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教會教育講座 劉沐比談基督教倫理

劉沐比。(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壽山中會鳳山教會於829日晚間舉行教育講座,邀請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劉沐比主講「基督教倫理」。在開場致詞中,鳳山教會牧師潘恩盛鼓勵與會者們,每個人的經驗與觀點不同,教會邀請講師來專講,是盼望能開闊會友們的眼界,也開放教會的討論空間,因此除了仔細聆聽講座,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在演講後提出。

潘恩盛牧師。(攝影/林婉婷)

劉沐比首先介紹倫理學的分類:「規範倫理學」是想有系統地建立、決定是非善惡的基本且普遍原則;「德性倫理學」則是追求成為有德性的人;「後設倫理學」集中討論道德語言的意義,例如「道德判斷有真假嗎?」「我們是否能具有倫理意識?」等,「特殊倫理學」(應用倫理學)則是個案分析,領域觸及廣泛,包含環境、醫療、政治、社會、經濟、宗教、教育、職場與網路等。其中,教會內討論的以德性倫理學為主,就像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基督徒思考「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

劉沐比整理出基督教倫理基本的7點問題,點出「基督教倫理有絕對性,這絕對性從上帝來」,當倫理作為真理的一部分,在上帝那裡是不變、一致的;基於自然法,人會「行善避惡」,但可能只是為了「自己的好」,因此傷人、駭人、妒人等,若不是合乎上帝,好的名義在事實上還是惡;人都想要追求好,但不應該是自己的好,而應該是追求上帝,至高、至善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好。

(攝影/林婉婷)

劉沐比接著提出基督教倫理應用的12項問題,如:為何教會需要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是為了習慣彼此相愛。」劉沐比說明,習慣做好的事,在未來有契機就會自然而然地如此行,對基督徒來說,就要習慣學習耶穌基督,習慣活出些上帝的榮光;對於「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勇敢做自己」和「人非聖賢,熟能無過」說法,劉沐比指出,追求自由得前提是能夠負責,而「人非聖賢,熟能無過」的後面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是勸人改過以追求善的生活,而不是為錯誤找藉口,就像耶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妳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至於論教會中會被忽略的倫理與禮儀?劉沐比舉例,如參加主日禮拜時服儀不整、癱坐翹腳,或禮拜即將開始卻還在用手機、吃早餐等都需要反省;針對「愛是基督宗教的記號」說法,劉沐比表示這是正確的,不過也提醒,除了愛鄰舍,更要「愛上帝」,且在愛鄰舍時不只是以「自己的愛」去愛人,而是讓人「感受上帝的愛」,否則就會淪為驕傲。

談到教會的倫理如何執行,劉沐比強調應透過「聖經」;聖經不只是書本,而是上帝的誡命、啟示,從中可以看見許多處境的因應;劉沐比最後整理與重申,德性倫理學是要成為效法基督的人,基督徒的道德典範就是耶穌基督,基督教倫理具有絕對性,啟示與準則來自聖經。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