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愛遍全地 亞洲宣教足跡

編按談及福音宣揚的旅程,身在亞洲的基督徒,常會將目光放在歐洲美輪美奐的大教堂,以及以色列地區的聖地旅遊,反而忽略甚至遺忘了身在亞洲的福音宣揚旅程,同樣顯現歷代信徒佳美的腳蹤與見證。為此,台灣教會公報社最新出版的2021年主題月曆《愛遍全地:亞洲宣教的足跡》,特別把目光聚焦在亞洲,來認識這片土地與上主的連結。除了精美圖片與簡潔介紹,月曆中也畫出了簡易的踏查路線,幫助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使用者,可以一併掌握周遭值得認識的景點。

月曆中選定12個亞洲城市,這些城市都留下了或多或少宣教師們走過的痕跡,也見證上主在亞細亞的奇妙作為。本期新聞專題特別精選其中七座城市,邀讀者一同紙上遊歷,來場精采亞細亞之旅。


大浦天主堂。(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張原境專題報導】日本現代以神社、寺廟為特色,並以神道教做為主要宗教,在歷史上卻曾有一批為數不少的「隱匿基督徒」。

1549年,天主教耶穌會宣教師聖方濟‧沙勿略(Francisco Javier)抵達日本九州鹿兒島,成為日本首批宣教師,獲得當時統治當地的「戰國大名」島津貴久批准後,方才開始宣教工作。然而,在當地神道教、佛教群體的反對之下,沙勿略被迫轉移陣地至周防國的山口,並陸續獲得大友宗麟、織田信長等勢力的接納獲得保護。後來,宣教足跡甚至一度遠至東北的奧羽地區,武士、領主及公卿貴族,甚至是陰陽師、僧侶,均有人受洗成為教徒。然而蒸蒸日上的教勢卻在1587年後急轉直下,平定九州的豐臣秀吉頒布禁教令《伴天連追放令》,創下日本統一政權明確禁止基督宗教(當時日本只有天主教)的先例,並為日後德川幕府的全面禁止基督教埋下種子。

《伴天連追放令》中列出了三項理由:日本乃神國,絕不容許吉利支丹(Christian的日語音譯)國教授邪法(傳教);當時教徒於九州破壞佛寺神社的行為,非常不妥切;若繼續縱容宣教師傳教吸納門徒,本土的神道教、佛教恐有被吞滅之虞。豐臣秀吉以守護本土傳統文化的角色自居,將外來宗教視為擾亂傳統的禍源,勢必除之而後快。當時仍留在長崎等地堅持傳教的宣教師及信徒,遭處決者大有人在,有些則被迫流亡至澳門或呂宋(今菲律賓)的馬尼拉。

而後,德川家康接管幕府政權,為鞏固幕府政權的權威及代表權、制衡日本各地區諸藩,於是1633年幕府德川家光頒布第一次鎖國令,開啟了江戶時代的鎖國外交政策,將宣教師陸續趕出日本,只容許以通商為主的外國人繼續在長崎一帶活動。

日本鎖國的狀態持續到1854年,宣教師再次踏上日本土地後,陸續找回隱藏在地下的教徒,福音方繼續於日本延續。位於長崎的大浦天主堂是日本結束鎖國後首批教堂之一,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建築物,是為了記念1597年被豐臣秀吉處死的26名天主教徒而建。2018年7月,日本長崎縣、長崎市、五島市以及天草市的12處「隱匿基督徒」遺跡,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


西小門歷史公園。(相片提供/首爾市政府)

【張原境專題報導】基督宗教傳入韓國並非透過外國宣教師。16世紀以後,西方宣教師隨著貿易往來大量地進入中國,而當時明朝的儒生階層逐漸有人接觸並信仰天主教。1631年自朝鮮前往中國朝貢的使節鄭斗源,在中國初次接觸天主教,因緣際會下從耶穌會宣教師處帶回利瑪竇(Matteo Ricci)所著的《天主實義》(The True Doctrine of the Lord of Heaven)及許多書籍,開啟了朝鮮半島接觸基督宗教的濫觴。1783年,朝鮮使節李承薰前往中國,期盼能跟從天主教宣教師學習西方宗教,他不僅接受洗禮,成為最早受洗為天主教信徒的朝鮮人,更帶回許多關於基督宗教教義的書籍,天主教從此傳開,在任何宣教師抵達前,朝鮮已有上萬名天主教徒。

有別於中國及日本的宣教歷史,韓國基督宗教的福音乃是由該國人自行帶回,此外,不論天主教或基督教,均透過聖經及福音書籍作為媒介,而日後基督教徒數目之所以成長迅速且超越天主教徒,則歸功於基督教宣教師戮力翻譯韓文聖經,使平民百姓皆得以接觸福音,而非僅限於社會上層的菁英分子。

1883年,日本基督徒自釜山登陸,將中、日文聖經及韓文福音書帶進朝鮮半島,成為韓國基督教宣教師的先鋒。1884年,來自美國長老教會的首位駐地宣教師艾何瑞(Horace N. Allen)抵達朝鮮半島,開始協助韓國建立第一所現代醫療機構──廣惠院。

然而就在日本侵併韓國後,因強迫神道崇拜的衝突,以及將西學、西教思想視為異端邪說等因素,許多天主教徒與基督教徒站上獨立運動的前線堅決抵抗,於是陸續發生辛亥、辛酉、丙寅等多起鎮壓天主教的迫害事件,造成大量信徒殉道。而由兩位韓國女學生所創立的基督教女青年會,更於1950年代韓戰之後,力促成立寡婦之家、孤兒院及職業訓練中心等機構,在在顯現出基督信仰行公義、好憐憫的無私精神。時至今日,韓國教會對於宣教之熱衷,成為全球宣教師人數僅次於美國的國家,然而國內信仰基督宗教的人口比例卻有衰退跡象。

2018年羅馬教廷宣布「首爾朝聖之路」為亞洲第一個朝聖地,其中包含西小門歷史公園、切頭山等多個殉教聖地。


聖約翰座堂。(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張原境專題報導】1807年蘇格蘭宣教師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遠渡重洋到達廣州,開啟了近代歐、美宣教師來華宣教的序幕,而香港自鴉片戰爭後,於1841年開埠並被迫割讓予英國,大量來自英美歐陸的差會及宣教師,紛紛從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巴達維亞及澳門等宣教據點北上,起初入港宣教的基督宗派以浸信宗、聖公宗、公理宗、信義宗及循道宗(今循道衞理會)等五大宗派七大會為主。1914年美國佈道家喬治‧謝伍德‧艾迪(George Sherwood Eddy)抵港舉辦佈道大會,促使當時的香港基督教界協力推動聯合事工,成立「香港中華基督教聯會」,與1954年創立之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至今同為香港兩大基督教聯合組織。

英國接管時的香港島,既缺乏豐富的天然資源,人口亦不足萬人,於是多被視為進入中國開拓宣教禾場的跳板。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刑福增曾指出,1842至1949年間根本不存在獨立意義的「香港教會」,人員流動性大,缺乏於香港深耕發展的遠見與意圖。

1949年中國的政權更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促使許多宣教機構撤出中國轉往香港發展,許多原本並未於香港開展事工的差會及宣教師亦撤至香港。面對大量滯港的中國難民,新的宣教事工逐漸開展,香港教會於焉出現百花齊放的多元宗派局面。

1950年代教勢增長快速,神學教育及文字事工也持續突破,陸續有多所神學院在港復辦或成立新的院所,香港一躍成為華人神學教育及文字事工產出的重鎮。1970年代之後,香港基督教會進一步與政府展開合作,參與地方的社會服務工作。時至今日,面對中共政權的威脅加劇,也挑戰著香港教會如何面對與回應。

香港中區花園道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奠基於1847年,為現存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物,目前已成為香港法定古蹟;而第一座天主教堂則是九龍尖沙咀的玫瑰堂,建於1901年。

1930年設立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則是一處富含中國園林特色的基督教建築群,最早是用來向佛、道教徒宣教的地方,有許多中式亭台樓閣,可以見到十分具有特色的基督教建築。


以馬內利教堂。(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林婉婷專題報導】印尼是由島嶼組成的國家,將近九成的人民自稱是穆斯林,其次是基督教、天主教與其他宗教。宗教信仰多是他國在貿易與殖民過程中傳入印尼,基於當時各國接觸與駐守地區不同,基督宗教信仰人數密度集中在某些城市、島嶼或族群上。

天主教是16世紀葡萄牙人在貿易時傳入,不過事實上,14世紀時,義大利方濟各會修士和德理(Odorico da Pordenone)就曾授命拜訪蘇門答臘、爪哇等地,但當時沒有設立教會。目前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是少數以天主教信仰為主的城市,信徒數占總人口數超過五成,在北蘇門答臘、南蘇拉威西、中爪哇等省也有不少天主教徒。

1605年,荷蘭驅逐葡萄牙勢力,許多天主教徒也不得不轉入基督教。直到180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赫曼‧威廉‧丹德爾斯(Herman Willem Daendels)稍微放寬禁令,然而到19世紀後期,天主教在印尼的宣教力道才逐漸恢復。

在遭遇世界大戰與對抗外來政權期間,不少有重要貢獻的天主教士與教徒被視為民族英雄,例如在日本政權統治下,印尼首位本土主教蘇吉亞普納塔(Albertus Soegijapranata)努力調解武力衝突、疏通民生物資與維持醫院運作,蘇吉亞普納塔天主教大學(Soegijapranata Catholic University)以他的名字作命名、紀念;空軍阿迪蘇吉普托(Agustinus Adisucipto)投送醫療物資給國際組織,位於爪哇省日惹市的阿迪蘇吉普托國際機場(Adisutjipto International Airport)也以他的名字作紀念與致敬。

基督教傳入印尼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因此主要教派為加爾文歸正宗和路德信義宗,但仍有其他教派存在。與天主教情形類似,有幾個城市的基督教信徒比例較高,例如塔納托拉查縣與北蘇拉威西省等,都有超過六成人口是基督新教教徒。

在眾多教會之中,1861年設立、累積受洗400萬人的「伯達克新教基督教會」(Huria Kristen Batak Protestan),就是信義宗的教會,也是印尼最大的基督教會。而位於首都雅加達市、1839年建造完畢的「以馬內利教堂」(Gereja Immanuel),則屬於歸正宗,被視為是印尼最古老的基督新教教堂。

雖然占比懸殊,且法律明文保障宗教自由,但印尼確實仍存在宗教衝突,例如激進派穆斯林騷擾、攻擊基督宗教信徒以及破壞教堂,也有政治人物碰觸宗教議題後,引發民眾上街遊行、以示抗議等。


仁慈耶穌大教堂。(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林婉婷專題報導】在約翰福音20章中,有個橋段描寫耶穌為了堅固多馬的信心,特地要他伸出手來探自己肋旁的傷口,並對他說:「不要疑惑,總要信。」生性多疑的使徒多馬這才確信地說:「我的主!我的神!」相傳,這位多馬在西元52年抵達馬拉巴爾海岸,並在印度宣教、殉道。當時領受福音的基督徒稱為「聖多馬基督徒」,但與多數亞洲國家的命運類似,印度的基督宗教近代宣教史仍和貿易與殖民有關。

早在1291年,天主教方濟各會教士若望‧孟高維諾(Giovanni da Montecorvino)即在前往中國途中停留印度坦米爾納杜邦清奈縣,期間為上百人施洗,後陸續有宣教師在旅行途中經過印度,並留下紀錄。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來到印度展開貿易,被認為是基督宗教近代宣教史開端。最開始,葡萄牙人接觸到聖多馬基督徒,本來相安無事,後者甚至協助前者宣教。但隨著葡萄牙勢力擴張,聖多馬基督徒在1561年後被「果阿宗教裁判所」判定為異端,許多教徒遭處決。當荷蘭接替葡萄牙的統治勢力,曾禁止天主教聚會與洗禮,試圖讓天主教徒轉為新教徒。英國殖民印度後,為確保經濟利益,對宗教採不干預政策,亦有不少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與資源,轉而信仰基督宗教。18世紀開始,更多不同教派的基督教宣教師陸續進入印度宣教。

與印尼類似,基督宗教信徒在印度占比並不高,近八成的人民以印度教為主要信仰;但境內仍有不少知名教堂,例如:位於果阿邦果阿舊城的仁慈耶穌大教堂(Basílica do Bom Jesus),1594年開始建造、1605年完工,是耶穌會創始人之一的聖方濟‧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安息之處;位於坦米爾納杜邦蒂魯維坦科杜鎮的聖瑪麗東正教教堂(St. Mary’s Orthodox Church),被認為是西元57年由使徒多馬所設立,也被視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位於清奈縣的聖多馬聖殿(St. Thomas Cathedral Basilica)是葡萄牙人所興建,教堂所在之地是多馬的埋葬原處。


大三巴牌坊。(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林婉婷專題報導】1555年,耶穌會宣教師梅爾基奧‧努內斯‧巴萊多(Melchior Nunes Barreto)的宣教之旅來到澳門,是為基督宗教的開端。澳門教區於1576年1月23日成立,初期肩負向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傳福音的責任;目前澳門天主教徒約3萬人。

基督新教則起於1807年,蘇格蘭宣教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受倫敦傳道會差派至亞洲宣教,1807年9月抵達澳門,於澳門與廣州地區活動,主要是向廣州的中國人宣教。馬禮遜過世後安葬在澳門。目前澳門的基督新教教徒不足萬人,約8000人。

澳門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為1560年聖老楞佐堂,又稱風順堂,意為「順風順水」,與早期多航海經商的時代背景有關聯。該教堂最早是耶穌會宣教師創建的木製小教堂,前後經歷四次修重建,成為如今典雅且莊嚴的樣貌。1565年的聖安多尼堂因為時常舉辦婚禮、妝點美麗花飾而得到「花王堂」的美稱,最早也是由茅草和竹棚搭建而成。1874年9月22日的甲戌風災中,教堂被閃電擊中而燃燒,火光卻讓不少摸黑逃生的居民得以避開斷掉的橋梁、避免墜河溺水。該教堂於事發隔年重建,9月22日亦被教徒定為「天災節」,每年都會舉辦祈禱活動,記念這起事蹟。1568年的望德聖母堂則也被稱為望德堂,建立史與首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賈耐勞(D. Belchior Carniero Leitão SJ)有關:當年他創建「仁慈堂」救濟當時的社會貧困與弱勢者,還設立辣撒祿痲瘋病院,病院附近又以木材蓋了一座簡易教堂,供患者祈禱,即望德聖母堂前身。

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教堂是志道堂與澳門浸信教會,前者是倫敦傳道會與香港牧師合作設立,1889年有信徒聚會,1906年創堂,1966年加入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後者由美南浸信會牧師杜心餘(Charlton Todd)夫婦於1905年創立。澳門基督新教的教會規模平均在50至60人左右,因為教派眾多,少有聯合活動或大型教會。

除了尚存在的教堂,身為聖保祿學院附屬教堂遺址的大三巴牌坊同樣廣為人知。聖保祿學院在1594年成立、1835年因火災而毀。大三巴牌坊於2005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然而2019年10月,澳門旅遊局在遺址上進行光雕藝術表演,卻因投射出中國國旗與「共度國慶、歡迎來澳」字樣而引發爭議,反對者主要認為這讓天主教聖堂被俗化,變成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宣傳看板。


羅榮聖母宗座聖殿。(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林婉婷專題報導】天主教常被稱為越南第二大宗教,但以人口來看,天主教徒人數占總人口約7%,而新教徒人數則不到2%,多數仍是民間信仰與或無信仰者。這其中原因複雜,有說法認為這與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有關。事實上,越南共產黨對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態度與政策不時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例如堅持非暴力抗爭的人權運動者阮文理神父,前後遭政府囚禁超過15年,曾於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拜訪越南前夕受特赦出獄,但在2011年再度被捕入獄。

16世紀時期的越南正經歷混亂的內戰,主要勢力是鄭氏與阮氏家族;西方國家則往亞洲發展貿易與殖民。早在1533年就有宣教師在越南北部宣教的紀錄,但後來宣教師常捲入不同政權間,隨著勢力更迭而被驅離或接納,加上語言不通等其他因素影響,使得16世紀的越南宣教並無太多成效。到了17世紀時期,為了擴大經濟效益,鄭氏與阮氏家族開始活絡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也間接推動傳教工作進展。

1614年,阮福琦與外國人友好,故其駐守的廣南營裡建立一間禱告室與神父住所,被視為是越南的第一間天主教會,隔年成立的阮氏傳教會則是越南第一個傳教組織。後來鄭氏也開始接待宣教師。

1664年,法國海外傳教會成立,在越南展開比葡萄牙、西班牙等國更積極的宣教工作,但鄭氏與阮氏也宣布禁教令,使宣教師必須以貿易等理由才能進入越南。基於國內政權尚未穩定、對外來勢力存疑,及宣教師在民間信仰衝突、內部宣教競爭等方面處理不夠完善等綜合因素,使基督宗教在越南的發展起起伏伏。

中法戰爭後,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有助宣教進行。新教則於19世紀才傳入越南,但受法國殖民政權限制,直到20世紀才開始發展。現在越南境內仍有不少著名教堂,除了是熱門景點,設立的故事也成為優美見證而被廣為流傳,例如耗費15年完工的羅榮聖母宗座聖殿(Vương cung thánh đường Đức Mẹ La Vang)。傳說在西山朝執行禁教令時,天主教徒逃到羅榮熱帶雨林避難,有許多病人,眾人在祈禱時,身穿傳統越南長襖的聖母懷抱嬰孩耶穌出現,告訴他們可以用樹葉煮藥治療病人。等迫害結束,天主教便建新教堂以記念羅榮聖母。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