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在時代處境裡不斷蛻變成長的女宣教師——甘露詩姑娘(Gamble Marion Louise)

◎鄭仰恩(台灣神學研究院教授)  相片提供/淡江中學、鄭仰恩、鄭浚豪


成長及教育背景

甘露詩(Gamble Marion Louise)於1939年6月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奧雲灣(Owen Sound),是位於多倫多北邊約三小時車程的農村,她在家裡六名子女中排行老二。成長在傳統敬虔的清教徒家庭裡,由於父母親非常重視「安息日」的傳統,孩子們在週日除了上教堂參加主日學外,還要在家裡大量地閱讀,因此除了信仰書籍,還接觸到許多普世宣教人物的故事。

甘露詩高中畢業前後,因為接受堅信教育課程,在牧師的鼓勵下,開始思考人生的志趣,也就是對於「呼召/天職」(vocation)的辨識過程。她高中畢業後,曾短期在銀行擔任打字員,但並不快樂。不久後,她進入多倫多聖經學院就讀,但因該校的信仰形態過於保守,加上長老教會友人的召喚,她決定轉到猶爾特學院(Ewart College),也就是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婦女宣教學院。這是她信仰學習的重要轉折點。

當時,甘露詩在猶爾特學院接受教育方法、社會服務等實務訓練,而主要的聖經及神學課程則是在諾克斯神學院(Knox College)和男神學生們一起上。在諾克斯,她的神學視野被打開了,也接觸到像韋德(Donald Wade)這樣的開明教授,對於教會歷史以及各種神學論爭更產生莫大興趣。相對的,她對猶爾特所試圖形塑的北美中產階級基督徒的婦女形象和論述,卻感到反感。作為一個鄉村女孩,她一方面考慮婚姻的可能性,但也開始興起一股想要「冒險」的念頭。【】

甘露詩(右一)來台第一個聖誕節,在淡水牧師樓與其他宣教師一起度過。

從蒙特婁到海外宣教

甘露詩從猶爾特-諾克斯神學院畢業後,被派到蒙特婁的華人教會服事。這是一間創立於1890年代、以廣東移民為主的教會,她和堂牧陳牧師互動良好,在從事幼兒教育之餘,也開始認識並理解移民和難民的議題。教會信徒除了少數是早期興建鐵路的華工家庭外,大多數是開餐廳、洗衣店的勞動移民,也開始有部分來自香港的投資移民,這也讓她體認到少數移民者的悲情。這三年中,因為和華人的互動,她開始有了到亞洲服務的想法,也因此向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就這樣,她被派到台灣來。

1965年來到台灣後,甘露詩先是在台北的語言中心接受兩年的華語訓練,1967年起,她和白台安(Diane A. Petrie)姑娘一起被派到蘭陽地區的泰雅族部落工作,主要是大同鄉和南澳鄉,經常前往寒溪、四季、南澳、老金陽等部落訓練主日學師資,路程往往要步行數小時。此外,她也嘗試推行婦女探訪的工作。

不過,語言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不只是甘露詩自己華語不順暢,泰雅族婦女的華語更差。所以,後來她主要是協助青少年的輔導工作,另外也在羅東教會協助陳耀宗牧師,這是平地教會參與原住民宣教的關鍵時期。同時,她也嘗試協助部落居民改善生活。因為泰雅族婦女善於編織,她曾協助行銷編織品到都會地區。當時,英國石油公司(BP)免費提供染料給原住民部落,她則協助聯繫台北地區的教會和機構。

甘露詩參與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教會主日學事工(左圖),與當地原住民信徒合影(右圖)。

返回多倫多再度學習

回顧這八年在台灣的首次宣教經驗,甘露詩有著難以啟口的尷尬。當時的她可以說逐漸陷入工作上的無力感,特別是感受到原住民部落在社會變遷及經濟壓力下的困境,尤其是複雜難解的人口販賣及雛妓賣春的問題,讓她深感困惑和無奈。同時,她也對當時在原住民教會推行的宣教神學觀點深感不滿。以同樣被分派在泰雅族工作的穆克禮夫婦(Clare and Grace McGill)為例,儘管他們一向非常照顧甘露詩,然而,他們那極為保守的神學觀點,加上急迫想要說服她加入福音運動的壓迫感,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她開始體認到,原住民教會所需要的,不是硬加在他們傳統文化之上的另一套教義系統,以及僵化的主日學教育課程,而是對他們的部落及家庭生活困境能夠帶來實質幫助的工作技能。

於是,甘露詩決定結束在台灣的宣教工作,返回加拿大學習專業技能。在數年當中,她以邊上課邊工作的方式在多倫多的約克大學研讀社會學及心理學,取得社工碩士學位,並在多倫多擔任社工師,前後20年間協助處理家暴及兒童受虐的案件。她在大多倫多地區的工作經驗,讓她深深體認到社會邊緣群體所經歷的傷害和苦痛,在社工之外,她也參與成人教育的方案,因此不只是幫助受虐孩童,也幫助那些成年的加害者認知自己的錯誤。不過,長年下來,她實在無法再承擔這些苦難與重擔,她的心靈也耗損殆盡,加上與教會相關的寄宿學校及性侵案件逐漸浮上檯面,於是,她從社工領域退了下來。

2015年,甘露詩(左起)與韓麗絲、亞大偉、林田義行等宣教師,一同獲選「績優外籍宗教人士」。

再度來台委身宣教歷史工作

決定退休之後,宣教老夥伴委厲心(Wilma Welsh)覺得甘露詩還年輕,推薦她回台灣服務,期待她到新竹聖經學院繼續聖經及英文教學的工作,也可以幫助原住民學生。於是,從2001到2004年,她再度回到台灣並在聖經學院服務,然後退休。沒想到,返回加拿大兩年,還是心繫台灣,於是2006年又回新竹,直到聖經學院轉型,她從2008年起轉到淡江中學服務,教授英文聖經等課程。

2009年起,因為淡江中學獲得加拿大長老教會贈送的早期宣教報告的微縮影片,校長姚聰榮指派甘露詩進行宣教文獻的判讀及謄錄工作。從那時起,她和陳冠州老師全心投入《北台灣宣教報告》的解讀、翻譯及出版工作,至今已經出版兩個系列,分別是《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1868-1901》以及《北台灣宣教報告:北台灣宣教、醫療及教育之紀事1902-1914》,最後一個系列是《北台灣宣教報告:北台灣教會、醫療及教育之紀事1915-1923》,計畫於明年(2021年)總會通常議會期間出版。
也因此,甘露詩於2015年獲選為「績優外籍宗教人士」,以表彰她在保存台灣重要史料上的傑出貢獻。確實,長年的辛勞工作,造成她的眼力衰退,身心疲累,我曾經很認真地對她說:「台灣教會應該頒贈一個榮譽神學學位給妳。」

SONY DSC

《北台灣宣教報告》的歷史價值

《北台灣宣教報告》這份重要的歷史文獻主要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的主事者(包括主委William McLaren, Thomas Wardrope, Hamilton Cassels及幹事R. P. MacKay及其助理A. E. Armstrong)與派駐台灣的宣教師之間於1868到1923年間的通信。為何宣教檔案到1923年就結束了呢?這牽涉到1925年的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簡要地說,經過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協議過程,加拿大的衛理公會、公理會和占三分之二的長老教會於1925年聯合組成了「加拿大聯合教會」,而其他占三分之一的長老教會則因不屈從而延續原本的「加拿大長老教會」,雙方對其法定地位和財產分配的要求,更引發長時間的立法爭執。後來,在分財產時歷史檔案資料被分給了聯合教會,這份宣教報告也停止於1923年,1925年後的資料則由兩教會各自保存歸檔。

對研究宣教及歷史的學者來看,這份文獻深具歷史價值,因為它不只呈現早期宣教師們的工作內容,以及教士會與加拿大主事者的互動與協商,更呈現後來淡水男女兩校、馬偕醫院、台灣神學院以及北部教會的宣教發展紀事,還包括南北神學院的合一爭議,甚至宣教師間的爭論與衝突等,可以說是一部活生生的史料。

再以馬偕研究為例,從2007年開始,重新翻譯出版的《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完整呈現了馬偕的生平與工作梗概,2012年出版的漢文版《馬偕日記》則細膩展現他的內心世界,而隨著《北台灣宣教報告》的出版,特別是第一系列的《馬偕書信》,更進一步反映了當時宣教過程裡諸多事件背後的真相、協調與運作,這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立體化的馬偕歷史圖像。

甘露詩(左)退休返國前,與作者餐敘。

最後的姑娘

在我心目中,甘露詩是一位坦誠直率的姑娘,也是在時代處境裡不斷蛻變成長的女宣教師,我對她只有深深的敬佩與感念。終於,經過在台灣總計四分之一世紀之久的服事後,她確定要退休返國了。在全球疫情嚴峻的處境下,她於2020年8月14日在好友送行下離開台灣,直飛多倫多,前宣教師史邁克(Michael Stainton)牧師於半夜時分在機場守候,並直接將她送回奧雲灣的公寓自家進行居家隔離,冰箱裡已經裝滿各類食物(但我想她還是想念台灣菜),這真是一個美好又帶著些許哀傷不捨的故事。

有人稱甘露詩為「最後一位姑娘」,熟悉台灣宣教史的人都知道「姑娘」是過去對單身女宣教師的稱呼。也有人說,我們還有韓麗絲(Carys Humphreys)姑娘啊?不過,韓姑娘已經入籍台灣成為「正港的台灣人」了。那麼,誰才是那「最後的姑娘」呢?

與甘姑娘互動點滴

◎鄭浚豪(台北中會淡水教會牧師)

愛在他鄉變故鄉

回顧長老教會宣揚福音的歷史,從1865年開始,宣教師陸續從英國和加拿大而來,無論是醫療、教育或社會服務,成為台灣社會與人民的幫助。誠如《淡江中學通訊》第82期介紹宣教師甘露詩姑娘(Gamble Marion Louise)的結論,作者在文末做了一個註解:「甘為主用的宣教師們,他們以『愛與服務』的宗教情懷,滋潤台灣這塊土地,看似平凡,卻成就了最不平凡的上帝國偉業。」

甘露詩姑娘由於曾經在台北的語言中心接受過兩年的華語訓練,所以在與台灣人的對應上完全沒有問題。因此,她可以和市場攤販對話、和學校師生交談,完全不受語言的隔閡與阻礙。這樣的優勢,使她在台灣人面前總是讓人感到平易近人,尤其每次見面都會主動招呼說:「你好嗎?最近。」甘姑娘在淡江中學服務期間,主日禮拜都來到淡水教會;雖然她不完全聽得懂台語,但她很享受在長老宗的禮拜氛圍。

曾經,淡水這個小鎮可說是宣教師的總部。從台灣教會史的發展來看,淡水教會深受宣教師主導的接受期和本土化醞釀形成,畢竟除了知名的馬偕(G. L. Mackay,漢名偕叡理)外,還有偕叡廉校長(G. W. Mackay)、偉彼得牧師(J. D. Wilkie)、德明利姑娘(Isabel Taylor)、杜道理姑娘(Dorothy Douglas)等人,在教會會友的記憶和言談中,都充滿對她/他們的尊敬與感謝。藉由這樣的關聯,我認為有責任喚起這世代的信徒接納宣教師,並且學習關懷宣教師。畢竟,昔日宣教師的作為帶給教會極大幫助,現今的我們應該要成為宣教師的祝福。近年來,淡水教會很榮幸接待甘露詩姑娘和韓麗絲姑娘(Carys Humphreys);韓麗絲姑娘更成為淡水教會的陪餐會員。

談及甘露詩姑娘,她在1965年就來到台灣事奉,當年26歲。1967年,她受差派前往宜蘭泰雅族部落工作。2018年,淡水教會關心原住民教會,當時邀請Tayal(泰雅爾)中會Mangan(福山)教會前來。主日禮拜結束後,甘姑娘和時任傳道師Nolay Piho(林慶台)大大的擁抱,甘姑娘興奮地告訴大家:「他從小是我看長大的。」

甘露詩(右三)返鄉時,好友同工到機場送行。

近年來,淡水教會每逢聖誕節慶祝禮拜的時候,在禮拜程序中都會贈送聖誕禮金向宣教師表達關心與感謝。再者,純德小學的同學也會親手撰寫卡片贈送給甘姑娘與韓姑娘。2019年,甘姑娘80歲生日,淡江中學校友會理事長紀文豪特別設宴為她祝壽。甘姑娘曾經在主日禮拜後,拉著我到教會前方的陳澄波戶外美術廣場,指著每一幅畫作,讚美著好看。所以,我把甘姑娘的讚美轉達給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他們感謝甘姑娘的欣賞,於是贈送一幅陳澄波作品以表祝賀。同年,教會慶祝台灣重陽節,特別準備壽桃一份和甘姑娘分享,讓她大呼驚訝和新奇,促使宣教之「福音與文化」更具有意義。

平常時,甘姑娘除了在淡江中學校園生活,淡水小鎮也宛如她的後花園。她喜歡漫步在淡水巷弄,四處尋找她喜愛的蔬果和小吃。閱讀《淡江中學通訊》刊物之際,有校內老師提到甘姑娘喜歡吃筒仔米糕,就讓我想到好幾次主日禮拜後,她總是喜歡到教會鄰近的餐廳「中山五十六」用餐。本以為是就近教會的緣故,沒想到她是真心喜歡該店的台灣滷肉飯。有時候,她會來到教會辦公室找我,我們一起去星巴克、一起去吃冰淇淋,在一起用餐談話的過程中,居然大多數時間是她分享生活近況和感受,讓我可以為她代禱。

回顧近五年的日子,淡水教會的關懷使她願意主日留在淡水,此舉也令某間教會同工開玩笑說:「你們淡水對她這麼好,難怪現在要邀請她到我們教會(台北市),她都不想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淡水教會在2019年出版一本《輕描淡寫──馬偕巡禮筆記書》,甘姑娘知道這件事,主動表達願意協助翻譯英文的內容。藉由甘姑娘的幫忙,在英文用字遣詞能夠更貼近和符合教會的詞彙,並且連結《北台灣宣教報告書》系列叢書。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她不單翻譯英文,也在中文上不吝建議。如此一來,各單位來詢問關於馬偕事蹟或者建築相關文字,至少有所參考和提供。

縱觀北台灣教會史,淡水可說是宣教師的總部,他/她們儼然把他鄉變故鄉,真心認同與委身於斯土斯民。對甘姑娘來說,淡水教會是她即將要退休前夕,在台灣的信仰寄託之處。即便她的膝蓋不太能負荷爬樓梯的行動,導致她只能望著淡水禮拜堂長長的樓梯而興嘆。不過,她依然喜歡在淡水教會參加崇拜,除了喜歡這邊的禮拜氛圍,這裡還有她的好朋友韓麗絲姑娘、葉寶貴老師、鄭明敏牧師娘。

甘姑娘說,她是從加拿大長老教會退休,也是在台灣最後一位姑娘。在今年初,甘姑娘一度向教會表示,有意願協助教會松年大學英文課程,卻礙於肺炎疫情致使停課。8月9日,淡水教會特別在主日禮拜中歡送她,由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前淡水區長蔡葉偉代表本會贈送禮物,並且邀請全體會友用60秒的掌聲,以表感謝她在台灣各地總共將近25年的事奉。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