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醫療受肯定 馬偕醫院前院長吳再成歸功全體醫療人員付出 榮耀歸上帝
【林宜瑩台北報導】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立法院厚生會等舉辦的第23屆醫療奉獻獎,今年共8位榮獲個人醫療奉獻獎:張新春(嘉義助產士,2013年10月4日過世)、呂信雄(東基院長)、宋玉潔修女(聖十字療養院)、陳永興(羅東聖母醫院院長)、范思善(屏基副院長)、吳再成(馬偕醫院前院長)、張文宇(肝病防治)及呂黃愛玉(花蓮門諾護理人員)獲選,而這8人全是基督徒;另外,團體獎由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獲得,特殊貢獻獎李明濱(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主辦單位表示,過去醫療奉獻獎得主多以外籍宣教師為多,近年來本土醫療人員獲獎比例增高,表示醫療服務已有傳承現象,值得肯定與欣慰。另外,多數個人得獎者都在台灣東部或鄉下進行醫療服務,這也是為何要舉辦醫療奉獻獎的原因,就是期望有更多人投入偏鄉醫療行列。
今年86歲、榮獲個人醫療奉獻獎的吳再成,是馬偕醫院前院長。1976年就任院長時,面臨許多菁英轉往長庚醫院服務的危機,吳再成從電腦化、管理制度改革、在院內提倡禮貌運動,朝大型醫院規模努力;也因注重兒科發展,使馬偕醫院成為兒科治療的標竿醫院,之後也陸續成立癌症專科、語言聽力中心、血液透析室、核子醫學中心、復健科、職能治療科等。
吳再成任期間,在1989年成立生命線,是開創自殺防治的先驅,而他也是將CPR心肺復甦術引進台灣的第一人,並開辦CPR訓練課程,深化急重症救護觀念。1979年,台北發生撫遠街爆炸案,在其他醫院不敢收治燒燙傷患情形下,吳再成秉持「不拒絕收治」,將全部病患送到馬偕醫院急救,當時因此獲得台灣社會譽為最有愛心的醫院。
除了讓馬偕醫院邁向現代化一級教學醫療中心外,吳再成在1970年開辦澎湖義診,並連續10年不間斷;1982年起派遣醫師前往蘭嶼進行醫療服務;1983、1984年開辦台東成功、太麻里、富里等偏遠地區醫療事工;1985年12月15日在台東縣政府、縣議會全力支持下成立馬偕台東分院,讓偏遠醫療服務邁向另一個里程碑;1988年11月成立兒童燙傷基金會,把「沖脫泡蓋送」的燒燙傷處理口訣深植人心;1990年12月參與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
被譽為「台灣醫療的拓荒者」的吳再成,至今仍堅守醫療崗位,每週還看診3次,行醫超過一甲子。他曾在醫學生時,眼睜睜看著心臟病發的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當長兄在南部心肌梗塞時,他人在台北無法及時搶救而失去手足,也因此讓他更加效法馬偕博士寧願燒盡的醫療宣教精神。對這次榮獲個人醫療奉獻獎,吳再成全然歸功於全體醫療人員的付出,以及將榮耀歸於上帝,並在10月29日員工大禮拜時,將獎項轉贈給馬偕醫院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