統馬英九宣稱「沒有核安就沒核電」,呂秀蓮痛斥「廢話連篇」,「你應該說有核電就絕對沒有核安!」馬英九任期頂多再2年,怎麼保證都沒用,台電保證更不必信,因董事長每3、4個月就換1個。她認為美、德、日等科技先進國都追求非核,台灣不應背離潮流。

屏中教社部關心核能議題,部長石連城牧師日前與屏東縣議員李清聖(公館教會長老)等邀請呂秀蓮專講。當日負責主持的石連城期盼各地方教會的牧長兄姊,將所領受的訊息帶回各地宣講,共同為守護這塊土地打拚。李清聖表示,洪仲丘案引來25萬公民關心,令馬政府畏懼,使不義施政轉向,若反核能再號召更多人,相信更能催逼政府順應民意。

所有核電廠中為何核四最令人擔憂?呂秀蓮指出,核四所在地質非常不穩,已有海底探勘專家證實,核一、二、四廠所在地的北台灣外海至少有70座火山,其中11座為活火山;又核一、二及屏東核三廠興建當初皆由美國奇異公司統包,工程較嚴謹,且再5到10年就得期滿除役,但核四卻是台電自找1千多家廠商混亂拼裝而成,若真的運轉,人民得再承受好幾十年的風險。

呂秀蓮表示,曾有內部工程師向他透露,為了養家糊口建核四,但「希望永遠不蓋最好。」若北台灣因地震爆發核災真的會「亡國」,屆時核四廠50公里逃命圈內居民將無處跑,輻射塵30分鐘就可遍布基隆至桃園以北,若再蔓延至高科技產業重鎮的新竹,將危及人才性命,呂秀蓮曾多次找馬英九說明,不知他為何「執迷不悟」。

針對屏東地區信徒,呂秀蓮也說明恆春核三廠的風險,包括2001年曾發生我國設立核電廠以來最嚴重一次緊急意外,幸虧未釀成輻射外洩;2009年及去年也發生失火和機組跳電損失3億的事件。最令人膽顫的是,核三西南外海底下有馬尼拉大海溝,1781年曾發生8.5級地震引發大海嘯,200年一次的地震週期,今已超過206年,海嘯專家、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即相當擔心南台灣隨時會遭海嘯襲擊,盼在座的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以及民代共同關心,預先做好防避災操作,呂秀蓮也建議屏中教社部長石連城邀黃煌煇專講。

針對馬政府近來強推核四公投,呂秀蓮強調,沒蓋核四,甚至全面廢核並不會缺電,以2011年為例,所謂缺電是台電為依賴便宜核電,刻意閒置其他天然氣、燃油、風力發電的電廠,使其產能降至3成並讓現有3座核廠產能利用率達9成。

呂秀蓮認為鳥籠公投制度不合理,也認為核四續建無需勞師動眾由全國人民公投,應先尊重核四方圓50公里逃命圈內的民意。去年她協助新北市議會通過《公投自治條例》後,已於8月提案連署在地公投,宜蘭和台北市目前也跟進。她並透露,馬政府原本去年9月欲置入核四燃料棒,但遇她推新北公投而改推核四全民公投欲闖關,將燃料棒置入延至明年1月。她期待屏東縣也能先擬自治條法源,公投核三廠的存廢,由在地人決定自己的命運。

68%民眾不知公投門檻

【邱國榮台北報導】國內產業發展趨勢之市場調查公司「台灣趨勢研究」,在立法院朝野針對核四公投案進行攻防之際,公布了《2013公民心事大調查》中的〈環保意識篇〉,調查結果顯示,72.1%民眾贊成台灣未來應廢除核能發電,然而,在面對核四公投議題時,有50.9%民眾表示贊成政府以公投來解決核四存廢爭議,但耐人尋味的是,有68.6%民眾不知道核四公投案有門檻限制。

台灣趨勢研究指出,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贊成台灣未來應廢除核電的比例,較2012年時略為上升2%,又以30至59歲的民眾與教育程度較高者,贊成廢核的比例較高;不過,調查卻發現,有68.6%民眾完全不知道有門檻(鳥籠公投),而且知道有門檻的民眾,僅有12.1%的人能正確回答出核四公投案的門檻;另外深入分析發現,「不知道有公投門檻」的民眾中,贊成以公投制度解決核四問題的比例最高,達53%,而能「答對門檻」的民眾中,贊成用核四公投來解決問題的比例則較低,達41.2%。

調查結果也發現,69.1%民眾並不同意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保護的做法。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環境保護的評分不及格,為56.2分,而各地民眾又以東部及離島地區的民眾對於環境評分最低,僅54分。

這項調查在2013年5月10日至6月7日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有效樣本共計1750份,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小於3%。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