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排灣青年大會 思想信徒責任

Maita合一 Payuan中會領原住民年輕人認識自己、尋回信仰、找到使命

牧師Tjukar以「道成肉身──上帝與排灣族同在」為題談排灣族宣教歷史。(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由Payuan(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主辦之第四屆排灣青年大會,於7月24至26日在Piuma(比悠瑪)教會舉行。本屆營會主題為「Maita」(合一),盼透過專題演講、工作坊、關懷部落等方式,帶領學員思想身為這世代的「原住民族基督徒青年」應有哪些信仰反省與行動。

營會於24日下午開始,第一場專題演講邀請Nansiku(南世)教會牧師Tjukadr Padjulu(許松)以「道成肉身──上帝與排灣族同在」為題談排灣族宣教歷史;他透過圖表來呈現不同階段發展,開宗明義指出:「談排灣族宣教故事,正是養成在耶穌基督裡合一的心境。」

Tjukadr Padjulu娓娓道來,第一波宣教浪潮可回溯到日治末期。在日治以前,排灣族有自己的信仰,但日治以後因皇民化政策,排灣族為求生存,不得不建神社、投入日本信仰系統。直到1945年日本殖民政府離開台灣,同年11月,Timur(三地門)部落族人向時任屏東中會屏東教會牧師許有才請教,「我們以後要拜什麼神?」隔年許有才領著青年、帶著鹽巴赴Timur部落拜訪,就此開始接觸與交流。Tjukadr Padjulu以說故事方式分享早期有許多人義無反顧地投入宣教,例如帶著病患翻山越嶺去求醫、奉獻自己所有的土地興建教會、在陌生土地重建生活與宣教等。

第二階段,福音向外發展。在南排灣地區,傳統信仰尤其興盛,另因漢化嚴重,且曾遭卑南族統治,這讓南排灣的排他性更勝北排灣,福音更難傳播,但福音大能無人能阻攔,仍有多間教會在南排灣地區設立。緊接著眷村教會興起,源自於原住民族婦女嫁給外省家庭,例如Icenga(龍山)、Tjuqacev(汾陽)、Suimung(水門)教會的誕生;另一現象是在基督徒人數激增後,較大型的教會作為母會,開始設立分堂,例如 Iziuci i Vecekadan(中村)教會分出  Iziuci i Tjaizaya(玉泉)教會等,讓教會數目開始成長。

第三階段自1986年開始,都市原住民教會的需要受到注意,教會成為在都市就學、就業族人繁忙身心的安歇之處。接下來進入盤整階段,教會遭遇的問題更複雜,如過去有同部落裡、不同教派教會競爭現象,後經彼此溝通,為了讓每個部落教會數量到達某種平衡,因此有幾間長老教會不得不關閉。

2006至2015年步入轉型時期,教會經察覺、服務社會的弱勢與需要,使人從認同教會進而認同信仰。這個階段進入教會的慕道友確實有所成長,可惜真正受洗成為基督徒人數卻不多。目前進行中的階段是「五年宣教計畫」時期,中會屬下各部會各有要推廣之事工,Tjukadr Padjulu肯定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的努力,相信上帝會祝福事工部的發展。

最後,Tjukadr Padjulu彙整長老教會在排灣族間快速成長的因素,例如有許多國內外宣教師、宣教夥伴幫助,以及當部落經歷不同事件衝擊,教會給予實際關懷,讓社會看見教會的存在等。論及當今教會遭遇的挑戰,Tjukadr Padjulu舉當代熱議的「福音與文化」議題,引用不同說法與青年們討論、解釋,也強調「漢文化」對排灣族教會的影響,鼓勵青年們去省思要如何看待與因應。

營會開會禮拜在24日晚間進行,要求全程靜默;在族語宣召、鼻笛讚美、祈禱與讀經後播放影片,呈現鄭南榕等社會運動前輩們在街頭抗爭中疾呼訴求、遭遇鎮壓、新聞報導等片段,使學員們思想面對國家認同、族群文化、土地正義等議題,要如何實踐信仰中守護公義的教導;影片後學員們也在小卡上寫下心得與禱告,擺在台前以台灣島形狀為輪廓的裝置藝術中,並以〈排青的祈禱〉為回應詩歌。

本期專題將報導原住民牧師和傳道師的觀察,以及四位原住民青年的實際體驗工作坊的心得。


尋根之旅 找回自己的認同
尊重包容 發出合一的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以「太初有道──上帝與原住民同在」為題分享。(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7月25日上午為第二場專題演講,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以「太初有道──上帝與原住民同在」為題分享。他首先以用豐富圖片與族語介紹自己與家鄉──Gogan(高崗)流域的Qara(卡拉)部落;那裡被外人視為偏遠、卻是洗滌他身處都市喧囂與疲勞的安心、眷戀之處。

「認識所有學問之前要認識自己。」Omi Wilang說,從地圖、歷史等資料可以看出,Tayal(泰雅爾族)的起源是B’nux Sbayan(斯巴揚平台)。然而在過往的傳統教育中,台灣原住民竟也要將中國的江河與高原當作生命起源之聖地?他提出反駁,認為這是有人將在中國生長的生命經驗扣在出生於台灣的後代、甚至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原住民族身上;事實上,台灣原住民族本有自己賴以生存、發展與崇敬的流域、海洋、山脈。

Omi Wilang提醒現場青年要找到個人生命的座標。從台灣舊石器時代(西元前5萬至1萬年)遺址可見當時已有人類活動痕跡;而台灣新石器時代(西元前5000年)文化普遍被認為屬於南島語系民族文化;隨著時代改變,有更多新論述產生。聖經中點出「因聖經乃是人被聖靈推動,從神說出來的話」,基督徒應學習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聖經。

Omi Wilang簡述各國向國內原住民族道歉的新聞,「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懂得道歉,還有救。」而聖經裡也記載,獻祭前要先去與弟兄和好。他延伸談到台灣原住民族需要改變的處境,例如「怪罪受害者」:在國民黨執政時代,政府砍伐山林、造成破壞,卻將濫伐罪名扣在原住民族身上;山、海、湖泊等自然環境遭到不當開發、獨厚特定財團,罔顧當地居民與生態維護之權益,更破壞原住民族文化。「主流刻板印象」:當總統蔡英文向原住民族道歉時,社會上仍有認為「不需要道歉」的聲音,其實《原住民族基本法》中承諾的權益,並沒有獲得政府機構的尊重與落實。「不斷矮化、扭曲與束縛」:把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和解降低成行政程序。Omi Wilang強調:「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不是處罰或報復,而是公義的追尋與權益的恢復。」

「要有根的概念,正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示: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Omi Wilang指出,並非只有前往國外才是宣教,「上帝揀選我們作基督精兵,要釘根、要扎根。」建立靈魂的根基方能屹立不倒;反之,沒有根基、無法書寫自身的歷史、故事與論述,原住民族會從台灣的主人變客人;在外來者的文字中,原住民族被醜化成野蠻不堪的形象。

Omi Wilang表示,台灣是家、是國,有多元文化與族群,青年應更多認識自己與他人,才能夠欣賞、鑑賞,也因此能有尊重與包容的心,最終發出合一的禱告。


 │信仰 vs. 性別工作坊│

 教會如何應對社會議題? 

在「信仰vs.性別」工作坊中Remaljiz Mavaliw(董晨皓)分享,人們因對性別有刻板印象與從眾行為,使人對於性別看法已有既定的模式。(攝影/林婉婷)

【特稿/Kuljeje Tjuveljelem(杜英傑)】一般人的印象中,想到警察就認為是男性擔任,想到護理師就認為是女性所從事的職業;想到藍色就認為是男性的顏色,粉紅色則是屬於女性的顏色。這樣的想法長期被建構起來,一般人也認為理所當然。

在「信仰vs.性別」工作坊中Remaljiz Mavaliw(董晨皓)分享,人們因對性別有刻板印象與從眾行為,使人對於性別看法已有既定的模式,當出現男與女之外的性別時,就覺得唐突與殊異;若缺少了解與認識,就會直接妖魔化或加以定罪,讓這樣的人們受到譴責與攻擊,承受長期的痛苦與壓迫。

無論在教會或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朋友存在,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多少人堅持高舉「聖經無誤論」抨擊LGBTQIA+群體,熟透聖經的字字句句,真的就代表明瞭上帝創造的心意嗎?透過這次專講,老師對性別認識與聖經的經文,帶領青年在過程中反覆思考,無論每個人心中持定什麼想法,我想這是一個認識與了解的過程,這樣的弟兄姊妹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需要我們進一步去認識。哥林多前書13章提到,信、望、愛這當中最大的就是愛,在基督的愛中,沒有人是被排除的。在上帝的筵席中,祂是主人,誰也無權干預祂要邀請的人,無人知曉祂的心意。在上帝之前,我們都應當彼此尊重,在主還未來之先去實踐愛,在我們的群體中等候祂。(作者為台南神學院學生)


 │信仰 vs. 部落青年會工作坊│

怎樣把部落文化找回來?

Kacedas Payaun(東排)中會Lalauran(新香蘭)教會牧師Sakinu Tepiq(戴明雄)受邀擔任「信仰vs.部落青年會」工作坊講師。(攝影/林婉婷)

【特稿/Kaleskes(陳如雅)】Kacedas Payaun(東排)中會Lalauran(新香蘭)教會牧師Sakinu Tepiq(戴明雄)受邀擔任「信仰vs.部落青年會」工作坊講師。他論述過去自己如何尋回部落文化,現今又如何傳承傳統,將文化與信仰結合,並透過結合後的文化來復興Lalaulan(拉勞蘭)部落的產業。

Sakinu Tepiq提到,東部排灣族群有很多部落青年參與部落事物、投入文化復振工作,但他們的父母卻非常冷淡應對,原因是價值觀落差,「因為那些部落裡的文化已經流失太久,導致父母看到青年這樣做的時候,引來許多質疑,甚至有家長說出『你們這樣子有前途嗎?』等令人灰心的話。」慶幸的是,部落青年並沒有輕言放棄,反而越加團聚,完全投入在部落青年會,使他們的父母漸漸看見部落的未來不能沒有這群青年;到最後肯定、接納他們,也開始給予更多的指導。

在這當中,我看見這些青年是多麼渴望找回與認同自己的文化,也看見青年不僅將焦點凝聚在自己的文化上,甚至為了原住民相關議題而串聯起來。這當中最大的效益如2011年的台東南田反核廢料運動;當時青年會連結學校等團體,運動中穿傳統服飾背心,象徵族人正努力捍衛家園。這群青年所關注的議題已不僅是文化,更攸關整個族群的權益。

在專題課程裡,我對自己族群文化的認知也更加增,像是「小米」(vaqu)所代表涵義多麼美麗,一把小米蘊含了天、地、人之間的關係:它從土地所生產,米穗給人,米梗給天神、祖靈及巫師(paljisi),用宗教意涵去看,小米不是主食而是聖品,重要節慶才會使用。

許多部落族人都強調要回到傳統,但是對於我們這代青年來說,又能夠掌握多少傳統?我們又怎麼努力去把信仰跟文化連結起來?Sakinu Tepiq強調「當信仰能夠在文化裡得到很好的詮釋,救恩才會被帶出來。」我們何不更加謙卑地從上帝的話語,或從文化最深處來了解該怎麼做才能更認識自己和文化?

文化復振不單單是在講怎麼恢復,重點是怎麼振興,同時到底能不能跟上帝的救恩連結。事實上,連耶穌被釘在十架上也跟猶太民族的逾越節非常有關連,我們文化裡很多的元素,也都連結在我們的救恩裡面。教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團隊,當我們這群年輕人重視「文化」時,何不同時使「信仰」好好建構起來,這樣我們的文化才有向前走的可能。(作者為玉山神學院學生)


 │信仰 vs. 社會參與工作坊│ 

 對不公義的不合作不服從 

Oto Micyang(伍杜‧米將)老師在「信仰vs.社會參與」工作坊中,以《基督徒不服從》一書為講座引言。(攝影/林婉婷)

【特稿/Cemedas(唐瑀穠)】Oto Micyang(伍杜・米將)老師在「信仰vs.社會參與」工作坊中,以《基督徒不服從》一書為引言,提到「對於不公義的不合作不服從,便是對上帝公義的順服」,引導青年思考「人為何要參與社會」和「基督徒在社會的角色」。接著老師介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社會運動歷史,以及原運歷史背景,強調原住民族參與社會運動的意義乃是彰顯原住民族自我價值和社會教育,並分別說明「正名運動」「還我土地運動」與「劃設傳統領域」等議題。

Oto Micyang回到信仰角度,特別提到長老教會在1971年發表〈國是聲明〉、1975年〈我們的呼籲〉與1977年〈人權宣言〉這三項信仰實踐,表明長老教會牧者即是社會參與先鋒,透過實際參與社會運動來實踐主耶穌在世上所行的教導。

Nanyuan(南原)教會青年Lamesan Paljaveljav(拉麼參‧拔拉夫拉夫)分享,「我是在家自學生,與一般孩子的學習方式不同,從國小就開始認識台灣歷史事件。越是了解這些歷史,心裡就越熱切,想把這樣重要的歷史分享給更多青年。野百合、白色恐怖、二二八、為勞工權益的遊行等,看見這些歷史被介紹給青年們時,心裡忽然有聲音說:『終於,你們看見了!』」

的確,我們的信仰不該只停留在靈命提升,更重要的是實踐;要走入人群,與邊緣人、弱勢群體站在一起,因主耶穌已成為我們的榜樣。(作者為傳道師)


 │信仰 vs. 夢想工作坊│ 

  你/妳的夢想是什麼呢?  

Cemelesai Pasasauv提及,在大學時期,他的信仰曾因為不斷找尋機會增進自己而遺失。(攝影/林婉婷)

【特稿/Kuii Sapai(古伊・撒百)】關於夢想,每個人不盡相同。有人渴望功成名就,有人則盼望無愧無疚。在Cemelesai Pasasauv(徹摩)分享過程中,我心中不停思量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我想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咖啡店,它不需要高朋滿座,期待它能乘載許多人的喜怒哀樂,讓每一個人的情緒在這裡能自由抒發。目前我在連鎖咖啡廳上班,雖然已行在路途上,但總會害怕自己沒有辦法解決許多創業上的問題。我告訴自己不要急著負面思考,先嘗試才知道。過程當中不免跌傷,唯有不斷禱告尋求,提升信心,以正向的態度轉換看法,讓自己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Cemelesai Pasasauv提及,在大學時期,他的信仰曾因為不斷找尋機會增進自己而遺失,卻也是在這個時期反省自我、回到上帝面前,「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失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回自己的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確立生活重心的他回歸信仰,彷彿被點亮了眼光,運用從神而來的恩賜,如今成為有名的音樂人。

我也曾因工作狀況低迷很難突破盲點,是藉著信仰的力量來面對抵抗生活上的挑戰。形塑夢想的藍圖,讓夢想不只是做夢或想像。握緊神的手,感受祂的同在,才能在各個領域榮耀神。(作者為排灣族青年基督徒)


  「台灣印象」青年大會裝置主視覺解析  


台灣擁有多元族群與文化特色,在民主與自由發展的體制下,使各類不同面向的議題持續發酵。
裝置主視覺透過各種直觀物件,轉換為台灣各項議題的圖像符號,鋪在地上的布所呈現的台灣,代表各種土地議題,如中華民國國旗代表政治議題、彩虹旗代表的同性議題、「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核廢議題,還有小米、檳榔與酒等社會與文化議題等。
本作盼透過直觀物件傳遞台灣各重要議題,使觀者接收視覺訊息後,達到自我省思目的。進而在信仰反思中連結主愛與為義受苦的生命,讓台灣在愛中自由飛翔。願我們持續關心我們生長的土地──台灣。
所以到底是什麼意象?答案其實一直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願不願意承認與面對。Maita,合一。
(設計、資料提供/Langpaw.t Design & photography)

 


花 絮 道在排青 活出基督

 

 

排灣中會會友們獻詩。(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7月26日為營會最後一日,適逢Piuma(比悠瑪)教會的原住民族主日禮拜,穿著傳統服飾的青年們與Piuma教會弟兄姊妹共同聚會,也上台獻詩;當天證道請高雄原住民大專中心主任Eleng Karangiyan(賴佳華)傳道師談「道在排青──耶穌的排青的盼望」。

Eleng Karangiyan比較舊約聖經中猶太人的遭遇與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挑戰,並點出在學校社團和部落青年會中,無法談論信仰、討論社會議題時「基督徒身分」被弱化等現象。她強調,當接觸到更複雜的環境與更多元的文化,基督徒的信仰也會被挑戰,但不要與人敵對,反而是認識自己、尋回信仰、找到使命。

高雄原住民大專中心主任Eleng(賴佳華)傳道師談「道在排青──耶穌的排青的盼望」。(攝影/林婉婷)

Eleng Karangiyan也勉勵青年們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如果我們的生活與他人無異,別人又怎麼會認同這信仰?」「我們對自己負責、對上帝誠實。從日常生活就讓人看見神。」

「真正的信仰會與生命的根源產生連結。」Eleng Karangiyan表示,「缺乏對自己的認識,對上帝的認識也不夠完全。」她重申要將信仰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且如果因信稱義的基督徒還要額外去追尋某種感動才被視為聖靈充滿,恐怕那不是真正領受上帝的生命,「把耶穌基督活出來,就是聖靈充滿。」(專題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