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棺材舞談追思禮儀中的情緒引導

Image by carolynabooth from Pixabay
◎陳玉海

近日來自非洲加納共和國的抬棺專業團隊,在國外媒體做一系列報導之後,以其抬棺舞(Dancing Coffin)在全球竄紅,抬棺跳舞的片段成為黑色幽默的網路迷因,經過混剪成為各種哏圖,在社群網路上流傳,歡樂、俏皮的背景音樂搭配著喪禮中的棺木,以及手舞足蹈的圍觀親族,這些弔詭的畫面,顯得獨特又詭異。

其實早在2013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曾報導台灣的「孝女白琴」,讓西方世界了解台灣哭喪女的獨特傳統,西方媒體對台灣與非洲的喪葬文化的報導,雖不免具有對他者追奇獵異的心態,但也看出傳統西方基督宗教的喪葬文化,以悲傷肅穆為主調的追思儀式,缺乏真情恣意的情緒表達。

教會的追思儀式不外乎追念故人、安慰遺族,也讓參與的親友體認上帝的愛與復活的能力超越了生死。參與者帶著不捨與悲傷前來,在禮儀的引導中,重新認信將與故人一同享有永生的盼望,重整破碎的身心,獲得整全的盼望,平安回到自己的生活中。這個歷程,充滿了多樣情緒,需要被觸發、被撫慰、被引導到圓滿平和的狀態中。反之,一個平淡嚴肅,沒有哭泣和欣慰的禮儀,無法達到這樣的目的。

聖經中最短的章節,約翰福音11章35節:「耶穌哭了。」就是在拉撒路死亡的現場發生的情景,雖然耶穌也知道拉撒路的「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11章4節),耶穌並不因此輕看拉撒路親友的悲痛,也未隱藏祂的情緒,相反地,眾人從耶穌的哭泣,深切感受到耶穌對亡者的愛。在追思亡者的過程中,與喪家一同哭泣,徹底宣洩心中的抑鬱難過。希伯來民族知道在喪禮中哭泣的治療功能,耶利米書記載著:「將善唱哀歌的婦女召來,召集最有技巧的婦女來。」(9章17節)透過喪禮中的「盡哀」,讓喪家把心中的哀痛藉由儀式、流程抒發出來,這就是台版的「孝女白琴」,透過職業孝女的哭喪,讓場所充滿哀悼氣氛,雖然常被戲謔地批評過於矯揉做作,但這批評忽略了職業孝女在喪禮中的情緒引導功能,在哭喪女的引導下,家屬不論啜泣或嚎啕,都不會顯得唐突,反觀行禮如儀的肅穆,家屬就難以在此情境下宣洩情緒。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悲傷之後換來的是平安與寬慰,保羅提醒眾人不要因親友的離去憂傷,甚至「像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復活的盼望為一神教所有,也成為表達欣喜情緒的根據,在震驚與悲痛之後,家屬若能藉由情緒的宣洩與重新肯定復活的信念,滿心欣喜地開始新的生活,正如棺材舞所要表達的價值,那會是最理想的情景。但若設想基督教殯葬程序加入類似「電子花車」的環節,應是不切實際的擔憂,基督信仰的欣喜,不包含短裙熱舞的元素,但在禮儀尾端,佐以鼓舞的節奏、明亮的旋律與信息,提醒肯定復活的盼望與再相會的信心,不僅是純正的信仰表達,也是對家屬最中肯的慰詞。

棺材舞不應被訕笑為異教鬧劇,而是一種提醒,邀請我們走出舒適圈,去理解異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正面看待其他宗教在喪禮中的表達方式,同時願意聆聽傷痛者的心,更新我們的儀式,好讓傷痛者得到上主的安慰與更新的力量。(作者為台北中會淡水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