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湯德章烈士講座 促加強古都人權教育
【林家鴻綜合報導】日前公投盟總召蔡丁貴教授以「轉型正義不能等,市民安全不能賭」為由,率領群眾拉倒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文銅像,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台灣教師聯盟2月28日前往公園向湯德章半身像獻花追思後,於府城舊冊店舉辦「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 追思湯德章烈士」講座,繼續催促市府將3月13日訂為「湯德章紀念日」、並設紀念館,讓其慷慨赴義事跡及反抗強權的精神,能讓更多莘莘學子了解,加強文化古都的人權教育面向。
台日混血的律師湯德章,生前充滿正義感,一生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在台南地區很受人敬重,曾拒絕國民政府長官陳儀邀請,不做中國官。67年前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他被民間推舉為治安組長,卻遭當局羅織罪名逮捕。當時為保護台南菁英,他一面徒手抗捕,一面爭取時間將住所相關名單的資料燒毀,拯救許多生命倖免於難,但自己卻在3月13日於湯德章紀念公園現址慘遭槍決。弔詭的是,在記念他的公園中央卻矗立一座高聳的孫文銅像,去年即遭台教盟痛批,指孫文銅像為象徵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政治圖騰,不僅與公園主題無關,還侮辱湯德章。
2月28日台南市李登輝民主協會理事長王壽國於台教盟座談會表示,去年台教盟、台灣北社等本土社團即開始關心湯德章公園內孫文銅像問題,多次向市長賴清德表達遷出孫文銅像的訴求,並獲允諾。市府後來以捐贈孫文銅像的獅子會反應銅像基座年久失修、隨時有倒塌危險為由,準備搬遷,卻因藍營市議員率眾佔領公園而緩拆。蔡丁貴眼看二二八將到,為捍衛台灣人尊嚴,2月22日先行拆除。
蔡丁貴事後指出,拆孫文銅像除了考量市民安全,也是讓記念二二八受難者的「湯德章紀念公園」實至名歸,實現轉型正義。其實,市府若願意舉辦地方事務性的公投,讓銅像去留回歸直接民主機制,應該是較盡責的做法。社會也應深思拆銅像是否為暴力?當天行動不但沒傷害人,還將潛在的公安意外排除。
二二八事件見證者、壽山中會德生教會86歲的會友張大邦,也應台教盟之邀分享。湯德章生前的居所由他父親興建,從小在台南出生、受教育的他,23歲時因批評時政遭國民黨判刑,於綠島蒙受10年冤獄,後來迫不得已搬到高雄。張大邦感謝蔡丁貴等人拉倒孫文像,並分享他刊登著作《不滅的烙記──張大邦的二二八、白色恐怖記憶》的部落格(zhang18814.pixnet.net/blog)。該書頗受高雄市政府重視,列入高雄文獻。但他認為自己是台南人,希望能獲台南市府重視。
自由廣場共生音樂節 議題展覽助喚醒失憶
【邱國榮台北報導】2月28日由台灣國家聯盟、台灣228關懷總會、台灣北社、台灣教授協會等社團共同主辦的「2014年228共生音樂節」,在自由廣場盛大舉辦,邀請了超過20個NGO組織進行小型聯展,呈現所關注的社會議題。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音樂會以及各式靜態展覽,讓台灣人民知道二二八事件的傷口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在國家暴力體制長年壓抑下,整個台灣透過集體失憶的方式,蓋住了傷口,隱隱的疼痛不時發作,使台灣人民無法昂首闊步地走向民主盛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也以個人身分出現在會場中。他受訪指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雖然每年都在辦紀念禮拜,但是,教會逐漸遺忘二二八事件,卻也是不爭事實。他說長老教會應該是非常關注轉型正義與公義和平的人民團體,但卻出現逐年態度冷淡的現象。
黃哲彥說:「教會的牧師不主動講這件事,因為講這件事情,會牽動到教會族群的問題,會牽動到教會立場的問題,所以牧師不太敢、也不太去想講這方面的事情;當然教會不去講二二八的時候,慢慢的聲音就會不見。」他進一步指出,一定要表達教會的立場,才會強調出上帝的民主與自由,不是人性製造民主與自由。特別是在教育部刻意更改課綱的這時候,教會與社會更應該談二二八事件,尤其是長老教會常講新而獨立的國家,但「新」與「獨立」要從哪裡開始?他說二二八事件就是能夠給予這個問題的答案的重要啟示。
南榕廣場紀念展暨追思會 年輕人南方思考未來
【陳怡萱台南報導】記念二二八事件不再是年長者的事,2月28日當天由成功大學零貳社、台南女中「南蠻‧記憶歷史」小組、屏東大學落山風社、台南社區大學愛上政治社等較年輕的團體,共同在成大南榕廣場舉辦追思活動,透過67年前的故事,在南方思考台灣年輕一代的未來。
這場「意南望,義難忘,易南榕」紀念展暨追思會白天的記者會上,南女學生以行動劇演出白色恐怖受難者丁窈窕的生平遭遇。紀念展陳列的是陳澄波、湯德章等6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立牌,上面有他們的肖像與事蹟。晚上追思會上,曾於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組織學生大隊維護台南治安的成大物理系退休教授吳慶年,來到現場談當年歷史並憶及鄭南榕,表示「讀書人就是應該關心社會時事」。
參與主辦的台灣南社、行南文化協會、台灣教授協會等亦派代表致詞。行南文化協會理事長莊程洋表示,直到大三才知道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非暴民、研究所時才認識鄭南榕,他呼籲現場年輕人要努力把這些事讓更多人知道。南女代表蔡同學說,「身為台灣人不應該遺忘前輩的努力,而且還要告訴政府做他們該做的事!」她希望年輕人可以邀請更多年輕人,去看見、聽見,然後參與在當中。
前來現場關心的葉菊蘭在眾人邀請下上台致詞,她說,看見年輕人在努力,感到欣慰,遺憾當年的加害者並未反省。她呼籲年輕人要把知道的訊息傳遞出去,一個接一個,那就是力量,就是台灣的希望。追思會尾聲,由長榮大學助理教授黃肇新帶領為受難者及家屬禱告。
台南文化中心歌仔戲 看郭懷一抗荷學歷史
【林家鴻綜合報導】為幫助教會了解在地歷史,台南中會教社部今年2月28日特別與嘉義中會、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市基督教協進會、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合作,邀請教會牧長兄姊到台南文化中心,觀賞台灣歌仔戲班劇團改編自郭懷一抗荷事件的歷史劇《郭懷一》,揭開荷據時代台灣被殖民的記憶,有別於傳統歌仔戲的現代舞台呈現,讓台下1400人看得目不轉睛,連台南市長賴清德也來捧場,坐足3小時。
台南大專中心25位來自各大專團契的幹部也共赴盛會,「其實我們是被劉南芳老師的熱情所感動。」中心工作者吳明漢傳道表示,台灣歌仔戲班劇團總監、劉南芳一直期待在大學內推廣歌仔戲文化,但效果有限。之後邀請劇團理事長劉南英傳道到中心分享,結果打動不少團契會長和輔導的心,也因而體認到對歷史認識的不足。
南中教社部長宋信喜牧師表示,觀賞《郭懷一》給人的歷史反省就是,「台灣人不要一直重蹈覆轍」,400年前荷蘭人挑撥族群間的仇恨與衝突,分化台灣人民抗暴的力量,最終釀成族群屠殺的慘劇;反觀今日,歷史似乎仍在重演,台灣人務要團結抵抗,勿再任由外來政權趁機製造族群緊張。
當初提出《郭懷一》歷史劇作為教會事工的總會副議長羅仁貴牧師表示,教會有責任讓台灣人認識在地歷史。值得一提的是,長老教會為迎接宣教150週年,將於台南規劃一系列以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為主題的活動,羅仁貴希望台灣歌仔戲戲班也能寫一齣關於巴克禮的故事,宣揚更多在地歷史。
林宅血案34週年追思禮拜 愛鄰如己以家書傳愛
【林宜瑩台北報導】今年是二二八事件67週年,同時也是林宅血案祖孫受難34週年,按往例在2月28日上午9點半,林宅血案受難者林義雄、方素敏夫婦,以及他們倖存的大女兒林奐均、美籍牧師夫婿印主烈及5位孫女,都會到七星中會義光教會參加「林母游阿妹、亮均、亭均受難34週年追思禮拜」,包括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民進黨立委鄭麗君等人都全程參與,立委田秋堇也特贈花籃致意。
這場追思禮拜由前義光教會牧師、現為總會助理總幹事鄭英兒擔任司會,並由義光教會小會議長鄭信真以「成做厝邊」為題證道。他用聖經路加福音10章25至37節耶穌回應教師的提問,鼓勵大家要讓義光教會成為疼厝邊親像疼自己的教會,身為基督徒也唯有學習好撒馬利亞人一樣,真正做到「憐憫伊的就是。」鄭信真也舉例指出,無論戴仁壽醫師設立樂山園療養院照顧痲瘋病人,還是現在的恩友中心關懷街友,這都是「愛鄰如己」的真實見證。
與會者也特別吟唱林義雄、方素敏的雙胞胎女兒亮均、亭均生前最愛的一首歌〈我的邦妮〉(My Bonnie),現場許多人聽到之後都頻頻拭淚,連林義雄、方素敏夫婦也不免眼眶泛紅。
由於日前林義雄透過圓神出版社,出版了上下兩冊一套、新版的《只有香如故》一書,書名是引用中國南宋詩人陸游〈卜算子.詠梅〉的詩詞作品,而該書的初版是在1984年11月由天堂鳥出版社發行,在追思禮拜後,許多媒體也前來訪問林義雄夫婦,為何要在林宅血案事發多年後,加上林義雄這3年寫給林奐均的家書,重新再版《只有香如故》一書。林義雄受訪時表示,他3年多前就開始動筆,以家書的形式向女兒奐均呈現他對人生120個問題的看法,包括如何做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關係、如何看待社會、國家等問題。
至於為何會在30年之後才回來重談林宅血案,林義雄坦言,每次想說這件事時,在心裡永遠是一個劇痛,可是他認為,可能女兒也想知道他的心裡到底是如何看待,才會想以家書的方式來與女兒談論。
至於外傳他要組第三勢力新政團一事,林義雄表示,台灣有社會運動團體期望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應該把這些理想更具體、廣泛的傳遞出去,他只是整合各社團,並且協助如何讓台灣人民知道後給予支持,這是對台灣有益的事;關於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日前曾說不一定要追究二二八事件的元凶,林義雄表示他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對歷史應該要有詳細的事實呈現,才能成為後代的歷史教訓,要是不去探究事情發生的原委,這是對不起整個台灣社會。
在看了父親的家書後,林奐均說,心裡真的很感動,也深深知道自己是一個被爸爸疼愛的女兒。她說,父親對待台灣,也像是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在疼愛,很期望眾人能體會到林義雄對女兒、對台灣這個國家的愛,不過林奐均也坦言,其實很不想去談林宅血案,因為一碰就感到很痛苦,也相信她與父母親彼此了解、並且是一起扶持度過的,而林義雄也將自己最深、最想讓她知道的都寫在書信中。
台中中會追思禮拜 扶助弱勢續為民主打拚
【黃以勒台中報導】2月28日全台各地均舉辦二二八相關紀念活動,台中中會教社部也委託台中公義行動教會在台中公園更樓舉辦追思禮拜,邀請數十位受難者及家屬參與,並由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主禮,現場來自各教會及民眾約600人,當天奉獻分別捐贈給3個弱勢團體,盼一起扶助弱勢、為民主打拚。
林芳仲以彌迦書4章1~5節為題證道,他特別強調第4節:「人人攏欲坐佇家己的葡萄樹腳,及家己的無花果樹腳,無人互伊驚。」想像台灣人能夠放鬆坐在樹下談天,一定是人民生活和樂,期待台灣記取歷史教訓,建立不再讓人驚慌恐懼的國家。
禮拜中也向現場受難者及家屬獻花致意,參與者包括張七郎醫師家屬與曾參與台中二七部隊的受難者林才壽。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夫婦也受邀致詞,他提到當年正值台中一中一年級,在台中公會堂(今自由路立體停車場)親眼所見的民兵攻堅,並感嘆許多台灣在地的歷史需要被重視,為了避免近日課綱調整導致台灣中國化,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更是需要一再訴說。
參加台中二二八事件追思禮拜已有10年的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及4度參與的蘇嘉全均受邀講話,林佳龍希望台中二七部隊的歷史能讓台中人看見,並覺驕傲;蘇嘉全則引用美國開國元勳喬治梅森(George Mason)說過的:「當這個政府無法給人民、社會和國家公義和安全時,人民有絕對的權力『選票』來換掉這個政府。」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政府更能為人民著想。
嘉義中會紀念音樂會 朗讀聖經安慰受傷靈魂
【陳怡萱嘉義報導】繼上週舉辦過二二八追思禮拜後,2月28日當天嘉義中會再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義市文化合唱團、長榮大學神學系等合辦追思紀念音樂會,由趙培文指揮嘉義市文化合唱團演唱法國民樂推動者佛瑞(Gabriel Urbain Faure)的〈安魂曲〉,每一曲目間安排受難者家屬及嘉中牧師輪流朗讀聖經經文。尾聲全體會眾起立默哀,再以一曲〈你敢有聽著咱唱歌〉帶到氣氛最高潮。
音樂會開始由嘉中議長王豐榮牧師講述二二八事件,帶領眾人為受難者家屬禱告,藉禱告安慰人心與受冤屈的靈魂。接著從投入民主運動30多年的趙振弍牧師開始,以「先朗讀、再演奏」的模式進行,朗讀者包括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重光、江榮森兩位受難者家屬。
音樂會尾聲,趙培文朗讀顏信星牧師寫的詩〈阮無愛閣哮〉,在台上激動哽咽。事後他接受訪問時表示,想到台灣至今沒有真相,政府刻意不讓年輕人知道歷史,只會在這天做秀、辦活動走馬看花,感到非常憤慨。身為音樂家,趙培文說,能做的很少,只希望透過音樂配合經文,藉此安慰每位受難者家屬。「台灣人何時才能清醒?」他期許這場音樂會如果能影響到一個人付出行動,就足夠。
最後一曲〈你敢有聽著咱唱歌〉改編自音樂劇《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歌詞道出人民悲憤心聲,亦呼應台灣經歷種種殖民時期而產生許多悲劇,期許「有一工活出自由的新性命」。
屏東中會音樂禮拜 祈禱反省盼望人民覺醒
【林家鴻採訪報導】在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真相大白、掌權者真心懺悔之前,「我們會一直祈求,直到真正的公義實現在地上,願慈愛和公義能在我們的心中和街頭相遇。」2月28日屏東中會教社部於公正國中禮堂舉行二二八事件67週年音樂禮拜,包括公館教會長老、縣議員李清聖、立委潘孟安等數百人,共同在顏信星牧師帶領下,以祈禱記念當年慘死的冤魂,並求上帝眷顧67年來在無數暗夜中流著心酸淚水的受難者家屬,安慰其心靈傷痕。
禮拜中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溫振華,受邀說明二二八事件及意義。屏中議長蘇頌榮牧師表示,國民黨於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對知識分子及無辜者的人權迫害,是台灣人後來長期不敢關心政治的原因。「今天仍有許多不公義在發生,」馬政府在政治上傾中賣台,經濟上萬物齊漲,唯獨薪水不漲;甚至亂花人民納稅錢,例如五楊高架道路是全世界造價最高的道路,僅40公里斥資882億,「鑲金的都沒那麼貴!」
「烏克蘭人民覺醒,起身推翻腐敗政府,而我們還要忍受多久?」蘇頌榮說,馬英九民調世界最低,做總統做到走到哪裡都被人嗆聲和丟鞋,甚至開車撞總統府;民調最低的縣市長也清一色是國民黨,都已腐敗至此,卻還有人投票給他們。「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這句話道破台灣政治問題在於劣質的賄選文化及人民思想仍尚未覺醒。
屏中教社部長李松霖長老表示,許多各行各業人士,不分宗教,互相接納,齊赴此次盛會,讓他萬分感動,近400名與會者中,一半以上皆是非基督徒,從教會宣教的角度來看,是很大鼓勵。民進黨立委潘孟安則表示,教會舉辦活動不忘關懷土地,特別感謝長老會歷來見證台灣民主發展,成為民主化的重要催化劑,每一次的民主運動或本土化運動,都能看到許多教會人士「勇敢站在最前方,成為從政者的支持、鼓勵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