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地】公平貿易發展歷史(二)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台灣分會

公平貿易從1988到2003年間,開始建立標籤,逐漸走向市場。儘管如世界商店的獨立店家在歐洲也開了不少,但規模太小還是難以走入主流市場爭取更多群眾的支持。於是1988年荷蘭推出馬格斯‧哈弗拉爾(Max Havelaar)公平貿易標籤,成功地將公平貿易商品加上認證標籤,進入超市通路,也象徵公平貿易運動正式進入商業社會。

標籤的功能讓公平貿易的支持者容易就近在超市購買公平貿易產品,也讓一般消費者能從包裝上發現公平貿易商品。馬格斯‧哈弗拉爾的標籤行動非常成功,鼓勵了其他國家公平貿易參與者的學習與仿效,短短六年的時間,全球14個國家就發展出12個公平貿易標籤,每個標籤背後都是一個發行組織與各自一套標準。

就在公平貿易標籤興起的同時,因為冷戰結束與國際咖啡組織(ICO)失靈,咖啡價格在1990年跳水式的崩盤,價值僅剩原本的20%。這樣悽慘的價格,讓很多咖啡農燒了莊稼、賣了土地。如此現象更見證了自由貿易體系的不穩定性,也是對第三世界國家農民的系統性傷害。

公平貿易參與者急切地想要拯救農民於水火,各國家的組織又各行其是地發展不同的標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場景,荷蘭、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如此相近相鄰的國家與市場,卻有各自的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這無疑對於支持者來說造成很大的困擾。

1994年開始,有人倡議應該整合當前所有的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1997年德國波昂成立的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成功地整合全球12個公平貿易標籤與標準,帶領公平貿易運動邁向下一個世紀。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成立也造成另一個影響,就是農產品與手工藝品在公平貿易商業發展模式上從此分道揚鑣。因為農產品是以大宗原物料的型態在進行貿易,原物料需要經過多次交易與加工才能成為消費品。再者,組織發展出來的認證系統主要針對農產品及其供應鏈的管理,認證的是產品而非組織,以透明、可追溯的原則管理供應鏈上所有的參與者,確保產品符合公平貿易標準。

反之,手工藝品在產地即完成終端產品,無須再次加工,而且通常一個生產組織會製造多種類型且無法標準化的多元產品,所以手工藝品的規範標的主要是對於生產者組織,而不是針對商品。所以當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成立後,手工藝品的生產者成立另一個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來認證手工藝品的生產組織。

簡單地說,農產品認證是從終端產品順籐摸瓜進而管理整個供應鏈,認證的對象是產品不是組織,任何代工廠或品牌商都可以參與公平貿易產品的生產,只要原料來源與去向是清楚、可追溯的。只要組織運作符合公平貿易的規範,產品的來源與去處就沒有太嚴謹的規範。

農產品大多屬於民生消費品,手工藝品則否,這兩種產品的基本屬性差異、認證標的差異,能鏈結的產業鏈與市場規模也差異巨大。農產品的公平貿易認證模式像是為公平貿易運動裝了飛輪,無論是生產者組織或消費市場都快速的蓬勃發展,許多跨國公司都成為公平貿易農產品的參與者。在90年代以前手工藝品與農產品的銷售比例約為八比二,到2002年已經扭轉為三比七。時至今日已差距非常巨大。本文主要聚焦在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的農產品認證機制,不談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的手工藝品。(待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