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百工學家】科學化地遵循「治理這地」

Image by Onkel Ramirez from Pixabay
◎芊芊(水資源工程師)

我是一位水資源工程師(Water Resources Engineer)。這個職位是一種土木工程師(Civil Engineer),我們做的並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造橋鋪路,而是與水資源相關的公共建設。工作的內容除了設計滯洪池(Detention Pond)與下水道系統等在都市裡需要的排水設施以外,還包含河道修復與涵洞設計這類和自然環境結合的工程。

以上,是對水資源工程師的標準解釋,但通常我向別人說完這一長串之後,大家的反應都是似懂非懂地說:「喔──所以就是造橋鋪路嘛!」因此,請讓我用說故事的方式向你娓娓道來。

小銘買了一塊地,要用來蓋房子投資賺錢。為了把錢賺飽賺滿,他決定把整塊地蓋好蓋滿,不留一點空隙地蓋了十間透天厝。房子蓋好後也順利賣掉了,可是每次一下完雨,這塊地就淹水,畢竟雨水是穿越不過水泥房子與柏油鋪面的。但是沒關係,旁邊都是田還有空地,淹水往兩旁一流就沒事了。問題是,不到十年之間,其他開發商就把四周的地全都買下,又蓋了一棟一棟的透天厝。原本有吸收水分功能的土壤全部被不透水的水泥與柏油鋪面取代,即便只是一陣小小的雨也無發宣洩,足可讓這些新住戶的名車泡在水中。唉,這些問題,要是小銘一開始找個水資源工程師一起來蓋房子的話,就都解決了啦!

滯洪設施的功能就是在暴雨來臨時,提供一個地下的儲水庫。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的法律規定,新開發建設案必須將土地回復到原始森林的涵水程度。同時,儲水的過程,下水道管線必須能夠過濾、淨化這些從馬路上沖刷下來的汙水,讓雨水最後能乾乾淨淨的排進湖泊、河川或是海洋裡。

我在美國念完相關的碩士後,找到了一份水資源工程師的工作,開始學習用電腦程式模擬社區淹水的情況,並在有限的土地資源裡,放進大小適中的滯洪設施。當然,土地開發建設牽扯到的法規有百百條,每一個城市或是郡縣的規定也不盡相同。這中間也要與設計道路與結構的工程師合作,畢竟排水系統不能與地基、地下的電纜線或是排糞的管線有衝突。想要取得營建許可,更要與公部門的生態學家合作,確保我們的設計不會排放有毒廢水,影響當地的河川生態。

有趣的是,在美國的政治氣候裡,基督徒通常是不相信全球暖化的保守人士,並且認為環保議題是科學捏造出來的產物。在台灣教育體制的脈絡下,許多人也將科學與神學視為互相牴觸的兩件事。然而,我相信在21世紀,上帝透過人類的手用科學治理這地。水文模擬何嘗不是在人類有限的眼界裡,一窺上帝眼中洪水的樣子。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1條評論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