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宏(台南神學院教授,美國管風琴家協會會員與台灣管風琴協會理事長)

連結:【探索頻道】台灣管風琴發展史──奉獻倫理與文化努力(下)

本文章原刊錄於文化部「重建台灣音樂史諮詢與學術網路計畫」,2019年底「台灣新音樂的歷史見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適逢台灣管風琴協會成立10週年,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所訂的「聖樂紀念主日」,因此將文章稍作修改,調整為上、下兩期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與讀者分享。

另外,日後將會與眾教會牧長,以及音樂同工分享另一篇文章,談如何運用現代的科技於禮拜音樂上,約花費一台直立式鋼琴的費用,即可使用電腦與「音源取樣」,在教會或家裡架設歐美各大教堂的虛擬管風琴,將法國聖母院或英國大教堂的「教堂原音」,以CD般的品質呈現在台灣教會的禮拜中。進一步探討如何運用無線遠端遙控樂器,協助教會司琴者與年輕人的敬拜讚美音樂團合作,在主日禮拜中呈現如在YouTube或各福音電台上所聽到那些充分練習、準備的美好音樂。

古典音樂史上,管風琴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許多作曲家的職業生涯與音樂作品也都與它有關。常聽到的音樂家如巴哈(J. S. Bach)、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卡米爾‧聖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奧立佛‧梅湘(Olivier Messiaen)等都是。管風琴發展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而目前仍經常性使用、可追溯、最古老的管風琴是1435年左右,在瑞士錫永(Sion)瓦萊爾大教堂(Fortified Basilica of Valère)的管風琴,這樂器的大小約等於台北藝術大學合唱教室內的管風琴。

在歐美國家,管風琴是非常普遍的,在各教堂與學校內都能見到,在音樂廳、歌劇院內更是標準配備。各城市內的主座教堂裡甚至同時擁有兩、三座管風琴,配合不同禮拜儀式與音樂上的需求。管風琴與古典音樂的連結不只是在基督教信仰上的關係,也和藝術上要表達的「高貴、豐富性」有關。

15世紀初,歐洲海上國家勢力崛起,從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到現在的美國,西方音樂一直和管風琴連結在一起。400多年來,台灣這座島嶼一直和這些國家有關,不論是17世紀初荷蘭、西班牙,或150前開始來台的英國、加拿大,還有上個世紀美國差派來台協助的羅芳華(Juanelva Rose,美國籍)、彭蒙惠(Doris Brougham,美國籍)等宣教師。到目前為止,台灣的古典音樂環境與音樂家是非常傑出的,不論是指揮、獨奏家、音樂學者,還是作曲家都是。

何其幸運!近期台灣的管風琴也跟台灣傑出的音樂家一樣開始在世界上留下它的蹤跡,從台灣保存下來亞洲最古老的管風琴(原於台南神學院,後遷至奇美博物館),亞洲最大的機械式管風琴(台北國家音樂廳),Formosa竹管與音管混合的管風琴(屏東演藝廳),到亞洲最大、全世界唯一在音樂廳內將巴洛克時期與法國浪漫樂派管風琴串聯起來的衛武營管風琴,這些都是發生在這小小的台灣身上。

到2019年12月,排除尚在規劃、建設中以及私人用管風琴不算,在台灣的管風琴約有40座,除了三座是置於台中市,其餘大部分是座落於台北與台南以南。

      

美國握手計畫送來台灣最早期的兩座管風琴與初期的發展
來自美國彼得斯堡的第二長老教會的威爾森管風琴。(相片提供/劉信宏)

台灣管風琴的初期發展是與基督教的奉獻、分享精神有關。台灣年紀最長的管風琴是1964年春天,源於美國的「握手計畫」(Project Handclasp),經由美軍第七艦隊的運送,贈予台灣兩座管風琴。約同年7月,當這兩座琴到達台灣時,其中一座置於台南神學院,另一座則送給同為教會學校的東海大學。

1964年任職於台南神學院的教師有蕭邱碧玉(Peggy Cooley,美國籍),以及楊瓊珍、蕭泰然、李淑德、梅佳蓮(Kathleen Moody,英國籍)、安禮文(Ray Adams,英國籍)等。羅芳華為東海大學音樂系的創辦人。蕭邱碧玉老師是時任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牧師的夫人,如資料無誤的話,她應該就是全台第一位管風琴教授。蕭院長與蕭邱碧玉老師的女兒為蕭美琴,即是首位台灣女性駐美代表。

有趣的是,當時樂器的外觀顏色為白色,經拆裝至台南神學院後,除顏色改為原木色外,外型也略有不同。宣教師並將音栓同時標示為中、英文以利學生辨讀。

宣教師在音栓的原文上加註上中文標示。(相片提供/劉信宏)
(相片提供/劉信宏)

 

台南神學院的管風琴約於1880年間就置於美國彼得斯堡(Petersburg)的第二長老教會(Second Presbyterian Church),2006年底台南神學院將它轉贈給台南奇美博物館。在正式展出之前,借用台南市德高國小兩間教室來進行長達八個月的維修,之後奇美收藏,並於2015年時置於新建的奇美博物館內。奇美博物館也特別為這座特別有意義的琴添購所有交響樂團內的樂器,將它們一一排列為樂團編制,供民眾參觀與教育使用,同時也增添不同的小型管風琴,另闢一場館介紹管風琴歷史。礙於篇幅有限,選擇性的放置幾歷史相片供讀者們參考。

2007年,管風琴正在搬遷與整修。(相片提供/劉信宏)
2007年,管風琴正在搬遷與整修。(相片提供/劉信宏)
台南神學院將管風琴整修完畢後,搬遷至奇美博物館展出,攝於2015年初。(相片提供/劉信宏)

而握手計畫贈予台灣的另一台管風琴,則置於台中東海大學,管風琴編號為Op. 984,是1880年美國波士頓胡克-哈斯丁(E. & G. G. Hook & Hastings)管風琴廠製造,原置於維吉尼亞州里士滿市(Richmond)愛之屋猶太會堂(Beth Ahaba Synagogue),1906年遷移至布羅德斯紀念浸信會(Broadus Memorial Baptist Church),1958年再次遷至同一城市內的迦密山浸信會(The Mount Carmel Baptist Church)。1964年經美軍運送來台時,東海大學因路思義教堂內的屋頂高度不足,後將琴置於體育館內,但因環境對樂器不利,在1977年時又轉置於台南市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這兩座管風琴完全是美國協助,除許多尚未查出來的技術人員以外,主要參與人員有美南宣教師施麥哲(Stanley Smathers)牧師,以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王南傑、蕭清芬,以及宣教師伊天賜(Howard Theodore Ellis)牧師和梅佳蓮教授等。這些宣教師一輩子留在台灣,多數年老離開台灣不久後即別世,因著他們無條件的奉獻,愛著台灣這塊土地,使台灣開啟了管風琴教育的起源。 (待續)

奇美博物館,小型管風琴展區。(相片提供/劉信宏)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