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專SCM星期三 談資訊爆炸時代的焦慮感

(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台南報導】社群媒體興起之後資訊的流動日益龐雜,取得門檻也逐漸降低,隨之而來的便是面對過多資訊引起的焦慮感。4月22日台南大專中心「SCM星期三」活動聚焦於認識「資訊焦慮」,透過遊戲及分享的方式,帶領大專生檢視自己是否已被大量資訊影響生活而不自覺,思索如何建立處理大量資訊的技巧及適宜的應對態度。

台南大專中心傳道師高柏恩指出,資訊是資料處理過後有意義的內容,能夠減少資訊使用者的不確定性,而「資訊焦慮」發生在資訊使用者獲取資訊後,卻無法降低其不確定性所引發的焦慮感受。高柏恩引述《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的作者理查・伍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的研究指出,引發資訊焦慮的原因在於「我們真正了解的」與「我們以為應該了解的」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資訊爆炸帶來的龐大資訊量令人渴望求知,卻永遠也追不完。當資訊無法滿足人想要知道的與需要知道的,就容易引發資訊焦慮。」因著保存能量、與他人建立關係、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等表層渴望或深層潛在動機,人類對資訊採取行動,於是引發了資訊焦慮。

接著高柏恩提出了資訊缺乏、資訊超載、資訊環境影響及人際關係影響等4種分析資訊焦慮的面向,對於資訊缺乏掌握、覺得需了解的資訊不勝負荷或知道哪裡可以找到資訊卻不得其門而入,都有可能引發焦慮,而科技進步帶來無止盡的進步感,以及在學習、工作與人際溝通時,因相互比較而產生自我價值的懷疑或自我追尋的不確定性——「失衡的愧疚感」,都是現代社會群眾容易產生資訊焦慮的原因之一。成大團契邱筱涵則提出了「資訊狂躁症」與「資訊肥胖症」2種症狀,前者會強迫性想抓住每個片段的資訊,後者則是呈現吸收過量資訊的狀態,並引用約翰・納許(John Naish)著作的《剛剛好,的生活》(Enough)一書的內容指出「你需要的,遠比你想要的少很多。」

至於如何面對資訊焦慮,南台百合團契蕭苡琳認為接納自己的有限性是關鍵態度,「資訊焦慮其實沒辦法完全靠收集或是追趕資訊來消除。」並提出社交媒體排毒(Social Media Detox)的概念,藉由節制自己每日觀看新聞的數量,並留意內容是否合理確實,或是關掉提示選擇每天在某個時間閱讀新聞,「在肺炎疫情資訊每天都在更新的時候,減緩焦慮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高柏恩則強調建立自身知識地圖的重要性,從原本遊牧民族式的碎片化學習,透過思考及跨領域的整合,建立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等思考脈絡,這樣當新的資訊或知識出現時,即可良好的應對、消化、連結,較不會焦慮。

在牧養大專生的過程中,高柏恩觀察到學生往往在滑手機的過程中,忘記原本要做的事,「現在的手機具備太多功能了。」使得學生難以跳脫環境的制約,容易分心且不自覺地成為習慣,期盼透過談論資訊焦慮,可以讓大家對於自己的處境有更多的覺察省思。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