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漸失馬偕話語權?專家建議深化研究

(相片提供/鄭浚豪牧師)

【林宜瑩採訪報導】今年是馬偕博士逝世119週年,6月2日「馬偕日」當天,包括新北市淡水區長巫宗仁、淡水區公所一級主管、台北中會北三區牧長,及淡江中學校長柯賜賢率師生,一起到馬偕墓園獻花、致意;不過,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鄭睦群及真理大學前校史館長王榮昌牧師擔憂,長老教會已逐漸失去對馬偕的話語權。

在台北中會淡水教會信徒、時任淡水鎮鎮長郭哲道的力挺下,2001年6月2日、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時,馬偕孫子偕約翰被授予「永久榮譽鎮民」,並在淡水中正路的馬偕博士雕像前舉行紀念禮拜追思會;當時郭哲道就宣布6月2日為「淡水馬偕日」。

2002年,為記念馬偕來台宣教130週年,淡水地區不分教派的教會牧長、兄姊,齊聚淡江中學大禮拜堂舉行聯合禮拜;2007年,淡水地區長老教會與淡水聯禱會一同,並邀請淡江中學、真理大學、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於是年「馬偕日」舉行一系列活動,讓「馬偕日」成為淡水地區最重要的宗教盛事;不過,近幾年的「馬偕日」又縮減到馬偕墓園獻花,規模相較大不如前。

(相片提供/鄭浚豪牧師)

對此,鄭睦群直言,馬偕對台灣醫療、教育影響甚鉅,當年「淡水馬偕日」的成形,是台北中會淡水長老教會、淡水鎮公所、行政院社區總體營造等多方促成的結果;2000年前後,台灣社會就有許多與馬偕相關的活動,馬偕漸漸成為「公共財」,很多非長老教會的教派及教會機構,紛紛把馬偕在北台灣宣教這段歷史納入他們的論述範圍裡,長老教會似乎逐漸失去對馬偕的話語權,尤以近幾年為甚。

「馬偕歷史要是不被長老教會持續述說,不但後人會忘記,對馬偕的話語權都有可能被長老教會之外的教派或教會機構給拿走。」鄭睦群語重心長地表示,近年馬偕相關史料陸續增加,可是多數長老教會對馬偕仍停留在極淺的認知與印象,實在應該更深化、多面向去探討馬偕對台灣的貢獻與影響,才不會太可惜。

這也是為何鄭睦群等人成立八角塔男聲合唱團,致力吟唱馬偕生前最喜愛的聖詩;《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在2016年更獲得第27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到如今,只要八角塔男聲合唱團演出有關馬偕的詩歌,鄭睦群都會在演唱前講述相關歷史與詩歌由來,藉此將馬偕事蹟讓更多聽眾知道。

真理大學校牧室主任王榮昌也認同鄭睦群的擔憂,坦言要是長老教會不能好好掌握對馬偕的話語權,馬偕真的就會被台灣社會或外教派拿去,運用在醫療、教育、宣教各層面的論述,例如就有外教派把馬偕來台宣教,透過行腳西台灣、東台灣各教會,成為他們教會自己的年度重要活動,也有某教派把馬偕先去中國、再來台灣的這段歷史,特意說成是西方對東方華人宣教史的一部分等等。

王榮昌說,近年長老教會雖有翻譯《馬偕日記》《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等,可是卻沒有更多研究或廣泛推廣,反而過於專注在掌握與馬偕有關的學校、醫院經營權,害怕失去教會興辦的教育、醫療機構,卻忽略對馬偕話語權的爭取。

(相片提供/鄭浚豪牧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1條評論

  1. 幹嘛爭取馬偕的話語權?要做的的話就學習馬偕犧牲奉獻的精神,派神學生到台灣各個偏鄉角落,這才是馬偕的精神。成就更多的馬偕才是長老教會要做的事,還會怕沒有馬偕嗎?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