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林婉婷高雄報導】由衛福部主辦、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承辦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計畫」,與社區、學校與社福單位合作,盼幫助更多民眾認識與正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920日下午與基督恩典滿滿教會合辦講座,邀請「路以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李欣怡與楊佩謹主講,前者講解ADHD,後者則分享親子溝通觀念和衝突化解技巧。

李欣怡首先介紹常見兒童精神與身心疾病,例如智能不足、學習障礙、溝通疾患、抽動疾患,另外還有分離焦慮症、選擇性緘默症、反應性依附疾患等;李欣怡強調,有任何疑問與需要都可以去身心科問診,網路確實可以搜尋到資料,但求助醫生是最安全的方式;很多疾病需要長時間觀察與專業評估,不是符合症狀就等於患病。

據統計,台灣約有20多萬名孩童受ADHD困擾,算來平均每個班級有23個孩童罹病,但就醫率僅約1萬人。其中,男童罹病率比女童高,且國中1年級學生盛行率將近8%。「孩子是好動還是過動?」李欣怡播放「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製作的影片,點出好動是個性活潑,但過動是生理疾病,與大腦發展與成熟程度不足有關。

李欣怡。(攝影/林婉婷)

過動症並不是現代疾患:早在1902年,英國兒科醫生便發現有些孩子具過動症表現,近一步調查後確認他們的家庭與教養並無問題,也因此確定過動症是生理性疾患;1937年起,開始有使用藥物治療的例子。李欣怡說明,造成ADHD原因很多,例如懷孕期間感染,或後天頭部外傷等等;另據研究,家庭功能與教養方式不會引發ADHD,但還是可能會影響到患童表現與對治療配合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又分「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混合」等3種類型;李欣怡簡介觀察及評估細節,為聽眾們建立基礎觀念。李欣怡談到,ADHD患童常常被貼上「不聽話」「不受教」與「頑皮搗蛋」等標籤,另因「小孩本來就這樣」「長大就會好」「家長不會教」「老師有偏見」「吃藥有副作用」或「看精神科醫生不好」等迷思,都可能延誤及早治療;事實上,ADHD不只關乎學習成果,也可能造成情緒、品行、人際與家庭關係、自我認識、社會適應等方面的挫折,進而影響孩子整段人生。

關於採藥物治療,是否會有副作用、依賴或影響發育?李欣怡播放解說影片陳清迷思,並指出若是對藥物效果有疑慮,可以隨時與醫生討論與調整,「用藥物不是要控制孩子,是讓他/她恢復原本的樣子。」最後以正負面特質的對照,勉勵聽眾們以正向和鼓勵的態度看待孩子的特質與表現。

楊佩謹則引導聽眾們認識大腦運作與處理資訊等方式,再連結情緒判別與親子對話的要點;她另推薦聽眾們可以閱讀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與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 Bryson)所著的《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一書以學習更多。

楊佩謹。(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