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中會長執同工訓練 邀台神教授專講

(相片提供/東中傳道部)

【義工記者黃敍慧花蓮報導】11月15日為台灣神學院奉獻主日,東部中會傳道部配合此主日在11月14日上午舉辦長執同工訓練,依照教會所在地理位置分為南、北區兩場,並分別邀請台神舊約學助理教授曾宗盛牧師與系統神學教授林鴻信牧師專講。

南區長執同工訓練地點在東中更生教會,曾宗盛以「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的成因、發展與近況」為題分享。北區的長執同工訓練地點則在花蓮港教會,林鴻信分享的題目為「從聖經故事學習信仰反思」。

林鴻信首先以日本牧師津島久雄的故事開場。津島久雄雖然因罹患痲瘋病導致失明,養母與妻子接連去世,仍完成神學教育、檢定,並成為牧者。林鴻信說,苦難讓津島久雄更深刻經歷上帝,「行過死蔭幽谷,其實就是通到上帝懷抱裡的路。」人生不會一路順遂,正因著必須面對死亡,才有動力追求更珍貴的價值與事物。

林鴻信提醒,透過路加福音24章13至35節中2位門徒在以馬忤斯路上遇見復活耶穌的記述,可以反思當今信徒做禮拜的態度。不論信徒或服事的同工,都應以朝見上帝的心態做禮拜。在此段經文敘事中,可以看見2位門徒正往與耶路撒冷相反的方向前進,並且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以致沒有發現耶穌正與他們同行。直到耶穌再次與他們同桌,擘開餅與他們分享,兩人眼睛才變明亮,並回想起一路上耶穌講解聖經,重新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熱,又因著擘餅重新與基督連結,於是兩人立刻轉身回耶路撒冷。

關於聖經故事的學習與反思,林鴻信表示,聖經中的故事有時比直接的教導傳達更多提醒。譬如雅各的故事映照著每個人的一生,不論是說謊取得長子名分與父親的祝福,或是躲在雅博渡口後方的逃避、偏愛孩子造成手足之間的仇恨,都可看到他想倚靠自己的力量「抓住」(「雅各」原意)。但上帝要雅各改名「以色列」,意思是「讓上帝為你征戰」,讓他學習放手,「正是在雅各生命的不好與軟弱當中,我們能看見自己,做出信仰反省並學習交託。」

最後,林鴻信談到,信仰應當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教條。主禱文中的3個「願」應該落實到生活中,而不只是誦念的禱詞。他引用奧古斯丁的呼籲「享受上帝,使用世界」勉勵在場同工,以實踐活出「願祢的國降臨」的盼望,以信仰做為詮釋、衡量世界價值的準則。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