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平權 原住民族女性意見領袖人才培訓

(攝影/Umav)

【義工記者Umav台中報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合作主辦與執行的「第9屆原住民族女性意見領袖人才培訓」全台北中南東陸續展開,台中場於11月14日假台中精武圖書館舉行,邀請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理事Yapit Tali(亞弼・達利)、婦女新知基金會顧問蔡宜文、彩飄性別權益推動聯盟南投區活動召集人余靜葭、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蔡瑩芝等人,從原住民族性別文化、多元性別友善以及性別平等教育繪本介紹等不同面向進行專講及互動,有50多位來自不同職場領域與年齡層的原住民族女性參與培訓課程。除了專講主題之外,講者們也都分享了身為生理女性而在社會上遭受過的質疑與誤會,引起台下學員的共鳴與省思。

出身泰雅爾族Cinsbu(鎮西堡)部落且具社工專業的講師Yapit Tali於「如何培養女性領導力」專講中教導學員,之所以要意識到性別的差異,目的並非要以「女性」作為自我縮限的藉口,反倒要因為認識傳統中的社群性別文化,進一步思考女性在現代社會中要如何有更大的發揮與貢獻。她以泰雅爾族文化為例,分享自己服務族人的心路歷程,肯定「女性不僅僅是溫柔的,更是非常犀利且具有韌性的」。畢業於台灣神學院教社系、擔任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新竹工作站主任的她,特別分享自身對弱勢者和族群同胞的關懷,除了自身專業技能培養之外,也回應基督宗教中深信神愛世人的憐憫與溫柔,鼓舞眾人陪伴更多有需要的人。

蔡宜文在「當代性別議題趨勢探討」專題中簡介所謂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的差異,並依實際生活例子指出性別猶如一條線,關鍵在於如何敏感意識「踩到線」;包括今年金鐘獎相關新聞中,對原住民族服裝歧視的爭議事件,當中也有值得進一步敏感覺察的身體與性別議題。此外,媒體廣告常常使用「女力爆發」「女英雄」等用語,都可能是在建立在性別氣質刻板印象而塑造的詞彙;性別平權也往往涉及文化平權,包括社會上的通用設計是否確實服務到相對少數群體的需求,以及孕婦是否能平安無阻地暢行於公眾場所。

蔡宜文指出,性別平權意識的進步與否與社會變遷走在一起,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大都是來自於知識不正確和刻板印象下的社會期待。眾人對於「女性主義」一詞也有許多迷思,但總歸而論,各種面向的平權主義,都要顧及實質的平等並關注權力的流向與結構,對多元性別處境的認知與敏感,更須有各層級的教育、積極矯正歧視措施以及修正與刪除歧視性條文等配套做法。

(攝影/Umav)

余靜葭以「LGBTQ性別意識:從繪本出發」為題,解釋人群中存在著多元的性別氣質,在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之下,有許多人必須以生命的勇氣去打破歧見與敵意,而這些故事如今化為平易近人的繪本,向眾人解釋性別所呈現的多元樣貌。透過可以向兒童與青少年分享多元性別意識的繪本,和說故事等實際互動的方式,鼓勵人們有意識地思考生活中的性別議題,促進友善共榮的對話和生活空間。

蔡瑩芝介紹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的工作,並請到跨性別講者以「真人圖書館」的方式現身說法,回應眾人對性少數族群的好奇與疑問。

原住民族女性賦權與相關倡議是普世共同關注的課題。原住民族委員會從2004年起辦理首屆原住民族女性意見領袖人才培訓,每2年辦一次,迄今培育人數已超過700名。本屆主題為「發掘女性領袖人才,開拓國際宏觀視野」,該培訓分為3階段,包括初階班、進階班與菁英班,透過此計畫規劃培力課程,持續擴大女性決策參與管道,擺脫被支配的處境,追求性別平權,以及支持女性自我實現和行使權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