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世界地球日 保護環境如何做

地球公民基金會分享糧食議題、能源議題 監督政府設立法案

相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編按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許多國家限制進出口、陷入半鎖國狀態。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後,目前糧食自給率約是30~35%;疫情影響,也讓糧食自給率議題備受關注,與之息息相關的,是台灣國土規劃與違章工廠占用、汙染農地問題。
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本期專題採訪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與山林國土組專員蔡佳昇,談糧食自給率、農地違章工廠與整體氣候變遷有關的能源轉型議題。

 

▲地球公民基金會成員,從左至右依序為蔡卉荀、蔡佳昇、蔡中岳及李根政。

專題報導/張原境

當環境議題被其他主流議題壓縮、甚至犧牲,如何開啟更多社會對話?

蔡中岳:台灣民眾關注環境議題多是遭遇災難之時,關注自己的生活領域更甚於公共事務。宗教信仰對人的價值觀也有很大影響,因此歐美國家的非營利機構能獲得捐款,多與基督教什一奉獻的觀念有很大關聯。

相較於生存相關的勞工權益等議題,人民通常視環境問題為較未來的議題,取得一定程度的穩定生活品質後才會關注。然而,台灣環境運動的啟蒙多源自於受害者起而發聲,從公義的角度出發,強調環境正義,因此在這個脈絡底下,面對這樣的求救訊號並予以協助者,多為中產階級的人民。總地來看,年輕人較關注涉及生存的勞動議題,或切身相關的國族議題,這是源於台灣的特殊政治脈絡,因此環境議題較少被關注其實是發展常態,而非運動者不夠努力。

雖然關注度不高,但環境運動卻是有能量可以直接影響立法部門。從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脈絡來看,因為許多社運人士過往曾經與現在執政的民進黨同行對抗過威權政府,因而建立了關係,進而能影響國家政策,在國外的遊說團體很少有這樣的影響力。

民眾關注環境議題的熱度雖然不高,但我們仍能對環境治理的議題產生影響力,近年來我們除了致力於政策倡議的研究與遊說,也加強教育推廣部門的推行,透過社群媒體將議題曝光,盼能跟社會大眾更多的互動,也盼能應對結構衍生的處境並盡力對話。

面對社會大眾的批評,如何調適應對?

蔡中岳:十幾年前我開始參與花蓮興建高速公路的議題,即遭受過地方人士指名道姓地當面指責,甚至是網路上的人身攻擊,遭人非議難免,若是有意義的批評我願意接受,即便語氣不一定友善,但如果是一些針對外表之類的人身攻擊,目前多一笑置之。

蔡佳昇:指責有不同類型,換個角度想,至少「黑粉」也是粉絲,有些人其實同樣關注議題。然而,想法、利益和立場不同者,透過溫情喊話及自我調適尚能應對,較大的挫敗則源於立場相近的戰友質疑。

蔡中岳:面對網路世界,有時可能是攻擊者少,但持續發言;支持者多,但不發聲。若只聚焦於批評的聲浪難免會覺得缺乏支持。然而倡議的過程如同傳福音,需要慢慢引起受眾興趣,人的價值觀跟生命脈絡差異極大,本來就難以吸引每個人,沒有人天生就想要破壞環境,只要有想法,即便立場相異,就可以開始對話。

對「武漢肺炎疫情減少人類活動,讓地球修養與恢復」,有什麼看法?

蔡中岳:原以為台灣今年的「國家自訂減碳貢獻」目標達不到,但目前看來的確有因疫情影響而可以達成。透過此事可以發現,人類活動其實是地球最大的汙染源,經濟活動大幅停擺的現況其實亦過於極端,如果大家因此認為減碳即會造成經濟崩塌,反而加深汙名化。

較理想的態度應是思考如何在恢復經濟發展的方向下兼顧環境保護,讓地球持續變好。以計程車業為例,若不僅是補助油錢,而是協助計程車司機的升級油電混合車,將有助於產業轉型,進一步減少化資源消耗。

面對環保的態度不是絕對,不同的發展情境及社會變遷,本就會不斷衍生出不同環境問題,在人類生活的脈動下,找出與環境和平共存的方式才是目標。科學家做研究,環保團體進行倡議,繼續對台灣社會產生好的影響,這也是組織名稱為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原因。

過節日 強調行動和參與

【張原境專題報導】2020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50週年。這個源自美國的活動,起初為反越戰的校園運動,而後逐漸演變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旨在透過座談會、遊行、文化表演、清潔環境、督促立法等行動,喚起世界公民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與意識。2003年,台灣獲得授權成立「台灣地球日」,今年地球日強調行動參與,以「SAVE」為主題,也就是從科學(Science)、擴大同溫層(Amplify)、自發行動(Volunteer)以及教育(Education)四大面向,邀請所有地球人繼續參與。

蔡中岳認為,台灣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較少觸及世界性議題,透過世界地球日的引進,以市集、擺攤等活動方式呈現,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環境議題。早年舉辦「全國NGOs環境會議」時,可藉世界地球日與政治人物會面闡述理念,然而近年卻有流於形式之憾,對於政策改善及議題推進有限。

談治理 監督政府與企業

【林婉婷專題報導】地球公民基金會最早追溯到2007年,現任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在當時辭去教職,轉投入環保運動並成立「地球公民協會」;2011年與在台灣立案的「台灣環境行動網」合併,成為地球公民基金會。目前總部在高雄,台北與花蓮也有辦公室。

當初協會時期是少數以高雄(南部)為據點且關心在地工業汙染與山林破壞等問題的環保組織。不同於公害地區居民組成的自救會,協會不只是針對單一企業或產業造成的汙染事實,而是從產業結構與法令政策方面談環境治理改善,例如呼籲修訂石化業放流水標準。

現在地球公民基金會所關注議題取向可大致分為:工業造成的空氣與水汙染問題從過去持續討論至今,並從中延伸出能源轉型倡議;長期關心的山林保育,進一步成為對國土整體發展與規劃的研究;另一個比較特別的是花東永續發展,當初得知在地青年們關注家鄉環境議題,地球公民基金會遂邀請他們加入、共同努力。

作為政府與企業的監督者,基金會運作經費全來自民眾捐款,而捐款人也成為基金會的監督者;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強化與社會大眾的互動。不過蔡中岳也坦言,投身環境運動很難討好所有人,但有些事情是必須去做,不會受捐助意願影響而中斷監督。

當榜樣 打造節能辦公室

【林婉婷專題報導】2018年,由於支持者無償借用,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總部擁有容納辦公和講座的新空間。為了以身作則,基金會決定打造節能辦公室,並委託「綠適居協會」的邱繼哲團隊設計和施工。

基金會主任蔡卉荀笑著回憶道,當初辦公室密不通風,又有日曬問題,進入辦公室沒多久,大家便滿頭大汗;要使室內溫度下降,節能辦公室以相應角度對症下藥:在隔熱方面,辦公隔間加裝隔熱牆、百葉窗與遮陽棚及種植綠色植栽;講座教室則打造雙層玻璃隔熱系統,利用低耗電動力排氣系統,將從辦公室排出的冷空氣先灌入兩面玻璃牆之間,達成降溫效果,最後再從唯一的對外窗排到室外;隔絕的溫度差可達20度。

通風方面,辦公室安裝有控溫、控濕與清淨功能的進氣系統,進氣機引進外部空氣先透過2層濾網過濾空汙,再經除濕機調節濕度;乾淨空氣送入室內並在小台冷氣機中冷卻,最後送到辦公空間,使整個辦公室平均溫度約維持在27~28度、濕度60%,清爽且舒適。

蔡卉荀還分享道,一般民眾在既有住家設計上,也能透過小改造達到節能效果,例如玻璃窗貼隔熱貼、用書櫃充當隔熱牆、陽台種植爬藤類植物;空汙較嚴重地區則可考慮在使用率高的空間加裝進氣系統。在其他細節與習慣培養方面,如換裝LED燈、獨立電燈與電器開關、熱水壺取代立式飲水機等。


山林水土 農業糧食與違章工廠

相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專題報導/林婉婷

為何農業議題容易遭到社會忽視?

蔡佳昇:這要從台灣發展歷程說起。1960年代,為吸引外資進入台灣,政府開始鼓勵人們投入工業,也確實工業產值較農業高;許多人因此離開鄉下、進入城市打拚,就連長輩也叫子女們不要留在家鄉務農,到城市打拚才有好的生活;久了,人們認為農業沒有發展性,只是長者維持生計來源。

但其實農業有許多功能,例如出外工作者若遭遇生意不順,農村就成為了避風港,讓這些人可以回鄉,靠著自然資源維持基本生存需求。農村是再生產與維持韌性的產業;但這種功能在其他產業蓬勃發展與人民生活富足時就較難引起重視。

新加坡農業安全指數是世界第一,但它本身沒有農業,而是向50多個國家進口糧食;這個觀念類似景氣好時,比起將錢存在銀行,人們更樂意用來分散投資;但若遇到經濟重創,哪怕已分散投資風險,還是有可能瞬間化為泡沫。用在農業與糧食議題,這個重創就是今年的疫情爆發。
不過這幾年有個風潮,各校都開始推動「食農教育」,也就是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蔡中岳:我們有《環境教育法》等法律規範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時數,但台灣環境教育很多只談個人環保──要隨手關燈、做資源回收、不要用免洗餐具等。個人環保固然重要,但若沒有談工廠汙染、山林濫伐等面向,只將環境問題歸因個人,久了就忽略對政府監督。教育內容提升環境意識是對的,但教育方向不是只有個人,而是讓人看見結構性問題。

「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運作情形?

蔡佳昇:農地違章工廠系統從3月20日開始運作,至今已收到70件回報。但其實農地違規事件有很多,有的是違章工廠,有的是傾倒廢棄物,有的是改建住宅和開雜貨店。不過目前基金會主要關注違規工廠,因為它不只占地,還有後續汙染,可能比起其他違規,是更需要優先關注的;所以回報整理起來,與違規工廠相關的是33件。由於回報系統是基金會向「g0v零時政府」定期聚會「黑客松」提案後開發,現在察覺使用者問題,會再回頭和工程師們討論介面設計和使用說明。

另外,舉報進來後,基金會整理、檢舉和電話追蹤,過程中除了要熟悉不同縣市的處理機制,打電話找負責人員,也要判定對方是否意圖推卸責任,並適時提醒;這不是簡單的工程,所以會在4月22~24日舉辦的系統線上說明會中提出招募志工,協助各地檢舉案件的電話追蹤和現場勘查。

針對《國土計畫法》後續監督方向?

蔡中岳:各縣市政府將各自縣市土地做好規劃後交由中央審查,裡面可見農地大幅縮減,另如何處理違章工廠、新編土地分區使用等項目也會在其中,但規劃的背後的原因和合理性則需要檢視與監督;中央的國土功能分區劃設也隱含許多挑戰,因為各地方政府都會希望提升土地價值。接下來就是聚焦在這些實際監督。

資訊補給站

  • 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在哪?民眾如何監督?

    國家發展需要有工廠與生產,但在錯誤的地方建設恐造成環境被破壞。除了長期汙染,農地違章工廠若發生大火,更將直接危害社會安全、損害居民健康、造成空氣汙染,且焚燒造成的化學物質加劇農業汙染。

    2020年3月20日,新版《工廠管理輔導法》公告實施,承諾2016年5月20日後新建違章工廠「即報即拆」;時間點之前中、高污染工廠要遷廠、關廠;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怠於執法時可以代行斷水斷電。

    地球公民基金會為了讓民眾能簡單、安全與匿名舉報,與「g0v零時政府」社群參與者共同開發「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希望透過集結群眾協作達到增加政府執法壓力的效果。地球公民基金會收到回報資料後篩選與確認,以基金會名義向地方政府發送檢舉公文,並追蹤檢舉成效,最後適時公開地方政府「不作為」之數量與問題,同時緊盯中央代行的方案與效率。

  • 何謂「糧食自給率」與「糧食安全」?

    糧食自給率為評估國家糧食自給程度指標,可分別用在產業結構分析或政策制定參考等方面。計算方式可按照價格和營養區分,另根據人民飲食偏好與產業條件,不同產品數字可能有極大落差,例如依據農糧署2018年糧食自給率報告顯示,台灣稻米自給率120%,小麥自給率僅0.1%。

    糧食安全不光指食物原料是否遭汙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定義,糧食安全是「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社會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安全、營養且充足的食物,以滿足其飲食需要和口味,維持活力且健康的生活」,這其中涉及供應、取得、使用與穩定性等面向。

能源轉型 非核減碳與綠能發展

專題報導/張原境、林婉婷

為何大眾普遍對能源轉型信心不足,容易有缺電與限電恐慌?

蔡中岳:台灣人對於電多關注3個方面:電夠不夠、電價以及空氣汙染。

若要談論電夠不夠,須先了解何謂「備轉容量」,全台用電量從日至夜有高低起伏,通常高峰落在夏季中午,當每天實際可調度發電容量扣掉瞬時最高用電量後,相差餘裕即為「備轉容量」。電難以儲存,不是發越多越好,2014~2015年的備轉容量大約2至3%,目前則約6至8%,其實是足夠的;民眾信心則有賴教育,比如一般民眾多認為核能占台灣極大的發電量,但事實上僅約10%;而不論是核電、燃煤或是燃氣電廠都是有使用年限,接近或超過年限故障率自然會提升,甚至有造成其他汙染災害的風險;現在方向是在使用年限到期後除役,而非立刻關閉,並思考如何逐步補進新能源,核電準時除役與是否缺電,其實並無關係。

再來談論電價。台灣既有能源原料如煤礦、石油、天然氣、鈾礦等多仰賴進口,價格掌握在他人手中,沒有自產原料,但電價是全球數一數二低;然而基金會支持的理念是「合理化」電價,而非僅調漲電價。台灣目前不同用電級距收費差異不大,應朝基礎用電較便宜、拉開電價級距收費等目標,鼓勵省電以及付出合理的成本,而不會導致無差別電費提高,其實一般民眾多不清楚電價計算,若有機會妥善說明,大多不會反對。

至於不同能源價格,應以「均化成本」的方式考慮,若只單看鈾礦,核能確實便宜,然而若將核廢料處理、核電廠建造等前期、後續成本,外加環境汙染、民眾健康等風險考慮進去,有時成本難以估算;相較之下,綠能反是成本最低能源。

至於空氣汙染,根據環保署資料,其實發電廠僅占所有空氣汙染源9.8%,最為人詬病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在專家學者的研究中,最多的數據也僅達台中區域的15%,交通工具、傳統產業、農業燃燒等反而為較大宗的空汙來源。另一個與空汙有關因素是大氣擴散條件,夏天雖然電廠運轉較多,但因西南季風吹拂,排放物多會被吹走。不過發電端轉型仍需持續推動,燃煤與燃氣的空污落差不小,如硫氧化物就差了138倍,懸浮微粒也差了48倍左右,燃氣取代燃煤是第一步,再生能源則為最終目標,是為「非核減媒」。

然而再生能源也並非無限制發展,比如太陽能板興建「屋頂型」優於「地面型」,前者既可發電又可遮陽,後者則須評估對於該區域環境生態的影響,因此在光電發展上,我們推行「環境社會檢核機制」,分別從環境及社會端檢核其對於生態及產業造成影響。

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我們亦提倡公正轉型的概念,對於轉型過程中勞動權益受損,提倡政府與廠商應予以輔導,民眾亦參與在轉型過程中,而不僅只有政策及企業,整個過程應考量多方複合因素。

如未來課徵「能源稅」或「碳稅」,在執行上有哪些潛在漏洞、如何因應?

蔡中岳:國際提出「碳定價」(Carbon Pricing)來因應氣候變遷,以稅制或碳交易方式收取,但意義是在減碳,不是懲罰企業。

聽到多徵稅,企業一定會跳腳,表示要遷廠他國與解雇員工;所以我們提出「稅收中立原則」,國家每年向民眾課稅總額不變,增加能源稅後就減少其他項目,例如所得稅或營業稅,讓總額維持;如此被課徵能源稅的是排碳大戶如企業、工廠;一般民眾所課徵的稅能減少,以此激勵社會大眾支持這項決策。

至於課稅是否真的能夠減少碳排放?假如每年度碳交易量設定總額逐年減少,一方面走向減碳,一方面也能促使企業思考是要購買更多排碳權,又或是要改善廠房設備以減少排碳。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