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燈照亮夜行路 勵馨籲共建社區安全網

(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台南報導】10月28日夜晚,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學生在夜歸途中,於校區附近遭人擄走性侵並殺害棄屍,此一命案震驚全國引起極大社會輿論,也讓公共場所與校園安全、性別暴力等議題再次浮上檯面。11月7日晚上6點30分,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於台鐵沙崙支線長榮大學站站前廣場舉辦「給我一盞燈,照亮夜行路」活動,眾人一同回到事發地點,以手機、手電筒或蠟燭等發光物,沿著高架橋下便道走一圈,最後將蠟燭放在地上形成台灣圖樣,哀悼每個在暗夜裡遭受性暴力的生命,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共同建立社區安全網,讓每個人都能找回平安夜行的權利。

(攝影/張原境)
(攝影/張原境)

1996年11月30日晚上,長期致力於婦女運動的彭婉如於夜歸時遇害,同年12月21日晚間,全國婦女連線發起「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沿路高喊「女人要權力,不要暴力」「婦女要夜行權」,此事件促使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通過。然而經過20多年,夜行之路仍充滿威脅。

延伸閱讀:回首來時 台灣婦運歷史與民主運動

勵馨基金會認為,此次事件顯見在治安議題上仍未重視受害人的經驗,即使日前已有受害人報案或通過社群發文示警,依舊難挽憾事。勵馨對此提出3點呼籲:首先,讓不分性別的每個人免於性別暴力的威脅,是國家應給予人民的基本承諾,雖然台灣早在2007年即簽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下的人身安全組也分別在中央與各縣市每半年開會一次,然而政府是否編列足夠預算,跨系統間可否有效整合合作,顯然仍有待改善之處。其次,邀請全國大專院校,校內外攜手守護學生安全,包括提供更多時段的校車、特約共乘友善計程車、招募友善房東等因地制宜的協助。最後,深耕在地社區連結,讓人人成為重要他人,留意社會上經常存在的性別暴力迷思。

(攝影/張原境)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表示,從此次事件可看出台灣法制雖然完備,但落實層面仍有缺漏之處。她指出,社會大眾過往一直將性別暴力防治放在個人防暴層次,常檢討受害者的穿著,或認為女性不宜夜晚外出,然而社區防暴才是關鍵所在。

勵馨南區關懷牧師陳麗華表示,勵馨本著基督精神力求社會公義,每個人不論年紀或性別都應保有夜行權;面對案發後網路許多情緒性言論及對加害者的「出征」,陳麗華認為社會事件與加害者處境問題相當複雜,本次命案仍在偵查中,民眾應保持冷靜勿過度渲染;而對於台南市政府擬將警察、衛生單位接獲校園通報精神疾病、特殊性癖好個案資料相互連結,陳麗華認為此做法恐造成汙名化,並非所有具性癖好者均有犯罪動機,應當尊重他們的隱私權。

勵馨台南分所主任陳貞樺表示,勵馨已在網路上發起揭露社區暗處活動,民眾若觀察到任何暗黑巷道,可拍照上傳,勵馨將於11月25日「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發起「終止性暴力、還我夜行權」行動,將彙整照片特別遞予台南市政府,讓公部門看見社區安全破口並有效改善。活動最後在台南中會歸仁教會牧師李盈賢祝禱中結束。

(攝影/張原境)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