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當哨音響起

「吹哨人」(whistleblower)這個詞源於19世紀,當時警察發現犯人時,會吹哨子示警,用哨音引起同僚或民眾的注意。如今警察已鮮少吹著哨子捕抓犯人,這個語詞卻延伸出另外一個含意,意指採取糾正行動,使公眾注意到政府或組織弊端的人。

在中國最早提出武漢肺炎疫情警告,卻遭到中國政府無情打壓,最終不幸染病喪命的醫師李文亮,大概算是近期內最廣為人知的吹哨人。事實上,包括聖經裡諸多公開呼籲以色列百姓認罪悔改的先知們,都可以視為廣義的吹哨人。

然而,吹哨人的下場卻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以個人之力指出政府或組織的錯誤,即便言之有理,且有利於公眾的全體福祉,但因得罪既得利益者,往往會遭受無情的報復,若是沒有深刻的體悟與決心,絕大多數人都不太可能輕易讓自己成為吹哨人,落入「敵在暗、我在明」的險境。

過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在總會通常議會中決議接納成立新眼光電視台,以開拓媒體宣教新禾場。無奈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在資金沒有到位、花費高昂、損益失衡的經營狀態下,不斷累積負債,最後狠跌一跤,以鉅額虧損收場,成為沒人想要惹禍上身的燙手山芋。

值得慶幸的是,今日的傳播基金會董事會肯面對困局,縱使過程有再多難言之苦,也要斗膽說出實情,並採取近一步行動,包括董事會縮編、人事縮編、債務協商等,都是停止惡性循環的壯士斷腕。雖然這些是令人喪氣的消息,但卻是誠實解決難題的必要之惡,董事會想必懷著與吹哨人相同的決心。

媒體是當代宣教的重要管道,必須用心開拓耕耘。當初新眼光電視台循正當程序獲得共識設立,如今面對不盡理想的階段性挫敗,眾教會豈能事不關己、袖手旁觀甚至羞辱訕笑。當哨音響起,或許有人會選擇轉身逃跑,但是有信仰的基督徒,必然會選擇共同承擔,在痛定思痛後謀求更新與改變。

隨著網路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如今媒體局勢再次變動,高成本的電視台不再唯我獨尊,低成本的網路媒體異軍突起,只要能夠精準設定目標群體投放,傳播效力絲毫不遜於傳統商業電視台。回歸正軌之後的傳播基金會,縱使曾有不堪的過去,仍有機會走得長、走得遠,懇請眾教會正視。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