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期許社會能夠對話

◎盧恩萱(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東北亞區會書記)

近年來全球興起不同聲援人權的社會運動,如近期在美國遍地開花的Black Lives Matter,終止性騷擾、性侵害的#MeToo,以及越來越被正視的女權、同志、原住民人權運動等。而這些運動從早期只侷限於特定群體或是倡議者的關注,逐漸擴大至多元群眾的參與,在在顯示人們逐漸認可每個個體的價值,確保每個生命具有不被壓迫的尊嚴。

遺憾的是,隨著時間推移,部分運動逐漸變質,或屢屢被揭穿表裡不一、財務不清的醜陋面向。即使如此,依然能見到部分支持者高調地護航與背書,並且高舉某立場為旌旗,視其為神聖不可侵犯。然而事實上,一個運動必須能承受挑戰與檢討,並且不斷革新,才有辦法維持與發展。

在社群媒體上,正反方的意見領袖以長篇幅的論述主張立場的正確性,試圖強迫不同立場的另一方接受,甚至撻伐與自己不同意識型態的人們。人與人之間能否來往或是否合適的標準,演變成是否在意識型態上相同,若非,則近乎趕盡殺絕。當各自的同溫層產生炙熱化張力後,社會早已無法再有進一步的對話,我們宣稱期許社會存在多元光譜,其實只容許吻合自己價值觀的一言堂存在。

於是政治正確衍生為壓制異己的手段,在政治正確的前提下,這些符合正統、人道的議題都無法被批判,群眾視政治正確為圭臬,或是也有部分對議題未了解的群眾,只因為政治正確而選擇盲從。從國內縣市長選舉至總統選舉,抑或台灣面對傳染病的防疫政策,也都可以見到偶像崇拜與民粹煽動的現象,而挾帶多數民意的立場,更不容許被質疑及討論。

當今的教會也是如此,因人聚集的場域不乏各自的利益角力,教會內部確實存在弊端與不合時宜的教導。假如我們自認走在進步議題的思潮前端,卻消遣不同思維或年齡的會友,將對方冠上老舊陳腐之名,這樣的認同很可能變成自負。倘若普世觀的標準僅限縮於是否走在左派的道路,以政治正確評斷、甚至封殺他者,在踰矩的態度下,只是顯現普世的傲慢。

若我們希冀受時空脈絡挾制的舊制度與通念能改革,不能只停留於提出問題的層次,批判絕對是最簡易的方式。我們必須承認群體是由不同背景的個體組成,有各自包袱。而信仰群體的整體進步必須通過對話與理解,和解的使者並非強加價值觀於他人,而是在差異與矛盾中,理解對方思維形塑的背景,彼此不斷討論。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