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族名意義 看見原住民文化之美

Ljumeg以族語向孩子們說故事。(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綜合報導】日前傳出新北市有學校不接受原住民家長以拼音族名簽名,在家長同市議員反應與奔走下,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0月8日發公文至各公私立高中職暨國中小,引《國家語言發展法》及《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點出原住民族語已為國家語言,應尊重本土語言及文化,強調「原住民籍家長學生得使用恢復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簽名」。

延伸閱讀:南神南原社講座 Umav分享談族名與族群認同

羅馬拼音在《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中,稱為「原住民族文字」,意指用以記錄原住民族語言之書寫系統。曾多次入選原住民族語文學獎的Payuan(排灣)中會Tjavatjavang(達瓦達旺)教會牧師Ljumeg Patadalj(蔡愛蓮)受訪時說明,Payuan(排灣)族名是人名加上家名,人名承襲祖父母(外祖父母)輩與其兄弟姊妹,一方面記念長輩們的貢獻與品德、鼓勵孩子向耆老看齊,一方面也是提醒孩子們「你/妳的為人,與你/妳的名字是否繼續流傳相關」。

Ljumeg點出,Payuan族命名藝術有其深度,除了延續祖先之名,有時也會創新詞語作為孩子的名字,例如出生的季節或值得記念的事;同個名字在不同部落可能有不同意義,有許多名字及豐富故事誕生自擅長講故事的頭目家族,例如Cemedas(晨曦、照亮)、Maljevljev(晚霞、夕陽落海)等。此外,也有比較悲傷的故事,例如男性名字Qipu(泥土)和女性名字Samaz(絕望、失望)的出現,與早期新生兒死亡率較高、取醜名好養活的時代背景有關。

除了人名,教會也開始尋回原名,例如曾經歷5次遷移、日治時期稱「達來」,現在稱Tjavatjavang(達瓦達旺),意指「向前眺望」,這是部落最初的名字;還有「大社」改回Tjavadran(達瓦蘭)、「口社」改回Sagaran(莎卡蘭)等,「這些原來的名字對我們是更有意義的。」

而Ngudradrekai(魯凱)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牧師受訪時以自己的名字分享,Ngudradrekai(魯凱)族人為孩子命名,是取祖父母(外祖父母)輩與其兄弟姊妹的名字,再加上家名;如果遇上孩子多,就可以納入曾祖父母等更早以前的長輩名字,遇到孩子少,每個孩子可以有多個名字,例如Palri就從外祖父和祖父那裡繼承Palri和Paerece,前者意思是「扭轉」(Palrichi),後者意思是「結合」。這種命名方式有助於保留族譜;另外因為家名,就算到其他部落生活,也可以認出親人;不像後來改漢名,雖是同家人卻不同姓,或是同漢姓也住在同個部落、但事實上並不是同家族的人。

Palri。(攝影/林婉婷)

至於將族名音譯並寫成華語,Palri指出困難在於發音其實不能完全準確。例如華語「魯凱」族聽起來是Rukai,實際上正確應是「Ngudradrekai」;也因此後來設立的教會不看音,而是「意思」,如Talrawane(日新)指「日出之地」、Berai(活泉)指「泉水湧流」。

關於Ngudradrekai族名,還有許多故事:例如Gilagilau可以指「木炭燒後的灰燼」,因此也成為遊戲兒歌——唱歌並輪流打火,成功者大家便稱呼其Gilagilau;對於命運不佳的人,若希望其未來能夠更順利些,就會為對方取例如Lacinge(野菜)、Ngicu(果皮)等綽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