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年查經營 拉近與聖經的距離

(相片提供/總會青年、大專委員會)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推動和落實青年查經運動,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大專事工委員會舉辦的「2020全國青年查經營——我們與聖經的距離」,8月27至29日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與會青年參與處境查經、小組討論研經,再分組前往立法院、台灣大學醫學人文館、台灣博物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聆聽導覽和實地研經討論,之後透過「聖經與藝術」「聖經與社會」2大主題工作坊,以及專題演講、分組討論,拉近自己與聖經的距離。

(相片提供/總會青年、大專委員會)

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專講「處境查經的方法與介紹」時表示,處境查經運動是以社會底層眼光及處境來閱讀聖經,開始於拉丁美洲,深化於南非,之後經教授約翰・里奇斯(John Riches)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愛丁堡大學推廣,拓展至歐洲。台灣處境化神學可追溯至牧師黃彰輝,他從第三世界宣教歷程中受到啟發,透過「實況化」神學反映基督信仰參與生活實況的動態概念。自2017年起,台北、台南、高雄等地陸續開辦處境查經班,從社會底層、受壓迫的處境進入,透過觀看、判斷與行動,成為實踐的循環。只要願意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前東部中會新港教會牧師劉炳熹以「燃起讀經的熱情」為題專講,他11年來在新港以「四頁講道法」傳講聖經信息,推動教會的社區關懷,連結文史和在宅醫療,鼓勵青年讀經有思考力與想像力,透過同理心、好奇心,以及觀察力、洞察力、脈絡力、雜學力,讀經時和自身處境對話,讓自己生命成為見證信仰的「活的講章」。

新竹中會僑愛教會牧師劉俊逸、台中中會霧峰教會牧師宋承祐則以「聖經與愛零距離」分享聖經研究和推動讀經運動經驗,指引青年日常研讀聖經的途徑。牧師馮君藍分享聖經宣講與攝影藝術創作,透過人、時間、物質、神靈、歷史來反映上帝的臨在。

在工作坊分組時,星中台北東門教會長老、心理諮商師黃柏威以「電影與聖經的對話」,透過電影片段賞析,探討電影中所傳達的聖經信息;總會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楊柏威則從雨果《鐘樓怪人》、1998年版音樂〈Florence〉、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等面向,來探討人要如何讀作品、讀經與讀畫。

(相片提供/總會青年、大專委員會)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教授徐敏雄則特別說明,「社會設計」就是運用交流平台、賞罰機制提供物質資源,設計一套方案流程,以營造新的生活方式,來推翻刻板印象或轉變個人的既有觀點。他也分享自己在台北艋舺(萬華)地區成立夢想城鄉協會的案例,透過校園演講、實地導覽、參訪在地特色店家、議題討論等方式,改變年輕人對艋舺既有印象,也因此促使更多年輕人投入艋舺在地關懷。

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委、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蘇國賢分析台灣教會現況,包括台灣民眾宗教信仰分布比例、台灣宗教版圖變遷趨勢、台灣教會宗派分布、信仰基督教受到誰影響的比例等面向,說明家庭對信仰傳承的重要性,直言若能減少下一代的流失,實際就等於教會聚會人數的增長。

蘇國賢指出,雖說有半數基督徒不是受家庭影響進入教會,可是當中僅有15%是透過其他基督徒接觸基督信仰,這表示基督徒的傳福宣教仍有待努力。另外,他也從基督徒與一般民眾差異、教會與社會間張力、美國宗教版圖無信仰比例增加等面向進行分析,指出基督徒的大使命是在上帝的愛之下建立彼此關係,透過對聖經真理正確的詮釋與應用,可縮短人彼此之間差異,也更易於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

總會青年、大專幹事李信仁牧師表示,長老教會是釘根在上帝的話語即聖經,去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70週年,青年期待能夠持續推動讀經運動,因此在3天2夜的全國青年查經營會中研讀聖經,結合處境觀察反思,透過參訪活動、邀請多位在牧會事奉上推動讀經的牧者及藝術與社會學專家的專題分享,期盼使青年愛上讀經,將聖經話語落實在生活處境中。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