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2012年創刊、集結高雄地區高中職學生對各類社會議題觀點的獨立刊物《諫燈》,今年3月28日起與高雄文學館合作舉辦「點燃學聲之後——諫燈X高雄文學館聯合展覽」,除展出各期刊物復刻版與撰稿參考專書,也介紹《諫燈》創立緣由與所遭遇的挑戰,按照年份整理出重大校園與社會事件與脈絡,更採訪多位曾參與《諫燈》的學長姐,呈現學生「發聲」的心路歷程。

(攝影/林婉婷)

28日下午舉辦開幕發表會,策展人之一的黃心怡說明,《諫燈》最早由高雄中學學生創立,後來陸續有高雄女中等其他學校學生加入,已累積出版18期;其文字內容、排版設計到印刷經費都是學生們經手,因此不受校方限制言論自由,主題也不是常見的藝文取向,而是社會議題走向,談校園、人文、國際、社會時事等。創立至今遭遇不同挑戰,例如創辦之初,當時校風仍較保守,尤其創刊號收錄二二八事件相關文章,學校認為要給校方過目才能發表,經溝通後讓步。第二是社會接受度落差,曾經在拉贊助時聽到有民眾擔心被「查水表」;另外學生家人與親戚也常勸說學生們「不要碰政治」「好好讀書就好」還有「政治不要進入校園」。

(攝影/林婉婷)

第三是當代已有許多專書與專文談論各類議題,為何要在這資訊大海中特別閱讀《諫燈》?黃心怡指出,《諫燈》是完全的學生視角,「學校發生的事,學生最清楚。」幫助不同世代的讀者接觸不同觀點同時,也能以此特點向還是學生的讀者傳播議題,盼能突破社會對「學生」身份的框架,不是只有讀書考試,而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黃心怡點出,許多學生們加入《諫燈》,找到「戰友」,過去與長輩們談論議題時常常有無力感,在國家政策方面自然也缺乏影響力,但《諫燈》裡有志同道合的夥伴,不只是同溫層,而是在過程中有許多意見碰撞與對話,幫助學生們從自己的小世界破繭而出。舉辦聯展一方面是呈現至今成果,也是勉勵不忘初心,讓更多人看見「燈光」就在此。

會中也邀請策展顧問張毓棻更詳細談辦展起源與過程;多位歷屆學長姐們出席分享他們就學當時的重要社會事件與議題,如反媒體壟斷、反迫遷、性別平權、校園服儀改革等,以及《諫燈》經歷挫折與重新振作;最後為展場導覽。「點燃學聲之後」聯展即日起於高雄文學館1樓展出,後續也會有系列講座與讀書會,歡迎關注高雄文學館臉書粉專或展覽同名臉書粉專以獲最新資訊。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