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與復活

◎劉玉雯

朋友說,他並不相信耶穌復活,比起復活,他更堅信耶穌的受難。我想起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裡頭的兩個人物,一位四肢健全、一位小兒麻痺。兩人在討論耶穌的受難與復活時,前者傾心於受難的形像,因為被釘上十字架更能與受苦者同在。而後者堅持復活的喜樂才是信仰的核心,對他而言,更需要的是生之喜樂,苦──他已經嚐得夠多了。

我曾經著迷過耶穌受難的形像。知道將步上十字架道路的祂,沒有離開,仍然接受了苦杯。受難的故事中,瀰漫著一種慷慨赴義、無畏烈士的大愛,其實也是理性能夠接受的。加上以賽亞書53章的強化,彌賽亞以任憑人欺壓、被藐視的、沉默受苦的奴僕形像出現。在流行各種光鮮亮麗的「成功」見證中,「受苦的奴僕」成了必要的存在,是抵制充斥資本主義式「成功」的一種反抗論述,提醒基督徒十字架的意義。受苦的耶穌,同時也是我們對苦難奧祕的叩問,我們無法參透苦難,但知曉耶穌也安靜地與受苦者同在。以馬內利,「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似乎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安慰。

比起復活,受難相較容易親近,甚至歷史的耶穌就足以考證真實性。但聖經畢竟不是一本記錄史實、按照物理線性時間編年列表的「歷史書」。也許正因如此,要思考耶穌復活,始終也是一個奧祕。我們複誦使徒信經的教義:「我信我主耶穌基督……第三日從死人中復活。」背誦是簡單的,但如何跟自身的生命產生親密的連結,則是另一個課題。當保羅對著希臘人談論復活時,當時許多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好談的,畢竟對於復活的神話,他們希臘神話中已經夠多了。但對馬可福音的作者而言,目睹復活這件事,仍然超出一般人,甚至也超出耶穌的門徒們的經驗與理解,因此那些婦女們又驚又嚇的逃走了,隻字未語。我該如何接近難以置信的復活?

捷克神學家哈力克(Tomáš Halík)曾寫:我們可以從兩種觀點來看復活的故事。一個是把它視為有兩幕的一齣戲,第一幕即是十字架的死刑,第二幕則是復活與被上帝接納。另一個則是把復活視為僅有一幕的戲,同時上演被釘死與復活。第一種觀點,是落入歷史的線性敘事觀裡,「復活」成了一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童話,也就容易落入史實之爭。但第二種觀點,或許才是基督信仰意欲傳達的。盼望當世事險峻時,人有重新詮釋的能力,能在苦難中堅毅存活下去。復活不能從物理性的時間來理解,也不單是死而復生,而是終末新天新地的更新與盼望。同在的受苦、前行的盼望,正是這個充滿矛盾的信仰的力量。(作者為台南中會南門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