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教會公報社為鼓勵信徒藉手抄聖經來思考上帝的話語,特別於136週年社慶舉辦「手抄經文活動:我最愛的詩篇」徵稿活動,不限年齡、信仰皆可參加,獲得許多教會與機構熱烈響應。總計超過40間教會、815人次投稿,作品篇數達976件;參與年齡橫跨3至90多歲長者,抄寫語言豐富多元,包含台語、客語、華語、噶哈巫族語等數種台灣原住民族語,還有英文、德文、點字和希伯來文等語言。

其中台中中會烏日教會總計121人參與、寄件167份、抄寫語言達12種,為本次活動中參與人數最多的教會。此外,壽山中會五甲教會與台南中會復國教會,亦分別有81人與55人次參與。每一份投稿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書寫的背影,以及殷勤讀經的佳美信仰見證。《台灣教會公報》將以兩期的篇幅報導這些動人的詩篇。

【專題報導】手抄詩篇 Part1:以我手,讚美主──教會團體篇

【張原境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136週年社慶舉辦「手抄經文活動:我最愛的詩篇」,引發熱烈迴響,除了教會與機構團體,亦有許多初次參加抄寫聖經活動的信徒與非信徒拿起紙筆,一同抄寫聖經。本文最後挑選了數種語言的作品,供讀者欣賞。公報社台南門市也將於9月中旬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作品展覽。

一篇字跡娟秀柔美的特優獎作品,竟是出自一位經常抄寫心經的非基督徒之手。邀請獲獎作者一同加入抄寫聖經行列的台南健康路浸信會鄭姊妹表示,兩人是辦公座位比鄰的同事,常看他抄寫心經且字跡優美,某日突發奇想便邀請他抄寫聖經經文。沒想到將作品拍照放上臉書後陸續獲得迴響,紛紛有親友來訊指定喜歡的經文邀請他抄寫,然後拿回家護貝放在桌墊下或是掛在牆上作為擺飾,「他平常其實就喜歡練字,偶爾也會參加書法比賽,也常認真抄寫數遍後才交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鄭姊妹的同事表示,沒想到先是抽獎時幸運中選,評選結果還獲得特優獎,「你們的上帝為什麼對我這麼好!」此外,得獎結果公布時,他除了驚訝也感到焦慮,他表示,在他的一群基督徒的朋友之中獲獎,名字還曝光,讓身為佛教徒的他有些難為情。

鄭姊妹表示,雖然宗教信仰不同,但不妨礙交流,彼此經常會聊聊對於信仰的見解,「他很喜歡抄寫主禱文,有時在臉書上看到一些感覺優美的經文,也會抄寫下來。」現在同事的桌上除了抄寫的心經外,也有聖經經文,相映成趣。她想,也許會在這過程中種下福音的種子,至於結果如何就交給上帝了。

能用自己的母語閱讀上帝的話語,是基督信仰在宗教改革以來的重要進展,如今各族語聖經,更成為保留日漸消失文化的重要管道。本期新聞專題將分享這些使用不同語言抄寫而成的詩篇,並分享盲人牧師邱瑞淵及高齡92歲張玉蟬姊妹抄寫詩篇的故事,一同見證上帝恩典的同在。

 


 

▲點字工具。(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專題報導】白皙的紙面凸起一粒粒小點是專屬盲人的文字。此次手抄聖經活動,獲得「評審團特別獎」的是一份以「點字」完成的作品,出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首位盲人牧師邱瑞淵之手,以白話字點字的方式繕打詩篇117篇。

2013年於台南中會德光教會封牧就任宣道牧師的邱瑞淵表示,身為長老教會的牧師,當然要支持台灣教會公報社的活動。而之所以使用點字書寫白話字,乃是期盼能呼應公報社提倡母語書寫的精神,「華語、台語、日語、英語,每一種語言的點字系統完全不同。」師母黃清香表示,點字通常都是連在一起,交稿的作品為使一般民眾方便閱讀,才特別設計有所間隔,而學習點字的過程需要訓練手的敏感度,實屬不易。

盲用手表。(攝影/張原境)

原本是家傳第三代乩童、天生即為視障的邱瑞淵表示,當初學習白話字點字的初衷僅是為了初中畢業後,可至夜總會或酒家拉小提琴表演,以及讓自己能抄寫流行歌。後來,因著上主的揀選,他在台中惠明盲校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決志就讀台南神學院獻身傳道。然而點字的學習仍成為日後的恩典,因希伯來文、希臘文均為另一套陌生的點字系統,透過白話字點字拼音才得以學習。此外,許多教授都以台語授課,剛好可以直接用白話字點字書寫,若又需翻譯成華語點字反而多一層麻煩,「感謝上主讓我學會白話字點字,否則當初很難自南神畢業。」

邱瑞淵表示,他一生面臨數次環境的轉換適應,屏東出身至台中惠明盲校讀書,高中就讀台北淡江中學,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又至台南中會北門嶼教會牧會,一路上都有上主的恩典帶領。因神學院當時完全沒有點字課本,邱瑞淵求學時需仰賴課後報讀或是課中錄音,若有需要閱讀的書籍往往需要請同學協助閱讀,再自行點字做成課程資料。「過程費時又耗力,付出的心力是一般人的好幾倍,又需要有『疼心』的同學。」師母黃清香感性地說道。「若無神學院同學的熱情跟疼愛,我要完成六年的神學教育哦,有得拚!」邱瑞淵感動地說。

然而神學院畢業後的道路也非一路順遂,於南中北門嶼教會牧會五年後,苦無教會願意聘他為牧師,一度只好以鋼琴調音過日。直至獲得與家人長期聚會的德光教會接納,終於2013年在眾人見證下,於南中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封牧。

▲左圖為點字機。右圖為點字板。(攝影/張原境)

在展示平常點字使用的器械時,邱瑞淵表示,點字板需使用16K、150磅的紙卡方可點字;而點字機打字相對快速,但發出的聲響很吵,「當時一起上課同學都會拜託我用點字板。」邱瑞淵笑道。而盲人使用的點字版聖經也遠厚於一般聖經,新約8本加上舊約28本總共36本,邱瑞淵特別展示手邊收藏的點字版聖經,「這是聖經公會出版的點字版聖經,1969年屏東中會和平教會青年團契贈送的,現在已經絕版了。」黃清香表示,現行盲人的周邊物品已越來越多,但不限定盲人使用,例如語音血壓計,還有最近為了防疫而購買的語音額溫槍,也都很適合長者使用。

德光教會2003年推行10週年紀念事工手抄聖經活動時,邱瑞淵當時亦以華語點字抄寫以弗所書參與,並附有點字符號表讓有興趣的會友對照閱讀。「台灣現在白話字聽說讀寫均得心應手的盲人已所剩無幾。」黃清香表示,期盼能繼續喚起大家對於白話字及點字的重視。(攝影/張原境)

(攝影/張原境)

(相片提供/鳳林教會)【林宜瑩專題報導】「今年是鳳林教會設教104週年,手抄聖經也是其中一項的慶典活動。」東部中會鳳林教會牧師禾撒(呂羅家琴)表示,在《台灣教會公報》上看到「手抄經文活動:我最愛的詩篇」後,覺得若能將社教週年與手抄經文結合,將更有意義,因此在週報上鼓勵會友投入,沒想到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會友響應,有人手抄台語,也有人用白話字,還有人用Truku(太魯閣語)或英文抄寫經文,會友用如此多元的方式回應手抄聖經活動,讓她相當感動。

禾撒說,在兒童主日學宣導手抄聖經時,有孩子表示教會也曾這樣做過,她才知道鳳林教會之前有好幾任牧師、主日學老師都曾鼓勵會友手抄聖經。尤其是2003年12月到任的牧師陳明輝,在牧會期間,曾為了教會設教100週年,大力鼓勵會友人手一章投入手抄聖經運動,只可惜當時因紙張及格式未一致,最後並沒有集結成冊留存下來。

(相片提供/鳳林教會)

另外,禾撒在探訪一位教會老姊妹張玉蟬時,發現她天天抄聖經。縱使張玉蟬因年事已高,雙眼視力不好,每天早上她還是持續地花半小時到一小時手抄聖經經文、唱詩及祈禱作為個人靈修,這樣已經行之多年。因此禾撒也立即跟台灣教會公報社聯繫,並將張玉蟬四本手抄聖經寄送到公報社,期望能參與這次的展覽,鼓勵更多人一同加入手抄聖經的行列。

今年高齡92歲的張玉蟬,是二二八受難者張七郎的養女,1946年嫁給張七郎的三子張果仁,沒想到才新婚不久,包括張七郎、長子張宗仁和張果仁父子三人,在1947年4月4日皆遭國民政府的軍人帶走、槍決。在2017年11月26日,於鳳林教會舉行的「仁壽醫院」招牌歸還的感恩禮拜上,當時89歲的張玉蟬一想到過往種種,還是忍不住淚水地說,養父、大伯、丈夫冤死這件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心肝上,是永遠的痛。

鳳林教會時任牧師陳明輝鼓勵會友手抄聖經,張玉蟬也深受影響,並在抄寫過程中獲得來自信仰的支持力量,雖然因身體狀況曾停頓數年,後在女兒鼓勵下,恢復了以往手抄聖經的個人靈修方式。禾撒表示,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很少靜下心來,若能透過手抄聖經活動,重新思考基督信仰對自己生命的意義,就能像張玉蟬一樣,藉由手抄聖經的過程使生命從低谷中重新得力。


 參與作品集 

│英語│Susan Denbok
│華語│台南健康路浸信會│翁建嵐
│台語漢羅│壽中羅雅教會│鄭添仁
│台語│南中迦南教會│Lîm Bí-gio̍k
│日語│台南健康路浸信會│周慧玲
│阿美語│中中烏日教會│陳振興
│太魯閣語│中中烏日教會│余雪英
│印尼語│中中烏日教會│
ARUM LESTARI
│德語│中中烏日教會│吳書睿
│韓語│中中烏日教會│吳芷涓
│客語漢字│東中鳳林教會│葉秋桃
│排灣語│客家龍潭教會│周正德
│泰雅爾語│泰中梅花教會│鍾少偉
│注音│童心合憶小學堂│大班康芸榛
│希伯來語│安平靈糧堂│劉翠雯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