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於8月15、16日假高雄國軍英雄館舉行「全國親子手語營」,報名家庭有聾人、有聽人,大小朋友們一起藉著繪本、戲劇、遊戲、闖關等方式學習手語,也認識障關中心的資源與服務內容。

15日開幕式上,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科科長陳惠芬與平安基金會董事蘭慈慧等人前來關心;陳惠芬致詞中分享自己學習手語的歷程,並讚美手語是「美麗的語言」,今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新聞不斷,讓手語、手譯的重要性被看見;她另感謝障關中心長期深耕自然手語教學與推廣。

陳惠芬。(攝影/林婉婷)

開幕後緊接著是主題繪本課程;主辦方挑選的3本好書是《魯拉魯先生的草地》《小不點交朋友》和《好想見到妳》,分別介紹大量動物、形狀與交通工具用詞,使營會學員們能具系統性與聯想力地學習,再經由團體遊戲來複習,使每個新學的手語都深入記憶。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除了靈活表情與趣味肢體的傳達外,還製作不少服裝與道具,讓孩子們更能投入繪本情境,例如用雞蛋包裝來製作「鱷魚」,環保又生動。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障關中心副主任吳秀鶴受訪時說明,9成的聾孩子其父母都是聽人,另確實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融入大環境而選擇口語復健,但具體成效因人而異;障關中心則致力於使「手語」普及化,創造「雙語」學習環境。目前障關中心手語班已增設達7班,報名踴躍、反響熱烈,可見大環境對手語的接受度有提升,障關中心鼓勵父母給予孩子選擇語言的機會,亦期望能幫助父母藉此學習去接納孩子;事實上,目前也有聾孩子的家長們重視手語,甚至倡導政府應將手語納入早療政策與相關補助。

(攝影/林婉婷)

報名本次全國親子手語營的家庭,不少有各自的心路歷程:例如有媽媽從產後憂鬱症振作,積極、用心養育聾孩子,並透過社福機構連結早療資源;有家庭的經濟能力有限且家長身體不佳,由哥哥學習照顧聾弟弟,例如陪伴搭車、舒緩情緒等;吳秀鶴期待能有就近教會接納、關懷這些家庭。

(攝影/林婉婷)

障關中心代理主任謝雅德受訪時表示,除了辦理營會與課程,障關中心也與圖書館、社區大學等單位合作手語教學,未來還會推出手語繪本教材;中心將於9月12、19日和10月17日辦理親子手語繪本課程,歡迎12歲以下兒童參加,更多即時資訊可關注障關中心同名官網臉書粉絲專頁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