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6月13日下午,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於中心7樓會議室舉辦社區巡迴宣導活動「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輪椅導遊」、旅遊家黃欣儀,她從經驗出發,循序漸進談與聽眾們分享、討論身心障礙者旅遊權益與秘訣。

「坐輪椅的人可以旅遊嗎?」黃欣儀回顧,因紅斑性狼瘡導致脊髓損傷、成為輪椅族後,原是由家人接送,擔心家人太累而改搭計程車,後來得知復康巴士資訊,但因為預約制所以機動性較低,最終選擇自己駕駛改裝汽車。自駕確實需要心理建設和重新學習,然不嘗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果然,自駕讓她像隻自由的鳥,可以自己規劃旅遊行程、欣賞更多即時美景。

黃欣儀請問在座對於無障礙大眾交通工具的印象,有人直言低底盤公車少,因此有班次與時刻限制,有時甚至「有去無回」;黃欣儀坦言,這是因為客運數量不足,但每條路線按照法律都要有無障礙接駁,才導致這個符合法律規範卻沒有實際效益的結果。

(攝影/林婉婷)

黃欣儀提到,若家人不放心障礙者獨自出遊,可以參加團體旅遊,不用自己調查和設計行程,還能接觸新朋友。「大家覺得好的無障礙旅遊是怎麼樣的呢?」黃欣儀點出,作為導遊要做好功課,以讓遊客們享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旅遊。導遊除了規劃合適季節與性質的路線、景點,提醒時間以掌握行程進度,還要注意使用手推輪椅遊客們在走碎石路和田埂地時的操作安全等細節;黃欣儀用照片分享幾次精彩的帶團回憶,並說明在旅遊期間發現需要改進的無障礙空間例子,如無法讓電動輪椅進入的狹窄廁所、鋪得凹凸不停的水泥路、擋機車的路阻反阻擋了輪椅族等。

事實上,身心障礙者參與旅遊,能觀察景點建設不足並提供實用改善建議,讓管理單位們明確知道有這樣的需要,除了障礙者自己能受惠,更造福日後的其他人和長輩們;黃欣儀本身就有許多與公部門、管理單位溝通的經驗;她分析,現在許多地方「景點」以重視無障礙設計,問題主要在交通和住宿。

黃欣儀感嘆,雖然環境越來越好,對不少後天障礙者而言,要走出門還是不簡單,必需適應心理或生理的挑戰;她自己曾經腳部併發血管炎,經歷漫長尋醫與治療過程才稍有痊癒,現在持續治療其他病症,不過這些經驗讓她鼓起勇氣挑戰「出國」,因此完成參觀德國著名景點新天鵝城堡的夢想。她最後感謝許多前輩們為台灣無障礙設施的完善建設努力,鼓勵大家也能成為建議的貢獻者。

(攝影/林婉婷)

在問答時間裡,聽眾們與黃欣儀討論有哪些好去處、好景點,也有人詢問:無障礙旅遊雖然對障礙者更友善,但相對需付出的旅行費用也較高,對不少經濟較拮据的家庭而言確實是個難題;黃欣儀建議要學習取捨與平衡,宜省下日常非必要的零碎花費,累積成一趟畢生難忘旅遊的基金,這樣玩得更盡興,亦獲得更多樂趣。

屏東障福中心歡迎學校、教會、社福等機構「借閱」真人圖書館,由身心障礙者擔任主講員,邀請民眾參加、聆聽講座,藉著真實接觸與面對面交流,促進社會具體認識身心障礙者處境和權益,進一步產生理解與尊重;且不同生命故事碰撞,更為彼此帶來繼續進步的動力。更多資訊可洽詢08-737-8402,或搜尋屏東障福中心同名臉書粉絲專頁。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