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許多國家限制進出口、陷入半鎖國狀態;其中,台灣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糧食自給率約是30至35%;疫情影響,也讓「糧食自給率」議題進入大眾視野,與之習習相關的,是台灣國土規劃與違章工廠佔用、汙染農地問題。適逢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本期(3556期)專題採訪「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與山林國土組專員蔡佳昇,談糧食自給率、農地違章工廠,以及與整體氣候變遷有關的能源轉型議題。(張原境、林婉婷專題報導)

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在哪?民眾如何監督?

國家發展需要有工廠與生產,但在錯誤的地方建設恐造成環境被破壞。除了長期汙染,農地違章工廠若發生大火等意外事件,更將直接危害社會安全、損害居民健康、造成空氣汙染,且焚燒造成的化學物質加劇農業汙染。

延伸閱讀:農地違章工廠火大米 新科立委火大禮

2020年3月20日,新版《工廠管理輔導法》公告實施,承諾2016年5月20日後新建違章工廠「即報即拆」;時間點之前中、高汙染工廠要遷廠、關廠;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怠於執法時可以代行斷水斷電。

地球公民基金會為了讓民眾能簡單、安全與匿名舉報,與「g0v零時政府」社群參與者共同開發「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希望透過集結群眾協作達到增加政府執法壓力的效果。地球公民基金會收到回報資料後篩選與確認,以基金會名義向地方政府發送檢舉公文,並追蹤檢舉成效,最後適時公開地方政府「不作為」之數量與問題,同時緊盯中央代行的方案與效率。

何謂「糧食自給率」與「糧食安全」?

「糧食自給率」為評估國家糧食自給程度指標,可分別用在產業結構分析或政策制定參考等方面;最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所發展,用以判斷後勤補給力。計算方式可按照價格和營養(熱量)區分,另根據人民飲食偏好與產業條件,不同產品數字可能有極大落差,例如依據農糧署2018年糧食自給率報告顯示,台灣稻米自給率120%,小麥自給率僅0.1%。

「糧食安全」議題所談不光指食物原料是否遭汙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定義,糧食安全是「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社會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其飲食需要和口味,維持活力且健康的生活」,這其中涉及供應、取得、使用與穩定性等面向探討。

 

(相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請分享目前為止『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運作情形?」

蔡佳昇:系統從3月20日開始運作,至今已收到70件回報。但其實農地違規事件有很多,有的是違章工廠,有的是傾倒廢棄物,有的是改建住宅和開雜貨店;不過目前基金會主要關注違規工廠,因為它不只佔地,還有後續汙染,可能比起其他違規,是更需要優先關注的;所以回報整理起來,與違規工廠相關的是33件。由於回報系統是基金會向「g0v零時政府」定期聚會「黑客松」提案後開發,現在察覺使用者問題,會再回頭和工程師們討論介面設計和使用說明。

另外,舉報進來後,基金會整理、檢舉和電話追蹤,過程中要熟悉不同縣市的處理機制,且打電話找負責人員,也要判定對方是否意圖推卸責任,並適時提醒;這不是簡單的工程,所以會在4月22日至24日舉辦的系統線上說明會中提出招募志工,協助各地檢舉案件的電話追蹤和現場勘查

延伸閱讀:地球公民基金會籲舉報違章工廠 為農地止血

 

「綜觀而論,為何農業議題容易遭到社會忽視?」

蔡佳昇:這要從台灣發展歷程說起。1960年代開始,為吸引外資進入台灣,政府鼓勵人們投入工業,也確實工業產值較農業高;許多人因此離開鄉下、進入城市打拚,就連長輩也叫子女們不要留在家鄉務農,到城市打拚才有好的生活;久了,人們認為農業沒有發展性,只是長者維持生計來源。

但其實農業有許多功能,例如出外工作者遭遇生意不順,農村扮演照顧角色,讓這些人可以回鄉,靠著自然資源維持基本生存需求。農村是再生產與維持韌性的產業;但這種功能在其他產業發展與人民生活富足時就較難引起重視。

新加坡農業安全指數是世界第一,但它本身沒有農業,而是向50多個國家進口糧食;這個觀念類似景氣好時,比起將錢存在銀行,人們更樂意用來分散投資;但若遇到經濟重創,哪怕已分散投資風險,還是有可能瞬間化為泡沫。用在農業與糧食議題,這個重創就是今年的疫情爆發。

蔡中岳:我們有《環境教育法》等法律規範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時數,但台灣環境教育很多只談個人環保——要隨手關燈、做資源回收、不要用免洗餐具等。個人環保固然重要,但若沒有談工廠汙染、山林濫伐等面向,只將環境問題歸因個人,久了就忽略對政府監督。教育內容提升環境意識是對的,但教育方向不是只有個人,而是讓人看見結構性問題。

 

「針對《國土計畫法》後續監督有哪些方向?」

蔡中岳:各縣市政府將各自縣市土地做好規劃後交由中央審查,裡面可見農地大幅縮減,另如何處理違章工廠、新編土地分區使用等項目也會在其中,但規劃背後的原因和合理性則需要檢視與監督;中央的國土功能分區劃設也隱含許多挑戰,因為各地方政府都會希望提升土地價值。接下來就是聚焦在這些實際監督

延伸閱讀:

環團批《國土計畫法》倒退 國家重大建設認定易引爭議

十萬農地被消失,縣市政府快住手

小英政府對國土計畫有歷史責任

 

系列文章

地球公民基金會談投入台灣環境運動心路歷程

能源轉型議題:廢核減煤與綠能發展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